第111章 僧道共处(1 / 2)
“大周朝能有如此运筹帷幄之皇帝,乃我等之福气啊。”
“何止我等,简直是全天下百姓之福啊。”
“陛下高瞻远瞩,岂是我等庸人能知晓的。”
因为北境之乱顺利解决,朝堂上那些大臣们的态度来了个三百六十度的转变。
等众臣都说的差不多之后,苏云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众爱卿,有件事趁着今日朝堂跟各位议一议。”
众人安静了下来,苏云继续说:“自文帝期间僧侣作乱之后,我大周朝便兴道抑僧,虽说并杜绝僧教在我大周朝传教,但僧教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此事已过去了一百多年,原本为弘扬宗教文化修建的灵隐寺和星宿观如今都基本上闲置者,太一教遍布天下道法传播甚广,所以朕打算弘扬僧教文化。”
听到这里,群众心中有些疑惑,但并没有人出言提问。
“灵隐寺现为皇家中人静修之所,虽说人不多至少并未荒废,然星宿观现状众爱卿也知晓,所以,朕打算引普陀山僧人入京,将星宿观赐给他们。”
“陛下,祖训奉道,如今想要奉僧,只怕有违祖训吧。”
此刻站出来的是大理寺一主事裴元,此人是太一教门下。
李裕笑着说:“爱卿误会朕的意思了,引普陀山僧人至星宿观,并非要打压道教的意思,太一教在我朝的地位不会动摇。”
表面上看上去答非所问,但这个回答解决了太一教弟子心中的疑惑。
裴元不再多言,另一人站出来说:“陛下,臣不是很明白为何要引普陀山入京,普陀山如今只是个不大不小的宗门,如今我朝已经有太一教和移花宫两大宗门依附,移花宫更是护国宗门,此刻引普陀山入京并将星宿观封给他们,是否会引起其他人不满。”
这个问题倒是比较中肯,苏云之前也考虑过。
“这便是我今日朝堂提出此事,需要众爱卿帮忙解决的问题。”
此言一出,意思就非常明显了。
皇帝已决心要引僧教入京,现在的问题不是众臣答不答应,而是如何让世人没有意见。
有了明确的目标,群臣再说话也有了针对性。
“陛下兴僧传教,乃普度众人之举,世人皆会明白陛下的用心。”
“臣也觉得陛下此举造福万民,世人会理解的。”
饶了一圈,也没人说出什么实质性的建议。
关键时刻还得是周立庭,他进言道:“陛下,星宿观本是为太一教修建的,然太一教道众洒脱不羁,居无定所,且在大周朝分布极广,加上一些客观小因素所以并未入驻。”
“臣自然是相信太一教众人心胸广阔,不会计较普陀山入驻星宿观之想法,然世人鱼龙混杂,免不了有心之人从中作梗,造出普陀山雀占鸠巢的谣言。”
“所谓人言可畏,我大周朝不得不为太一教弟子兜住颜面。”
“所以,臣建议,让普陀山和太一教同时入驻星宿观,将星宿观改名并一分为二,南面为僧教文化,北面为道教文化,如此一来世人只会惊叹僧道融洽相处,也会感恩陛下包罗天下之心,亦不会引起两教的矛盾。”
此话正入苏云内心,他笑道:“这名字爱卿可想好了?”
周立庭想了想说:“太平别院。”
“好,太平别院好,就这么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