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对澳策略转变;瓜岛异动(1 / 2)

加入书签

第472章  对澳策略转变;瓜岛异动

        有别于至昌三十九年所取得的一系列酣畅淋漓的大胜,今年的两场胜仗都不复从前那般风卷残云的犀利。

        一些敏锐且理智的权贵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清楚往后将面对的才是真正的较量和考验。

        这场遍及世界的宏大战争如今才正式进入最精彩的部分,之前不过是序曲罢了。

        这跟《长江民报》去年刊载的一篇社论的看法一致。

        排除德社这一特殊存在,大明与一众藩属国对英联邦和美国的战争在表面上是利益争夺,实质则是争夺世界秩序的主导权。

        这场战争的初期会非常顺利,因为南洋诸地本就和中國历朝历代有千丝万缕的渊源,而西方的殖民统治并不得人心,并且因为距离近,军队的后勤供给较为轻松。

        但随着局势进展,当战事延伸到更广阔的大洋以后,大明先前所具备的优势便会不断减少,相应的,敌人的优势却不断增多,战争会在一次或几次的决战以后进入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的战事将会以拉锯战为主要表现形式,双方都会在此过程中打得有来有回,谋求夺取关键战略节点,双方均会接连不断地损兵折将,这也是最考验综合国力的时期。

        这篇社论指出,大明朝廷需要尽可能彻底的完成动员,以总体战的状态充分发挥战争潜力,全力巩固已在掌控之下的南洋诸地,并将东瀛列岛打造为坚固的前哨阵地,如此中國便可谓必胜。

        “陛下,从战术上来讲,凯恩斯之战打得不出彩,前半段的拉锯战中敌我损失相近。”

        “以后这会是常态吧?”

        “复盘的话,敌我将领都没有大疏漏,可以拿这场仗当作以后的参考,如果是我军进攻,应该跟这次差不多。”

        “我知道了。”

        回京以后的周长风少许休息了一会,搜罗了一些前线的战报,随即进宫述职。

        凯恩斯之战可以说是一个预兆,随着战场登临澳洲本土,双方的交换比正在逐渐拉平。

        明军与澳军的总伤亡数字大致相同,但是阵亡之比是三比四、负伤之比是十一比十,明军地面部队由于有野战医院和医疗舰的支援,因伤而亡的比例要低许多。

        可澳军因为要承受明军海空火力打击,压力甚大,时常出现负伤士兵无法及时撤下火线接受救治的情况,后勤供给亦比较紧张,综合下来导致澳军的死亡比例较大。

        朱泠婧走到了悬挂着的巨幅地图前,伸手指着凯恩斯向下划了一下,“只有一座小城还不行,务必南下夺取汤城,将战线推到南纬二十度线。”

        “澳洲兵团的弹药消耗比预期的要多三分之一,分遣舰队也没弹药了,最少还要等一个月才能再发动攻势。”周长风如是答复道。

        “乘胜追击还是休整再战,让督府斟酌去。为了长久立足,战场不能离凯恩斯太近。”

        “是。”

        最早的构想就是夺取凯恩斯和汤斯维尔,凯恩斯作为安稳的后方根据地,用来中转海运物资、休整部队;汤斯维尔作为前方堡垒,当成维持战线的支点。

        大明君臣抛弃了短时间内解决澳大利亚的幻想,当下的重点是集中资源挫败美国,同时巩固在苏门答腊、爪哇、菲律宾等地的势力。

        对澳洲的策略转变为长期消耗,现在随着吉尔伯特群岛掌握在手,美澳联系已被基本截断,澳大利亚人得不到美国人的输血援助,只能自力更生。

        可澳大利亚的人口规模有限,工业能力不强,大规模征召青壮年男性参军的极限是八十万,考虑动员女性也只有一百万左右,超过这个数字就会影响工农业生产而陷入恶性循环。

        大都督府和兵部都认同长期消耗将之削弱的策略,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目标。

        军部设想在攻占汤斯维尔以后在其南边寻找合适地形,建立几条防线,转为守势。

        只要澳军按捺不住试图进攻,便会撞个头破血流,期间明军还可以突然发起反击,显著消耗其有生力量。

        明军上层、尤其是陆军方面不乐意继续对澳洲实施攻势,他们之前就已心生抵触,如今随着凯恩斯之战结束后便更加反对,认为应该将进攻目标放在之前提出的印杜方向。

        陆军给出的理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赞同这个观点。

        澳洲的战果无法快速变现,矿产资源固然丰厚富庶,可却要从长计议;如今正值大战,应该想方设法削弱敌人、补充自己,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同样的投送成本和损失,用在南亚次大陆必定能取得回报,还能顺带削弱英国方面,这可比单纯在澳洲厮杀要划算多了。

        可以说大明君臣在战前都过于乐观了,严重低估了民族國家在面对入侵时的凝聚力和动员能力,没想到澳大利亚人的抵抗如此强烈。

        周长风则纯粹是低估了远洋投送的难度,他起初希望复刻马来亚战役的成功例子——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组成一支突击集群,沿东海岸迅速南下,在强弩之末前尽量推进到布里斯班一线。

        不过海军方面却表示无法在短时间内将最低需求的部队投送到位。

        以战车一旅为例,其齐装满员共五千三百余人,但标准船运量却达十三万吨,而一个普通步兵师也不过十六万吨,陆战一旅更是只有十一万吨。

        更重要的是,坦克这玩意运送起来十分麻烦,许多征用的商船不具备吊装中型坦克的能力。

        典型的大明民用货轮使用15吨起重机,可以吊装三七式轻型坦克,却无法吊装三八式中型坦克或重型坦克,只有少数大型货轮和登陆舰配备有重型起重机。

        周长风自然不可能同意让轻型坦克去执行冲锋陷阵的任务,那样的代价太高昂了。

        另外,大都督府参谋处也对突击集群快速穿插南下的计划有疑虑,高参们担心其弹药与燃油消耗难以为继,一旦铁路遭空袭中断,这支精锐部队就会陷入危机。

        随着大明陆军对澳洲失去兴趣,这个计划便被搁置了,草拟完成的方案文件也被束之高阁。

        “澳洲那儿是不指望速胜了,先磨上一年半载再说。”朱泠婧平静道。

        语毕,她双手抱胸微微昂首,盯着地图上的夏威夷问:“眼下的焦点是夏威夷,这几天又在吵个没完,你觉着如何?”

        “嗯……”周长风沉吟道:“陛下,既然海战打赢了,那就得抓紧时间喽,从快从速。”

        “兵部说这样恐怕会很仓促,有困难。”

        “我们难,但敌人更难。”

        海战结束后甲字一八〇特务舰队也急需修整,协调上百艘各型舰艇的保养与维修难度可想而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