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秦皇陵12(2 / 2)

加入书签

【这个还真的不一定,公子扶苏仁善没有错,想来始皇也是这样考虑的,他来开疆扩土,扶苏安抚民心。

始皇后期已经发现了法家治国的巨大不足,从他祭奠尧舜,封禅泰山,便能看出,始皇其实是想要靠近一下儒家的思想的。】

【但是啊,扶苏却是个坚定的分封制的拥护者,或者说,他更推崇儒家。

虽然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但实际上后世的朝代基本上都出现过分封的事情,区别只在于有没有实权,有没有封地啥的。】

【虽然不是每个朝代都有问题,但是分封的诸王权力一旦过大,想都不用想,必然会威胁君主,掀起叛乱。

而儒家,怎么说呢,我总觉得先秦时期的儒家是在口嗨。】

【始皇时期,秦朝堂中的代表人物大概有两个,一个是淳于越,另一个叫叔孙通,叔孙通先不说他。

儒家在思想上确实很无敌,仁德的思想也很受后世认可,但是思想是思想,仁和德的界限其实很模糊,这主要看主观以及个人修养。】

【一个人或者一个君主是否仁德,这个其实后世很多的帝王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比如说,秦灭六国这件事,是否是仁德的呢?】

【在六国看来,秦国灭了他们,使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和臣民,连年的战争,使大量的百姓失去家人,这是仁德的吗?恐怕不是。

但是在秦国看来呢?始皇帝结束了战国时大国伐交频频的状况,虽然还是要打仗但是并没有像以前那样频繁。

而始皇在法家代表人李斯的帮助下,制定了新的征兵政策。】

【始皇规定,一旦征兵或者服劳役,都是一户一兵,并且军功爵制度给与上升渠道和奖励,医药食物之类的都给的很充足,每三年能回家探亲,六年就能退役,其他六国恐怕是没有这样的福利的。】

【同样是当兵,为什么不给一个给你更多好处的王上卖命呢?

那对于有家人留在身边,有足够的劳动力满足耕种,当兵有更多的好处可以拿的百姓来说,秦王和其他六国相比,谁又更加仁德呢?

恐怕是始皇帝嬴政吧。】

【淳于越一心想要始皇启用儒家,排斥法家,恢复周朝时的统治,这要怎么做才能实现儒家口中的天下大同呢?靠嘴吗?

天下大同不是说说而已,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法家代表管仲已经给了答案。】

【只有百姓都丰衣足食,他们才能去想仁德那些思想上的事情,你饭都吃不饱,为了活命,别说仁德,易子而食都是常态,天王老子都给你掀下来!

大泽乡起义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那么周朝有什么呢?治理国家总不能都靠个人修养吧?仁德有点太模糊,你总得给个标准吧,你得有相应的制度啊!】

听到这里,始皇朝堂上的人纷纷转头看向淳于越。

就连战国时期的其他国家,都很是好奇的看向身边的儒家学子。

春秋时期的游说各国的孔子,听见天幕上小女子的问话,也愣了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