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当资本家做慈善的?看看资本论吧(1 / 2)

加入书签

374  当资本家做慈善的?看看资本论吧

“1200万?港币?”

杨威撇了撇嘴,“又不是美刀,兴奋个啥?”

按照目前的官方汇率,折合软妹币,也就只有285.6万。

“平均每个的出口价格,可是达到了80软妹币一个,足足是成本价的10倍!如此高的利润,你不该奖励我?”

听到这话,杨威猛地站了起来。

80块一个的保温杯!

不是他惊讶于这个价格,按照目前的性能,在国际上直接就能成为性能最好的那个层次的商品。

国际市场,可不只是看质量的。

价格高的,往往都是品牌溢价。

梁勇负责的国际贸易公司,刚注册,时间不长,甚至连办公地点都是他前几天去特区租的,人员是否配置到位,杨威也不清楚。

没有丝毫知名度啊。

史丹利、孔雀等在保温杯领域有着非常高知名度的产品价格高,是因为人家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经营保温杯了。

“这价格不错吧?虽然第一批订单的数量少,只有35700个,也够5023厂生产一段时间了。只要市场认可度高,后续订单会源源不断。”

“咱们的品牌没有丝毫知名度,即使性能优异,卖336港币一个,怎么会这么多的?”杨威很快就把梁勇的销售价格算出来了。

336港币一个的保温杯,即使放在几十年后,价格也不便宜。

一个新的品牌,没有任何知名度,还是大陆这种在不了解情况的人眼中认为贫穷、落后的国家出口的,如何能卖出这样的价格?

由不得杨威不好奇。

“自己没有知名度,可别人有啊。杨总,你是不知道,之前我在各大商场去推销,希望摆上他们的货架的时候,人家根本连正眼都不瞧一眼……后来,我遇到了史丹利公司的区域经理,他对咱们的产品很感兴趣,拿了几个样品进行测试,然后就给了订单……”

“贴牌?”

杨威眉头顿时拧在了一起。

史丹利这个名字他倒是很熟悉,在国际上算是最早一批进军保温杯的国际品牌,也是行业巨头。

5023厂费尽经历开发出来的不锈钢保温杯,直接贴上别人的牌子,从一开始就沦为代工厂?

“额,算是吧……杨总,不管怎么说,他们给的价格可不低,一个保温杯生产成本也就七八块钱,卖出去,就足够发两个人的工资了……”

饶是在销售上天赋很高,碍于环境的影响,梁勇脑海中并没有品牌的概念。

他的想法很简单——产品只要能卖出去,能有利润,那就行。

“这合同不能签。”

看着梁勇,杨威觉得自己需要给他普及一番关于品牌培育的相关内容。

自己的产品,质量性能很好,外观设计超前,推向市场,因为没有知名度,前期工作肯定不容易开展;可如果从一开始就沦落到成为代工厂的地步,把销售市场让给别人,那还有什么未来?

“为什么?你可知道为了这个合同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而且这只是开始,后续将会有大量的合同……”

梁勇急得站了起来。

顾不得对面是杨威,声音陡然大了。

愤怒,让他整个人都有些颤抖。

咬牙切齿地盯着杨威,仿佛杨威不给一个合理的说辞,他直接就扑上去老拳伺候。

“因为一旦接手了这个合同,我们以后就只能成为史丹利的代工厂,他们拿走最大份额的利润,而我们,只能挣点辛苦钱。”

面对梁勇的愤怒,杨威神色没有丝毫变化。

平静地看着对方,一脸风轻云淡。

“这还叫辛苦钱?8块不到的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我们卖出的价格可是80!足足翻了十倍啊。”

梁勇都快被杨威的话给气笑了。

9倍的利润,还不知足。

要知道,杨威之前当着余建华,可是说了,公司以28块的价格销售。

自己拿到的价格,是杨威自己定下的快三倍了。

“咱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梁勇,你跟对方的人谈的时候,他们是不是说过,运营成本很高,等到后面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工艺成熟,设备跟模具等的成本进一步被摊薄,需要降低价格?”

“对啊!这不是正常的吗?”

梁勇疑惑地看着杨威。

之前余建华跟杨威都说过,目前产量小,成本高。后面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

而不锈钢有了杨威提供的稳定配方跟成熟生产工艺,成本也会进一步下降。

在5023厂,梁勇跟技术研发团队一起待了不短的时间,很清楚各个工序以及工艺,那边也评估出,如果生产数量能达到百万,每个保温杯的成本,将会降低到5块!

成本降低,销售价格降低一些,不正常?

“正常。可他们有说多大规模,降低多少吗?”

杨威没有急着反驳。

在面对一个连品牌重要性都不了解的销售人员的时候,想给他建立品牌意识,很难。

可杨威手里没有销售人才,又不能不重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