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官吏何为(1 / 2)

加入书签

徐阶一愣,随即觉得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儿,当下点点头。

  “四个县受灾,一共不过死了几百个人而已。而且这其中并非都是饿死的,有本身就有基础疾病的。那些刁民……”

  萧风向前迈了一步:“三个县,饿死了几百个人,而已?徐首辅,在你眼里,人命就那么不值钱吗?”

  徐阶又是一愣,看着萧风冰冷的眼神,努力思索着该如何开口才合适。

  在朝廷的眼里,天灾饿死几百个人当然是没啥关系的,但他身为首辅,直接这么说也不太好。

  毕竟爱民如子的口号一直还是在喊着的,和官员上青楼一样,藐视草民性命同样是可以做但不能说的事儿。

  徐璠眼见父亲难以启齿,便挺身而出,为父亲解围。反正他的官位低,说话可以更随意。

  “王爷,天灾人祸,在所难免。过去那些年,便是小灾,地方上也难免死上几千人。

  今年河南的旱灾颇为严重,只死了几百个人,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王爷何必如此苛责?

  像王爷动辄兴兵打仗,哪次不是成千上万人的死,何以天灾之下死几百个人,就如此……”

  徐璠话没说完,已经被萧风目光中的寒意吓得闭上了嘴,只是不服气地嘀嘀咕咕。

  萧风冷冷说道:“徐首辅,你徐家是沿海望族,你和徐舍人自然是从没有挨过饿的。

  江浙之地,物阜民丰,想来民间饥荒也很少,就是普通百姓,也比其他地方过的好些。

  你是探花出身,从当官起就一直在朝廷高位,就是中间贬官之时,至少也是在府城。

  所以你听到的饥荒,都是地方送上来卷宗里的文字,你听说的死亡,都是卷宗里的数字。

  你可知,一句饿殍遍地,是死了多少人吗?你可知,一句人相食,是死了多少人吗?”

  徐阶皱眉道:“王爷不必危言耸听,本官负责实务多年,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之人。

  正因为知道之前灾情之苦,所以我才对此次只饿死了几百人觉得尚可,这有什么问题吗?”

  萧风淡淡的说道:“那徐首辅可知,这饿死的几百人背后,有多少人马上就要饿死的吗?”

  徐阶继续皱眉:“粮食就快要到了,后面应该不会有人再饿死了才对,王爷不必过虑。”

  萧风摇头道:“我不是过虑,而是知道人是怎么饿死的。徐大人可知,人都是有家的。

  一个家里,若是还有一口吃的,也不会让人饿死的。到了饿死人的程度,那就是举家断粮了。

  一个乡里,若是还有人家有粮食,哪怕是卖房子典地,也要先弄口吃的,不会让人饿死。到了饿死人的程度,那就是百里无炊烟了。

  灾民为什么会去冲击官府,为什么会要求官府强征粮商的米面?为什么会去抢夺粮商的粮仓?

  因为他们马上就要活不下去了,他们再不动起来,再不去求救抗争,就会饿死更多人!”

  徐璠不服气地说道:“可这次的灾还不算大灾,之前更大的灾,粮食到得更晚,甚至朝廷都无粮可拨!

  他们那时也并没有这般闹事,最多是抢抢乡村里的地主,从没人敢到县里到府城闹事的!

  难道以前他们就不是活不下去了吗?可见饿死人并非主因,而是他们读了书,才变得这般刁蛮!”

  萧风深吸一口气:“不错,他们读了书,所以明白自己的命也是命,自己亲人孩子的命也是命!

  他们读了书,所以明白自己努力种地,丰年时为士绅交租,为国家纳粮,所以灾年时他们不该饿死!

  他们读了书,所以明白他们饿死不是自己的错,而是那些粮商的错,是救灾不力的官吏的错!

  他们凭什么不能闹上县衙,他们凭什么不能到府城哭诉,他们凭什么不能要求朝廷强征米面救命!

  朝廷费了这么大的劲,从海外找来地瓜、土豆、玉米;用真金白银从外面买粮食,不就是为了不饿死人吗?

  结果朝廷明明有粮,一个不算大灾的灾情,就饿死了几百人,这不是地方官吏失职是什么?

  他们在灾情之前,有没有预案,在灾情之中,有没有行动,在灾情之后,有没有十万火急的把不饿死人作为最大的事儿!

  我想他们没有。他们一定和徐舍人一样,觉得灾情不重,之前饿死过那么多人都没什么,这次也照方抓药就好。

  百姓不敢闹事,粮商还会联络士绅,一起夸地方官员是好官,到年底没准还会因为饿死的人比以前少,得个上佳的评语呢!

  可他们没想到,百姓不再甘心等死了,他们不像过去那样,把饿死的家人煮来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