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两面出击(1)(1 / 2)
虽然他兼任着县长的职务,但成志和已对他明确地说过,这是一个短暂的过渡。少则两月,多则半年,这县长的位置就会让给别人。
成志和对他面授机宜:“你到中江后,一方面要迅速打开局面,一方面要帮我观察好两个人。中江县常务副县长张军,和管工业的副书记杨本善。已经有人打招呼了,双方的来头都势均力敌,两人的条件又差不多,我们必须要慎重选择啊!现在,我不好下什么结论,也不好随意地就拒绝谁。最好是你去帮我观察一下,谁合适,要能明确地说出他的优点;谁不合适,要能明确指出他的缺点。这样,当我作出了取舍后,对上对下都有个说法。这用人是最麻烦的了!经常会遇到上面的干扰,上头推荐的人,如果我们不想用他,就必须找出不用他的理由。”
黄标华问:“是不是就在这两人当中选,非此即彼?”
成志和说:“主要是。但也不尽然。也有人向我推荐另外一个人,不过听起来资历太浅。再说吧!干部任命的事变数太多,你不要管那么多,先帮我看看这两个人的情况。等我出国考察回来后再做定夺。”
黄标华来到中江后,很快就喜欢上了高军。这是因为高军很识做,对他百依百顺,而且他本身就是常务副县长,他当县长,从职务上讲,还算顺理成章,工作上应该能够稳住局面。选择他应该算是一个稳妥之策。
选择高军,黄标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年龄。高军比自己还要小一岁,而那个杨本善比自己要大五岁。年龄大的干部不大好使唤啊!他自己就有一种心理,对所有年纪比他小的上级都有一种抵触情绪。你年纪比我小,凭什么要高居我上?所以他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想当然地以为杨本善不会真正服从他的调遣。
他曾经对高军暗示过自己的意思:“高军同志,好好干!今后在干部的任用上,我会投你一票的!”
可是这个高军,怎么这么不谨慎呢?在这个节骨眼上,还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他把高军叫来,很很的训了一顿。
高军垂头丧气地说:“事已至此,后悔也来不及了。黄书记,我辜负了您的信任。”
黄标华安慰他道:“也不是很大不了的事。虽然在这件事情上你有私心,也没有注重环保,但是也是为了搞活经济嘛!你要耐心地向政协那边做好解释。我也会帮你做些工作。尽量不要把事情闹到上面知道了。这段时间要谨言慎行,不要得罪人。你那个兄弟也要让他低调一点。”
高军走后,黄标华来到政协常新宇的办公室,谈了些其他工作后,就把话题转到了高军的事情上来。他也不说高军对,只是发表了几句感叹:“发展经济与加强环保之间,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不发达国家、不发达的地区,经济的发展,往往就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个代价我们能够不付出吗?现阶段我看是不可能的。像我们这样的内地小县,目前发展经济,主要靠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他们向我们转移的,当然就是像钢厂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污染企业。我们能一概拒绝吗?不能!因为连这样的项目我们得到的都还很少。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不注重环保,环保还是一定要讲的。比如钢厂,就要有配套的污水处理设备。
我的意思是发展是硬道理啊!其他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处理!”
常新宇知道,黄标华想袒护高军,在为高军辩护,打招呼呢!
常新宇正想说什么,黄标华又说:“常主席,我们县的经济还是非常落后的,所以钢厂这个项目我认为还是应该要上。这不上,那不上,我们会坐失良机的。但是它对环境的污染,我们也不可小视。我听说您在任上的时候是非常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对环保问题非常重视。所以我想请你负责,督促钢厂把这件事情办好。高明同志也是好心办了坏事啊!但是,坏事也是可以变成好事的嘛!您是老干部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够从全局出发,从保护青年干部出发,妥善地处理好这件事!”
常新宇感觉到了黄标华这番话的力度。一是对自己进行了恭维,二是含蓄地对自己提出了警告,如果不妥善处理好这件事,就是没有从全局考虑,不注重保护青年干部。这是送高帽子和扣大帽子相结合的战术。
小子还是很有水平的嘛!
常新宇只得说:“黄书记,说实话,这个项目以前我就是极力反对的,我反对的不是发展经济,而是破坏环境的行为。刚才听了黄书记的一番高论,认为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可以并行不悖,深受启发。还是你们这些年轻干部思路开阔啊!你放心,我一定对钢厂的环保工作做好监督。”
黄标华感觉到这话中有一点讽刺的意味,但又挑不出什么毛病。大概这位老同志对自己还是有点口服心不服吧!口服也不错嘛!就是要你们少开口。黄标华对这次谈话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常新宇回过头来想一想,通过这样一个报告,他已经发泄了对高军的不满,黄书记亲自来向他打招呼,也给了他一定的面子。既然书记有袒护高军的意思,自己也没必要硬顶着干。
他向张明通报了一下“战况”。张明有点失望。老常的攻势基本上已经被瓦解了。看来高军的力量不弱啊!
张明当然不肯就此罢休。
已经找到了突破口,可惜的是主攻手有点弱,没有攻破敌人的堡垒。就此放弃,有点可惜啊!
张明在自己的“人力资源库”中反复搜寻,看看有谁能够帮自己完成这个任务,凭他的经验,每逢有事的时候,总是女人帮自己解决问题。所以他就在自己认识的女人当中筛选着。
他觉得最适合帮自己的是杨枫。她是省报记者,可以发挥媒体的优势,来给钢厂这个项目曝光。
她给杨枫打电话,坦率地向她讲了目前的情况。希望她能助他一臂之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