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咖啡厅(1 / 1)

加入书签

法国街头处处都是浪漫的咖啡店,很多法国人没有事情做的时候都会漫无目的地在其中消磨一天的光阴。

低调内敛的装修,浪漫绮丽的烛光,优雅安静的三角钢琴。

赋予了这个地方一种静谧的魔力。

卡申亚为他们选择的见面地点就是在这里。

“你好。”洛基对坐在面前的人说道,“罗曼波兰斯基导演,我很高兴见到你。”

罗曼波兰斯基上下打量着洛基,他知道面前的这个人是谁,是什么职业,是来做什么的,几个月来的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想略过这种无意义的寒暄,可是一贯的素养又阻止了他,“你好。我也很高兴见到你。”

他继续说道,“我知道你是来竞争这个角色的,那么我想问你,你会弹钢琴么”

洛基扬起了自信的笑容,“这种事情亲眼看看不是更好么”

他起身向咖啡厅一角的三角钢琴。

钢琴旁空无一人,洛基也丝毫不介意地暂时借用。

他弹奏的不是中庭的任何一首温柔的曲调,而是在阿斯嘉德广为传颂的战歌。

慷慨激昂中带着些无可名状的脆弱、悲愤和希望。

罗曼波兰斯基听着这似乎鼓舞人心的不知名曲子,不禁想起自己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并不是像众人所说,是为了控诉纳粹、虚伪的人道主义、人性光辉这些自以为是、故作深奥的说法通通不是。

实际上,他想通过这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电影所讲述的,不过是犹太钢琴家斯普尔曼遭受纳粹迫害的事迹。

他希望这是一部客观、冷静、不带意识形态的电影。

消瘦的身躯,静谧低沉的的目光,身上还带着一些普通人所没有的硝烟的气息。

那是战争的味道。

实际上,他本人就经历过战争二战,集中营。

这些都是他的噩梦,为此他拒绝了辛德勒的名单,可是当他看到同样涉及屠杀犹太人题材的钢琴师,他终于不再顾及自己童年的阴影,决定拍摄它的同名电影。顶着“跟风辛德勒的名单”的巨大舆论压力,波兰斯基想要将自己童年的真实经历倾注其中

这部电影是他

的野望和长期以来的梦想,更是他王者归来,重新回到世界电影的颠峰的冲锋号,容不得一点闪失。

曲子还在继续。

波兰斯基努力回想这个曲调的名字。

没有。

完全没有听过。

他选择钢琴师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也有自己对钢琴曲并不陌生。

但是这个曲子他又完全没听过。

不过不得不说,自己确实是被打动了。

那个钢琴前的身影好像在慢慢地和自己想象中的那个人重合。

和那个在乱世中挣扎,消沉,拯救,被拯救的那个人重合。

自己捡到宝了。

念头闪过不过一瞬。

他看着伴随着余音的洛基缓缓走到他面前。

波兰斯基伸出了自己合作的手。

“我想我们能好好谈谈合同的事了。”

洛基勾起了嘴角。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又有凡人被本神的才华迷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