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 17 章(2 / 2)

加入书签

“这些都是一线医护人员的日常吗”

“才知道,原来医生护士们擦眼泪是用棉签诶。”

“几个小时不能吃饭不

敢喝水,也太辛苦了吧,resect。”

“一周6天,每天12小时,好辛苦。”

“医者仁心仁术。”

“全世界的医护都太不容易了,天使们务必做好防护呀”

“作为一名一线的医生,我表示,晨曦写的这篇文章可以直接当作是一线抗疫手册了。”

“为医护人员揪心,希望抗疫早日胜利。”

“不要担心,现在除了江州几个大城市,其他地方的病例已经几乎没有新增了,应该很快大家就可以复工了。”

当然,也有一些网友针对她文章里某些方法提出了疑问,表示不太清楚具体的操作,还有人问在家如何做好防护,海鲜究竟能不能吃等等。

程曦一一回复了这些网友。

因为她亲切的态度和专业的解答,很快晨曦123这个微博账号就涨了不少粉丝。

正当大家讨论热烈时,程曦收到了一条未关注用户的私信。

看到用户名,程曦心头一颤,握住鼠标的手居然有些抖。

发信人是杨光。

杨光跟她一样,是江州市第一人名医院的医生,是她之前并肩作战的同事,也是她大学时非常尊敬的师兄。他们一起救治病人,一起在休息室吃盒饭,一起带着病人做健身操。得知她感染致危重的时候,杨光每天都握着她的手安慰她,但是一转身就泣不成声。

如今突然看到这个名字,程曦突然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理了理心绪,程曦郑重地点开了微信。

晨曦,你好。

我知道自己给你发这条信息或许有些冒昧,这件事我自己想来都觉得匪夷所思,但是,我看到你的文章的第一瞬间,就觉得你很像我的一位朋友。

我无意冒犯,但不知怎么的,突然就想跟你聊聊她。

她会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医生,这件事,从我第一眼看见她的时候,我就知道。

她的身上有一股韧劲,似乎任何麻烦、困难都不能打到她。

后来,她也果然如我所料,大学四年异常勤奋,最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出国进修的机会。她在国外更加激烈的竞争里脱颖而出,师从呼吸科很有名的大拿,毕业之后,本来有更好的机会,但是,她毅然选择了回国。

我依然记得那个晚

上,与我印象中临近春节繁华,喧嚣的氛围不同,大街小巷的人群与车流都略显冷清,整个城市已处在黑暗的笼罩之下。同一个科室的人24小时连轴转,忙得脚不沾地,但还是不停地有重症病患送进来之后没多久就死去,多次目睹这样无能为力的状况,大家已经身心俱疲,不知前路在哪里。

但是,她穿着防护服,出现在icu,笑着说要跟我并肩作战的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这黑暗的世界有了光。

她带来了几套先进的设备,一下子减轻了不少压力。

我们回家越来越晚,从晚上十点,到凌晨一两点,后来干脆不回家了,住在医院的办公室。有段时间物资严重匮乏,没有防护服没有口罩了,我们就自己制作。有时候跟家人通话,总是忍不住就哭了起来。为我们艰难前行,为我们无助的病人,为已经感染的同伴,为自己的力不从心。

我没有见她哭过任何一次,她似乎总是笑着的。脸上明明已经压出重重的勒痕,却依然保持最美的笑容。即使每天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也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她对病人照顾得无微不至,每天都关照好一日三餐,自己却常常连吃饭都会忘记。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坚强而乐观的人,这样一位优秀的医生,却在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医院物资也逐渐变得充裕的时候,不幸感染病毒,倒下了。

我看着昔日跟我并肩作战的战友,看着她从轻症患者转成重症,看着呼吸机套上了她的口鼻,看着她艰难地比划着双手跟我交流,看着曾今坚韧入野草的她,一天天衰竭下去,而我,作为一名呼吸科的医生,却什么也不能做。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看到你的微博的时候,一瞬间就想到了她。

或许是你们的名字相似吧,晨曦,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总是给人无尽的美好向往。

真的很想告诉她,我们的病房的病人越来越少了,估计再过几周,大家就可以回家了。

以前在办公室休息时,大家闲聊,她念过一首诗“等到春日迟暮,但愿能在树下读诗。”

然而她离开了。

我这段时间有时候禁不住会想,那些离开的人,如果他们能回来,人生也一定非常精彩吧。

本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我却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希望没有打扰到你。

晨曦,愿你健康快乐。

此刻的杨光并不知道,坐在电脑面前阅读他的私信的少女,早已泪流满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