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庶妃记92(2 / 2)

加入书签

清月,朝阳两人对视一眼,各自都放心了,要是以后到她们的孩子选妃时能够像现在这样,那她们就满足了。

刘芳笑着道“如何可有想法”

廖氏就真的是完全沉默着没有说话,就等着其他人说。

梁氏看完后指着一个六品翰林家出身的秀女名字道“这个我觉得不错,娘娘您觉得如何”

刘芳侧过头去看了一眼,见上面写着六品翰林文家之女文氏讳莹,嫡出,家中排行六,幼女,上有三位同属一母的嫡出兄长,另有一位同属一母的嫡出姐姐,再有一位嫡亲叔父的堂姐。

再看仔细的家庭生平,原来这位文氏的父亲,当年是家中长子,可他天资聪颖,自幼就靠着放羊的时候在村中学堂中偷听,就能偷听来不少东西,学会了启蒙课本上的所有字以及文章,更明白其中具体的释义,同时,也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因此,这位文氏的父亲后来就被一家人寄予厚望,倾全家之力来供养他上学,最终考上了进士成了翰林院的翰林。据上面所写,这一位,还是先帝时期的探花呢。

可这位文翰林的运气真是不大好,正是衣锦还乡之时,却突然听闻家中闹洪水,老家的父母家人竟然都已经被淹死了,就剩下当时才出生没有多久,文翰林弟弟家的那一个女儿。

文翰林悲痛欲绝啊,真是恨不得自己一起去死了算了。可是看到自己的妻儿,还有那没了父母,嗷嗷待哺的侄女,他实在不能轻言生死。

如此,这个侄女就被文翰林给收养了,一直抚养到现在。

巧合的是,文翰林家的幼女文莹今年十五,文翰林的侄女,文莹的堂姐,她不过才十六,两人竟然都是这一次的秀女。

梁氏看着这个文莹道,“我家小五啊,性子憨厚,还是选这样性子单纯的姑娘好。”

姚氏一看,点点头,“这个确实性情与小五相投,那我就选这个吧。”

她指了指文莹下头的那一个唐安伯府之女唐氏讳英竹,嫡出,家中女排行三,上有同属一母的嫡出长姐,及庶出长姐,各一。另,有同属一母的嫡出兄长一人,庶出兄长

三人。下有同出一母的嫡出幼弟一人,庶出幼弟无。

这就很有意思了。

这一位唐英竹出身虽然相对更好一些,可她的家庭十分复杂,嫡出的,庶出的,最后还特意点明了一句庶出幼弟无。

再看看她的详细生平,果然,唐安伯是晋朝比较老牌的勋贵之一了,太祖时期就因军功得了这样一个伯爵之位,位列三品。因为这个伯爵是双字封号,比一般无封号的五品伯爵,还是高很多的。另外,这可是一个能够世袭罔替的伯爵之位,可见,虽然说是伯爵,其实唐安伯府在京中勋贵圈内,还是挺有地位的。

只是,现在的这一位唐安伯并没有多大的本事,不过也没有招惹过任何灾祸就是了。胆子小,却好色,政务上毫无建树,身上除了一个承袭的伯爵名头,就什么也没有了,文不成武不就的。可唐安伯有一个毛病,京中众所周知,他非常喜欢美人

他这种喜欢,可不是一般的喜欢,更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那种喜欢。他对于一般的那些庸脂俗粉没有兴趣,他也不喜欢流连花楼什么的,他喜欢良家的美人,还必须是那种绝对少见的美人。

而他一旦喜欢上了之后,他就会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真爱”历程,这个过程中,要是能够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什么的,那他就更来劲了。

不过呢,要是美人不喜欢他了,中途抛弃他了,或者是一开始就拒绝他了,他这个人也不会怪罪,虽然心里会念念不忘,但也不会继续纠缠。

至于那些被他的所谓“真爱”感动,迎了回家的美人们呢短则一年半载,多则年时间,他也就开始新的一段“真爱”,将之前的“真爱”都给抛之脑后了。

这么一位每天都活在寻找“真爱”路上的奇葩父亲,他府中的情况如何,其实在座的人都多多少少听闻过。

年轻时,唐安伯府还真是乱过一阵,还是后来唐安伯老夫人亲自出手整治了一番,这才彻底将这群美人给打压下去,至今都没有再传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

至于说唐安伯夫人不好意思,她也是一位曾经年少无知,被唐安伯“真爱”过的美人。

只不过她幸运些,她那时候遇到唐安伯的时候

,男未娶女未嫁,加之门当户对的,她也就成了唐安伯的妻子,现在的唐安伯夫人了。

可是,唐安伯历来只喜欢娇柔型的美人,这种美人吧,好看是好看,但让她以后没了“真爱”之后,她是真的没有什么办法能够独立活下去的。

所以,这位被“真爱”过的唐安伯夫人,一直都是亲自下场和其他“真爱”撕的那种,就算生了孩子,她眼里也只有那个真爱的丈夫,没有别人,一天到晚忙着争宠都没空,哪里有时间去打理家事,打压妾室

在她看来,最解气的方式就是直接撸袖子上,打得她们满脸开花,这才是最好的打压方法。

可这样的主母,说实话,在这个时代,在勋贵世家之中,是真的不大适合的。

这不,唐安伯老夫人,一大把年纪了,还得重新收回管家之权,亲自出手收拾自己儿子的妻妾,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好。

总结一句就是唐家,家风很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