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2 / 2)

加入书签

到了后堂门外,莫氏才压低声音问:“老大,大夫有没有说蓝丫头什么时候能回家?”

唐老大情绪低落,说话也没什么精神,“大夫说先在这里,下半晌再回去。”

莫氏想了想,对唐老三道:“家里还得回去说一声,老三,你带着青丫头回去,我跟你大哥先守在这儿,下半晌你问问大牛能来接我们一趟不?”

下半晌才能回家,那就是晌午回不去了,家里肯定得有人回去说一声,不然家里见他们没回去,肯定会担心。

唐老三想了想,大嫂那样子,他在这确实没有娘留在这里方便,便同意了。

其实,两人根本不知道家里人根本没空去想他们。

或者说忙的顾不得去想。

院子角落里,谭氏面前的小龙虾又多了许多。

随着时间推移,温度逐渐升高,她把小龙虾盆端到了角落里。

中间唐小五回来了一趟,又带回不少,她一个人速度也不快,到现在都没收拾完。

见唐根子无事,唐糖让他去把小龙虾钳子扯下来,说回头给他煮着吃。

唐小五也被唐糖支着去做事了。

唐老二和唐小四还在西厢忙着做木工活。

没有电器的时代,速度根本快不起来。

锅屋里,唐来喜已经带着唐九柱回家了,他们急着回去试验做包子。

唐老头和唐糖更是忙碌异常。

锅里的粟米、糯米和麦芽已经发酵好了,他们熬好糖以后,开始给糖塑形,这是个精细活。

放竹签子,样模具里倒糖。

一开始,他们用的是竹瓢,但是总容易倒多。

他们又削了细竹筒,把前面削尖,效果好了起来。

不过,两人都舍不得浪费,倒的时候都是一个坑倒一下,速度吧,说是如龟爬也不为活。

忙碌的一家人都忘了时间,根本没功夫去想卖豆腐的几个人,反正那么大人了,赶个集能有啥事?

“闺女啊,外面卖的糖可没咱家的好看。”

唐老头坐在灶台侧面,凳子下垫了几块木板,以致于他伸手够锅一点也不费力。

唐糖心里早在骂mmp了。

她为什么脑抽的要去弄个模子,这糖她尝了,糯米的比她以前吃的都不差,甜滋滋的。

粟米的也很甜,比本土糖的甜度高了一大截。

要是能卖个高价,弄个模子倒还凑合,就怕卖不出高价。

她简直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听唐老头这么一说,苦笑道:“下次咱也做外面那种,方便。”

省时省力的她为什么要找不自在呢?

“小妹,我回来了!”

唐小五拎着木桶兴匆匆的走进锅屋。

“那你把它倒进包甘脂渣的布袋里,里面的水弄个木盆接着。”

“行。”唐小五放下木桶就去找布袋和木盆。

桶里装的是糯米浆,是唐糖见唐小五拎完小龙虾回来后无事可做,让他去磨的,准备弄点糯米粉出来。

糯米用的是做糖提前泡好的,她用了粟米,糯米就剩下一部分。

这里的糯米太贵了,比普通中等大白米还贵个十几文。

唐糖暗自算了一个账,一斤糯米肯定做不出来一斤糯米粉,就算一斤糯米粉能做一百二十个小五克的小汤圆,一碗十五个,刚好八碗。

一碗十文钱,她不仅不挣钱的,反而赔钱。

毕竟,一斤糯米八十文,却做不出来一斤糯米。

若是要价钱再高,在镇上怕是卖不出去。

这玩意儿配点茶粉倒是可以做这里的高端奢侈品,等以后去大地方再说吧。

“小妹,然后呢?”

唐小五把布袋套在木盆上,将糯米浆倒了进去。

“然后啊”,唐糖瞅了瞅锅里仍旧还有不少的糖稀。

将两只大长筷子举起来,示意他过来,“再给你个活。”

“挑两筷子糖使劲拉,一直拉。”

唐小五觉得挺好玩,噔噔噔跑过来,拿过筷子就从锅里挑起两筷子糖稀,接着他傻眼了。

每个筷子上都挂着浓浓的糖稀,红褐色透明的胶体看着颇为诱人。

唐糖见他傻站着,便放下手中的竹筒,夺过筷子给他做示范。

这会做白色麦芽糖出来不是卖的,想做一点自己吃,她还没准备好卖麦芽糖,至少得等以后有铺子再说。

示范了一遍,唐糖就把筷子重新交给了唐小五,他接过筷子使劲扯,越扯发现手中的东西越浓稠,“小妹,这个好玩。”

唐糖翻了个白眼,揉了揉有些酸的水桶腰,她一直站着舀糖稀的。

她和唐老头这会已经舀了三个模具,大多是粟米和麦芽熬的,只有一部分是糯米的。

“唐小五,你没发现这是糖吗?”

“糖?”唐小五诧异的抬头,默默打量他爹和小妹面前的盘子,一根根竹签子摆的好好的,这一看,上面好像还真是糖。

他猛地吞了一口口水,“小妹,你啥时候还会做糖了?”

唐糖斜了他一眼,将竹筒里的糖稀都刮进一个模子坑里,这么浓的糖味他闻不到吗?

“你说呢?”

唐小五神情一僵,随即低下头继续拉糖。

最终弄了三盘子半,唐糖就没再做了。

其余的准备都让唐小五拉白色麦芽糖,她端着已经控干水的糯米粉去太阳底下晒着。

再次回锅屋的时候,她对还在还在拉糖的唐小五道:“我懒得动了,你弄好后,去外面抓把晒的糯米粉撒在糖上。然后锅里加点水烧开,把糖水给大爷爷家的那些孩子送去。”

“闺女,爹呢?”唐老头正把装糖的模具端放在台子上,见唐糖安排好唐小五,扭头就走,急着问道,“还这些糖咋弄?”

“爹放好糖想干嘛都行,糖等我起来吧,我去睡会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