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投资(2 / 2)
不过穆家和邱家虽然都是保皇派,但是穆淑旎本就有青梅竹马的爱人,也就是男二皇帝身边的三品侍卫张珣。
至于邱悦,邱家子女不为妾。
哪怕是相恋,皇帝不敢让邱悦为妻,那么邱悦就只能是一个大女官。
更何况邱悦太过聪敏敏锐,成为后妃倒不见得是好事。
少年子可以忽略了,邱悦的聪慧自然猜得到他的一番算计。
没有足够的维护,年少时候的一腔柔情也会被白白消耗,所以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是必然的的结局。
虽然故事的开头就定好了结局,但是邱悦本来就不是个会轻易认输的性子。
她是邱湛的女儿,更是邱湛的关门弟子。
当朝太后五十大寿,淑贵妃不慎滑了胎,一个成型的男胎掉了。年轻的皇帝才准备亲政后大展宏图,就不得不接受自己年过二十膝下却没有丁点子息的事实。
朝堂上皇叔和丞相争权夺利,却始终牢牢把控权利。后宫里,太后气势磅礴,年轻的皇后被她三番五次的训斥之后闭宫不出,眼看就要香消玉殒。
早就出师的皇帝不得不一封求助信发到岭南,请这位自贬蛮域、专心治学的帝师出山。
看着五岁起就随自己来到岭南开荒、教化蛮夷的女儿,邱湛叹了一口气。
把十三岁的邱悦送进了选秀的官邸。
等到邱悦进了宫,也有十四岁了吧
如果那个皇帝徒儿没有支撑一年半载的能力,那就当他没有这个命。
悦儿就当是游历一番罢了。
邱悦离开的时候带走了自己的嫁妆。
邱湛有两子两女,长子和跟在自己的身边。
长女嫁入帘朝大理寺卿的府邸,作为大理寺卿的儿媳算不上荣华富贵却也是清流中的贵族。
幼子被他送到了国子监读书,八年来未曾得见一面。
当年先帝为了请邱湛这位大儒教导太子,曾以邱家之名在全国三十六个郡县设置了清秋书局。
收拢了从古至今无数名家典籍,所有学子都可在清秋书局抄录书籍。
也有书法卓逸着,可以有偿为书局抄书,然后书局会出售给那些有购书能力的学子。
从中赚取的差价是用来维持书局日常开销的。
所以很多学子也乐意维护书局的发展。
邱悦的陪嫁就是者三十六座书局。
当年邱湛被先帝请出山,教导太子六年,在太子登基两年后便匆匆辞了太傅之职。盖因先帝留下的辅政大臣都是能力卓着之辈,皇权争斗,有他没他没什么区别。
那个时候他兴许看出了太后和自家叔子之间的藕断丝连,但皇家秘事他作为读书人一点掺和的想法都没樱
谁让先帝自己为了掌控大权,将自家智勇双全弟弟的未婚妻娶回家当了皇后。
哪怕他对自家皇后再好,也抵不过死得早了些,留得亲王能够和太后有大把的时光可以勾搭。
对于太后来,要儿子还是要个旧情人
其实再简单不过,她想要的权力
权力之后当然是儿子和孙子,情人只能是她权力的佐料。
就像亲王的第一选择也必然不是他而是权利和自己的子嗣一样。
皇帝迟迟没有子嗣,亲王却多子多孙。为了皇朝的统治,很多皇室宗亲自然在跃跃欲试。
不论是过继还是其他,总有让他们投机的可能,谁让他们本就无法摆脱这些
丞相作为一个被先帝所信赖的辅政大臣自然知道一朝子一朝臣,他为了皇帝的统治和亲王的斗争中接下了死仇。
哪怕他愿意为皇帝付出自己的一切忠诚,也不愿意失去了权势。
没有了权势的他只能被亲王和其他人一拥而上、分而食之。
在这样的危局之下,邱悦和穆淑旎进了宫。
尚解岚看好这个故事,并不仅仅是因为格局大,人物鲜明。而且是因为故事的表面并不复杂,两个宫女查案。
也不是什么惊谜案,而是一环又一环的杀人局。
穆淑旎和邱悦结识于选秀之时,两个人都没有表露自己的家世和政治立场。
一起成为宫女之后也没有颓丧的意思,反而把日子过得诗情画意而生机勃勃。
穆淑旎偷偷带邱悦去见自己恋人,而一向忠心耿耿的张珣也没有把自己的事情瞒得严严实实。
到底是皇帝的宫廷,张珣为了避免年轻的皇帝学了先帝的做派把自家青梅选做了妃子。也是为了把自己的弱点敞敞亮亮显示给皇帝看,刻意带着他。
也不是一段孽缘,只是本来该有的悲剧没有顾忌看客的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