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历史轨迹始于人 车轮碾过枯骨坟(2 / 2)

加入书签

“诶,吾等如此选择是对是错再次相安无事也传承不知年月,此番贸然介入陌生世界争斗之中,也不知文曲前途是否安好。”

蔡正毫不掩饰心中担忧,毕竟此番迁徙使他们主导,若是出现不可预知的偏差,导致整个文曲星灭亡或是生灵涂炭,罪过也就是他们这在座的人扛着。

心中忧虑说没有是不可能的,既然能成为大儒,为人至少不会太过稀烂,到他们的高度,有着相当荣誉的同时,确实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沉重压力。

八仙桌外的众人在此没有发言,不是没有权利发言,而是对他们的尊重,能在此等场面入会旁听,其在外的影响力绝不会低。

“哪里来的这许多来去决定出去那便出去,管他生死轮回,至少洒家出去闯过,好过那天不明不白便没了去一只手少在这里丧吾等士气不想出去留下便是”

呼噜声遽然而止,趴在桌上的粗野汉子声若惊雷,面目狰狞,喷了蔡正一脸口水,祝之烈是最先响应的人之一,以他的话来说,文曲淡出个鸟来,连个能打的都没

“之烈,莫要如此无理,此处之人关系整个文曲去留,当能畅所欲言,尔之心思路人尽知,却不能左右他人建议。”

荀彧幽幽的推了推酒瓶底,扫了眼周遭方才训斥祝之烈,盖因祝之烈与他有着师徒情谊,实乃师徒同心之举,却也在此演上了戏。

而今高压之下的赞同并不牢靠,若是关键时期让他们原本计划徒生变故那便不美,人各有志不说还能各行其道,可这移星一事,却是不管你同不同意,路只有一条,没得选。

这其中还包括荀彧,荀攸等激进派也是一样,只要段德交换成功,那么一定会移星,凡人建议在绝对强权面前没有任何意义。

顺势而为皆大欢喜,莫要临阵变故恶了东家关系为好,子孙后代福祉可全都暂时寄托在段仙人手中呢。

蔡正没有歪心,只是就事论事,言语却是代表某些异心之人的心声,自然会有附和着,这种聚会已然不是第一次,每一次都相安无事,不代表真就没事。

荀彧等人只是在甄别而已,确定的话以荀彧作风不会有任何留情可言。

“无妨,荀老,吾亦是就事论事,言及心中忧虑而已,之烈兄所言不无道理,然我等恰逢此次抉择,自是要考虑再三,吾蔡正一介草莽能有此成就,皆是文曲同仁高捧而来,饮水思源,吾死不惧,骂名无谓,心中坎不过,怎能瞑目”

蔡正挺直的腰杆,即便祝之烈蛮霸的脸就要扑上来一般也无丝毫动弹,言语亦是毫无改变之势,祝之烈被荀彧训斥坐回靠椅,闻言眼中由衷敬佩这傲骨凌然的家伙。

“诶吾等在此论及此事,敢问北辰仙长心中可有发笑”

陈之唤也不知哪里掏出那把绣着文曲十美的扇子,浅笑盯着一旁默然无语的北辰书,北辰书回以微笑。

“之唤兄昨日方才游湖观美,今日如何称呼却是如此见外立场不同,视野不一,我北辰书来文曲原本便是报以求学而来,而今宗主提及此事方才有立场之说,尔等若是不愿,名言,吾这便传讯宗主,莫要以个人眼光度量宗主为人,若是他日有幸共事,诸位自会明了。”

北辰书实时借陈之唤之言敲打这群一直自视甚高的家伙,若是段德领回宗里却是一个个刺头,那便是他的过错。

“恕吾孟浪失礼,得失皆在吾等心中,吾陈之唤此生无甚追求,此去忘能窥得仙子风华,这便足矣,届时元辰兄可莫要推脱才是。”

陈之唤闻言也不生气,笑意醉人,眼带无限憧憬,似乎修者界风格的无数佳人等着要他赋诗一首。

儒雅之堂却言风流之事,众人却是习以为常,这家伙的明确表态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许多抱有闯出去的大儒,无不向往。

“元辰,你说的儒宗,可与我文曲类似”

余温沧桑的褶皱大手轻抚着心爱的鱼竿,询问北辰书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此间都明了,既然段德移星,那么他们文曲不会属于他人,短时间也不会有自由。

这般询问便有投奔他处之嫌,北辰书却是唇角微翘,拱手行礼方才接话。

“余老,论及文风,整个儒宗不及文曲,毕竟儒修也是修,实力方为立身之本,误了探究文海之事自是应当,余老出去可自行打听。”

众人闻言不仅没有失望,却隐有自得者不在少数,余温却是有些失落,一生追求,只为攀登高峰,偌大修者界儒宗竟无意文学在他看来实在是舍本逐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