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东北(1 / 1)
在顾泽密谋将姜恒从西北召回的同时,姜恒也收到了这个消息,他冷笑一声,让姜四叫来了西北几个主要的将军议事,做好随时回京的准备。
从姜恒几乎立刻得到顾泽的动向来看,姜恒和顾泽两人已经高下立判了,毕竟西北已经被姜恒经营得水泼不进,战事都结束几个月了,顾泽居然不晓得西北的真实状态。
姜恒召集几位将军主要商量了西域商路的事宜,他已经做好将设立新郡县的事情往后拖的心理准备了,姜家的财力不够,他又不在西北,姜恒怕推进太急了引发民怨。
姜恒和将军们商量好事情后,叫来了自己的幼弟姜慎,姜慎今年才十五岁,但在姜恒的教育下比同龄人成熟稳重许多。
姜慎听到姜恒唤他就猜到原因了,他一进门就说:“大哥,可是陛下传你回京了”
姜恒点了点头说:“坐吧。前些日子,我一直叮嘱你多去和凌将军他们接处你和他们相处的怎么样”
姜慎随意找了个座位坐下回答:“凌大哥他们挺好的,都挺照顾我的,我们相处得挺愉快的。”
“还不够,和他们打好关系还不够,你要让他们服你。”
姜慎知道姜恒话里的深意,道:“大哥,你放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会努力的,凌将军他们对姜家人有种天热的臣服,我相信他们相处一段时间后他们会认可我的。”
姜恒和姜慎的话说的不露骨,但其中自有深意,姜恒正在引导西北诸将把他的效忠变为对整个姜家的效忠,而且卓有成效。
这也是姜恒敢于孤身回京的倚仗,西北的民心已经牢牢锁在姜家了,西北诸将也有姜恒的刻意引导下有了默认姜家为西北正统的意识,顾泽敢在京城对姜恒不利,西北的大乱将不可避免,顾泽没这个胆识引起西北乱局。
就在姜恒做好准备回京与顾泽继续周旋的时候,一封来自东北的信悄无声息的送到了姜恒的书桌上,姜恒看过信后忍了又忍,将手中的茶盏扔到地上摔得粉碎道:“李氏竖子,养寇自重”
惹姜恒生气的定辽将军李一让,大魏作为中原王朝周围自然围着一圈少数
民族,西北有强盛的北戎,东北有刚刚从北戎的魔爪中解脱的骨族。
自大魏建朝以来,骨族就受北戎和大魏的夹板气,大魏如日中天的时候,大魏让骨族打北戎,后来大魏国力下降,整个骨族成了北戎的奴隶,后来姜恒带兵重创了北戎,骨族才得以脱离北戎的控制。
骨族脱离北戎控制后不想再受制于人,在首领怒林的带领下向远离大魏的东北方向逃遁,姜恒和怒林有过短暂的接触,知道这个怒林脑有反骨,以后恐怕要生事,就接连几封奏折恳求东北方向的将领剿灭余孽。
在姜恒看来,骨族坐了北戎这么多年的奴隶,穷的连饭都吃不上,根本没钱武装自己的士兵,根本形不成战斗力,东北军剿灭骨族轻而易举,却不曾想骨族战斗力虽弱,但驻扎东北的定辽将军
李一让为了贪墨大笔军费刻意防水,和骨族掰扯了几年。
在这几年里,骨族在怒林的带领下已经占了不少的地盘,生产活动也步入了正轨,更重要的是武装了一支正规部队。
姜恒知道顾泽手底下人的德性,但东北禀赋有限,骨族单倚仗东北根本威胁不了中原王朝,因此姜恒虽然对李一让养寇自重的行为冷笑连连,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与他计较。
然而,姜恒万万没想到怒林攻占了大魏在东北方向的附属国高丽,高丽虽然相较于大魏地小民穷,但其国力也不是刚刚休养生息几年的骨族可比的,骨族能攻下高丽是因为高丽长公主与怒林有私情,这个精明强干的高丽公主为了自己的情人背叛了自己的国家杀掉了自己的哥哥。
高丽和骨族的地盘合一之后已经足够大了,大到有能力袭扰中原了。
高丽的王子已经向大魏发出了求救信号,无论从保障大魏边境安全还是从维护大魏威信的角度,大魏征高丽已经不可避免了。
姜恒生气过后,知道遇上这样的大变故,顾泽大概率不会再召他回京了,因为他一旦回京就是征高丽的不二人选。
从姜恒自身利益来看,姜恒其实赢了,但不知为什么他心里难受憋闷得很,姜恒很清楚这股憋闷不仅仅是李一让和顾泽养寇自重的怒气,但他还不清楚这股憋闷是为了什么。
倘若沈络知晓姜恒心理的话,沈络大概会告诉姜恒这是怨气,怨念德不配位的君主领导自己的怨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