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读书(1 / 2)

加入书签

唐易带着大包小包去了博广书肆,按照惯常的流程,交了束脩,进了拜师茶,掌柜的又叫他见了师娘,同样进了茶,这就算是成了,从此唐易就成了博广书肆掌柜的傅敬之的唯一学生。

傅掌柜的拿出一套全新的三百千,说:“寻常孩童启蒙都是从三百千开始的,你虽然年龄大些,但也还是要从最基本的开始。”

唐易接过书,这书封面很新,像是刚剪裁过的,白色烫金纸的封皮,不是书店中的那两套之一,一想便知是老师特地为他准备的,用心不可谓不深,于是恭敬接过,珍重地抱在胸口,承诺到:“恩师放心,学生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恩师厚望。”

傅掌柜的满意颔首,说:“你起步晚,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依我看,你的画还是暂时停一停,重点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吧。”

唐易同意,说:“只是我还需维持生活所需,您看我每月拿出一天时间画画如何?”

傅掌柜问:“你一天能做几张画?”

唐易想了想说:“从早到晚不停歇能做五六张吧。”

傅掌柜捻着胡子说:“一个月几十两银子,也够维持你的家用和学习了,虽然不是长久之计,但暂时就这样吧。”

唐易:“好。”

“时间如金,我们今日就开始学习吧,我先教你”

当天唐易就开始了学习生涯的第一课,从识字写字开始,傅掌柜教的耐心而认真,唐易也学的认真,虽然三百千是他从小的国学启蒙书,但是由于时代不同,这边的文字是繁体字,也是需要认真学的。

而在学习时他头脑格外清明,所见到的文字源源不断地涌入脑海,深深镌刻,并且越学越神清气爽,没有半分疲惫感,这就是过目不忘的奖励了。

很快,傅掌柜也发现了这一点,这小子只读一遍便会背,只学一遍便会写,老头儿目瞪口呆,激动到无以复加。

他竟然收了个天才?!

这一日师生二人都十分尽兴,直到太阳快西沉,傅掌柜才意犹未尽地停止教学。

“没想到你竟是个好苗子,过目不忘,老夫还是头一次见,真真是令人惊叹”,傅掌柜的说。

“不过好脑子不如烂笔头,你还是要认真勤恳方能学得扎实。”

先生的教诲语重心长,用心良苦,唐易认真记下了。

亲师生明算账,唐易的笔墨纸砚还是从博广书肆买,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两人把双层关系分得清清楚楚,如此大家心里都舒服。

为了节约,唐易还是选择了那些泛了水渍的废纸习字,傅掌柜对这一点表示赞赏。

回到家温言正准备做饭,看见唐易就跑出门来问这问那,活脱第一天见孩子放学的家长。

“先生教了你什么?”

“你可曾认真学?”

“识得几个字了?”

“会写了吗?”

少年的问题让唐易忍俊不禁,他把人拉进怀里揉了揉,说:“你相公学的可好,先生只教了一遍,我就会背了。”

温言惊叫道:“当真?”

唐易:“当真。”

温言:“好厉害,那你都学什么了?”

唐易笑着说:“我背给你听。”

温言连忙点头,十分期待地仰望着唐易。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唐易朗声背千字文,温言听得如痴如醉,虽然听不懂,但是书籍带来的魅力依然势不可挡。

唐易就在院子里背着书,声音清朗,有许多村民也听见了,纷纷跑出来看,先是宋家人羡慕地趴在篱笆边上听着,路过的村民也纷纷停下脚步,震惊又眼红。

唐家老二唐易,真的开始读书了啊!

读书在村人眼中意味着两件事,一是前途无量,二是家底颇丰,前者是读书的后果,后者是读书的条件。

很多村人这番才真正意识到,唐易家是彻底翻身,改头换面了!

千字文背完之后,除唐易外的其他人还久久沉浸在小破房里书声琅琅这件事带来的震撼中,温言听完直接变星星眼,小声赞叹道:“真好听啊,原来书是这样的啊,难怪人人都说读书好,原来竟是这般的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