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第十章(1 / 2)
从凤凰村里出来每个人的心情都十分的沉重,当然这其中并不包括江雪和小风筝。
江雪一贯都是这样,在经历上辈子的事情,她也更加坚信没心没肺活着不累,而且她也很好的发挥着这句话的精髓。至于小风筝的话,原因也更加简单,自然是因为自己的心悸症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心中没了任何担忧,她本就是个外向的性格,此时想要心情不好也有点困难。
不过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展昭和云江尚且好一些。
但是公孙策和包拯两个人正是因为心性太过于玲珑七窍,故而一旦是钻到牛角尖里就更加的难出来。小蛮的话,原因倒是有些不明,但是明显可以看出来伴随着到达咸阳的脚步越来越近她的心情也就越不好。
这不得不让江雪怀疑,她时不时也有什么事情瞒着他们。
因为这个缘故,江雪便就小蛮起了一卦。
但是得出来的卦象却显示,她并非是像她自己所说过的一样,乃是个孤儿,自幼就颠沛流离,艰难讨生活。她的卦象显示她根本就是个大富大贵的命格,甚至她还凤命之说。这也就说她很有可能会成为当朝的皇后。
大富大贵之命,又有凤命。
根据这两点,江雪有理由怀疑,这个小蛮压根就是郑王爷的孙女柴郡主。
而且又那么恰巧,小蛮这个名字,拆开来看的话便是丝言。
这正是柴郡主的闺名。
这也就解释了小蛮为什么明明只是一介孤女,但是这周身的气质却不像,虽然她的性格刁蛮非常,但是却处处都透出一股矜贵。
很好,看来今上表面上十分相信包拯对其委以重任,但是也对他忌惮非常,不然的话也不会秘密的派了自己未过门的皇后过来监视包拯。看来他真的十分相信那个得天芒就能得天下的鬼话。
还有包拯两年前之所以会失踪,怕也和这个有关。
说不得就是被皇上秘密召进宫里,帮他破解天芒的秘密,但是不知道中间出了什么岔子,这才导致包拯头部受伤进而昏迷不醒,最后流落到双喜镇。
呵呵,很好,这也是一出够狗血的大戏。
因为有
了这些猜测,江雪再一次抬头看向包拯的目光便带了两分的微妙。
“阿雪,我怎么觉得你看向包大哥的目光有那么一点不同啊”展昭觉得自己绝对没有看错,阿雪看向包大哥的目光怪怪,但不是什么倾慕的眼神,反倒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奇怪。
江雪开口回答说“只是觉得有些奇怪罢了。你不觉得你包大哥实在是个瘟神附体吗几乎是走到什么地方就会有事情发生,然后就有人死,这种招惹的事故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呢。自然是多有好奇。”简直就是行走的死神移动体。
得到这么一个答案,展昭只能无语oo"
不过其实仔细的想想倒也没错,包大哥好像是到什么地方就会有事情发生
“小风筝,听说你是陈传老人的玄孙女,本名叫陈鳶对吧”江雪看着小风筝忽然开口说道。
小风筝看着江雪,不知道她怎么忽然想起问这个,不过却还是回答说“是啊。有什么问题吗”虽然她这辈子说了无数的谎话,但是关于自己是陈传老人玄孙女的话,绝对是比珍珠还要真的话。
江雪笑道“也没什么。只是偶然间听到公孙策开口说起,便顺道的问了两句。对了,公孙策曾经问过我关于咸卦的事情,我应该告诉他吗”兑上艮下,第三十一卦乃是咸卦,主姻缘。抽到此卦文着,表明她已经红鸾星动。姻缘即将到来。
听闻公孙策曾经在小风筝那边一连三次都抽到咸卦。
这简直是天定下来的缘分。
小风筝听到江雪这话,脸微微的有些发红“若是他再问起的话,你直接告诉他就是了。”先前的时候因为有心悸症,明明是对公孙策有好感,但她一直都不敢有所回应。但是现在不同,有阿雪这个医仙在虽然她的心悸症无法治愈,但却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阿雪也说过这个病日后于自己的子嗣也没有阻碍。
她便也更安心了。
江雪点点头笑道“看来有人真的是红鸾星动了。”
“阿雪。”一贯都有些大大咧咧的小风筝难得有了小女儿娇羞的姿态。
一行人兜兜转转,又经过了十多天的时间,终于到达了咸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一处山坡上可以隐约的看到玉门关的影子,这让公孙策这个才子忍不住有些感慨的念了这么一首描写玉门关的诗文。
“你这酸诗念的真是有够了。”专注拆公孙策的台一百年的小风筝,立刻开口说道。
公孙策知道自己论到口才并非是小风筝的对手,所以对于她这话干脆就不理会,只一个劲的在旁感叹欣赏玉门关的景致。
一行人在此地欣赏够了玉门关,眼见天色也不早了。
还是要尽快的寻个落脚的地方才行。
只是又往前走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见到任何的人烟。
终于到达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一个土城,不过这里已经有些荒凉起来,而且天色渐晚,城门也已经关闭。看来这一日要在城外露宿了。
不过很快在城外不远处见到有一个茶寮。
经营茶寮的是个极为貌美且有风韵的女人,她自称叫青莲,但是她周身的气质可是和莲花的高洁没有半分关系,反倒是有些轻浮,眉梢眼角都带着一股风情,一见便知道这并非是个安分守己的女人。
在茶寮里,除了江雪这一行人外,还另外有三拨人。
其一便是辽人,来人叫耶律文才,是他们曾经在双喜镇见到过的那个耶律俊才的同胞弟弟。萧军死后,他便官拜南院大王可以说是辽国最年轻的南院大王。据说他十分精通汉学,故而辽国人便给他起了一个外号,便是大辽第一聪明人。
其二则是高丽人,领头的那个据说是高丽太子,看似不学无术,是个腹中空空如也的草包。但实则也十分有心计,这不过是表象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