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定国公府的偏心老太君11(完)(1 / 2)

加入书签

出海剿匪和上山剿匪,这两件事之间的难度简直比从阳方山到皇宫嘉平帝的龙座的距离还要大。

上山剿匪,明田自己带来的人就能搞定,顶多就是后续的事情多了点,这也没什么问题,反正五朵金花外加秦二郎夫妇都能被明田拉来当老蛮牛使唤。但是出海剿匪这件事,需要海军,海军比剿匪的护卫难找多了,其次要船,船上要有炮。但是要达到前两项,首先就得有钱有时间。

幸好别的没有,江宁府身为大越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只要掌握了钱袋子,就能有钱,五个小姑娘年纪还小,慢慢训练也就是了,时间也很充足。于是明田放了一把火,充分运用了科学营销民心的好处,把秦府上上下下在阳方山剿匪一事传的沸沸扬扬,不止是方阳县和临近几个县,最后等明田一行人到了江宁府,江宁府也在谈论这件事。

坊间传闻,多夸大其实,明田带着几个小姑娘外出喝茶听戏的时候,就听得楼下说书的说的那是一个唾沫横飞,底下听书的群众听的脑洞大开。

说书先生说:“听说秦老太君得了已故的秦老将军的真传,一杆红缨枪入阵杀敌那是面色不改,一口气的功夫哗啦啦那就挑飞了七*八个马匪的脑袋!好家伙!那可真是脑袋齐飞,血溅三尺,别的马匪看见了,那是吓的屁滚尿流,没两下子就都落下了马,没过一会儿就叫秦府的人给抓了个正着!”

底下一百姓道:“这有啥,我听说秦老太君是一把大刀杀遍全场无敌手,秦府的五个孙女那也是得了老太君的真传,各个长枪利剑大刀长弓,杀的王刀疤子路秀才魏三一行人那是跪下来哭爹喊娘的!我呸!要我说,那王刀疤子几个烧杀掳掠这么多年,不知祸害了多少人家,连人家地里头种的萝卜都要全扯了喂马,这可真是杀的好,杀的妙,杀的呱呱叫!”

楼下众人吹捧愈盛,直至后面,已经有人把明田吹成了三头六臂的老神仙,随便伸出一条手臂一划,马匪们通通掉下马暴毙而亡,五个小姑娘被吹成了王母娘娘坐下的五个仙女,一发怒火把山都给烧的光秃秃的了——至于为什么五朵金花是仙女,自己就是三头六臂,明田表示这有啥,要知道身为秦家唯一男子汉的秦二郎,他在这场戏里头还不配有姓名呢!

也不是没有稍微有点理智的人提出质疑的,毕竟大家都是人,怎么会有人长出三头六臂呢?不过很快他就被人打脸了:“不是天上的老神仙下凡,不是三头六臂,那秦老太君不过几个人,怎么就把阳方山的王刀疤子等土匪杀的杀,抓的抓,最后联合贪官一起菜市场砍头了呢?要知道阳方山的土匪们可是成了四五年气候了,最近三年更是嚣张跋扈的很,临近的三四个县都受了影响,咱们整个江宁府都沦为周围几个府的笑柄了!可是这都五年了,知府县官都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马匪们硬是一点事都没有,可见连官老爷都没办法的事情,秦老太君她们却办妥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逻辑这么清晰,一看就知道这说辞肯定是水军出来的,明田嘴角微微抽搐,看了看几个喝够了吃过了却还没有听够的几个小姑娘,领头走了下去。

茶楼大堂里仍旧是唾沫横飞,大家伙都群情激动的讨论着这件事,有人喃喃道:“山里头的马匪能剿了,不知道海湾那边的海寇能不能全灭了?这样咱们以后出海经商,可就不用担心颈上人头了。”

有人不住点头赞同,随后看楼梯上走下来一老妇人,器宇轩昂,腰背挺直,神情似笑非笑,看着四十来岁的模样,浑身气势凛然,犹如煞神,叫人心下不由得一疙瘩。再看她身后依次走下来五个貌美如花的小姑娘,却也都气度非凡,浑身隐隐带着股煞气,虽不如那老妇人却也让不少人都吓得腿软发抖。

几人气场太过强大了,方才还喧闹不已的大堂,顿时悄然无声起来,有人默默吞了口口水,两股战战不敢直视几人。

突听一个人轻声笑了笑,喃喃道:“海寇?哼,不过一群乌合之众!”

直至这几人骑着马远去了,书生先生才恍然大悟的喊起来:“啊呀!看刚才那伙人的气势,就是秦老太君她们无疑了啊!”

底下喝茶百姓也七嘴八舌的说起来:“原来秦老太君看着也不是三头六臂啊,但不是三头六臂光那气势就吓得我说不出话来。”

“是啊是啊,她后头的五个小娘子也是,看着年纪轻,可杀马匪一点也不手软的!不愧是秦家人啊!”

明田带着五个小姑娘出现在江宁府茶馆的消息一时传出去很远,不仅坊间百姓们在传,江宁府的达官贵人们也在传,稍微聪明识时务点的,联想到明田在方阳县杀马匪杀县官接管方阳县,再一听被坊间传的什么“秦老太君要大发神威开始灭了海寇”了的话,一干人等突觉自己颈上人头难保,不由得纷纷动了些小心思。有的按兵不动,有的往京都里头的上线传话,有的直接给嘉平帝传话哭诉以讹传讹的抹黑明田,甚至有些胆大的,还暗戳戳的联系了一波江湖人——不管怎么说,只要秦老太君死了,对江宁府上头的几位都有好处。

这些人怎么想的,明田不想知道,反正知道了也没用,在她眼里,有用的好官就留下来继续用,没用的或者是和海寇勾结不勾结都在鱼肉百姓的,一并菜市场砍头送他们去地底下见原来的方阳县县衙的上上下下就是了。

不过早在明田来江宁府之前,她就给嘉平帝写了密信,把进城如何都写的清清楚楚的交给他,顺便还能给太后姐姐写封家信,把她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描述一番,把一个年近六十的小老太太担心的险些心肌梗塞,拉着儿子的手两眼婆娑。于是明田就收到了大侄子嘉平帝寄来的信,除了允许她在江宁府一手遮天先斩后奏外,再就是明里暗里的让她少写些太过刺激的书信,免得吓到了养尊处优大半辈子的老太后。

明田看完信抿抿唇笑了,老四秦玉焱不停的怂恿她造反,她却不愿的原因,除了嘉平帝是太后老姐姐的亲儿子,两家血缘关系极近之外,二就是嘉平帝是个识时务的,能给明田最大的信任。

他信任明田,明田自然不会辜负他。但是以后……若是嘉平帝驾崩了,他的子辈孙辈对秦家忌惮不已,明田就不能保证会如何了。

有了嘉平帝的密信,明田在江宁府做事更加顺畅起来,在两次夜黑风高夜杀了两波来刺杀的刺客后,明田叫人把穿着黑衣的刺客尸体挂在了知府衙门前。天一亮就雇人敲锣打鼓走街串巷的唱歌,唱的就是秦老太君有意剿匪却被贪官污吏花钱找人刺杀一事,传的大街小巷的小孩子都会一边条跳皮筋一边唱歌了,随后蜂拥了无数百姓过来看热闹。

也就是这个时候,明田从人群中走出来,介时,全场群情激奋,不知道是谁最先喊的“杀狗官,灭海寇,挺老太君”,很快,几乎所有聚集在知府衙门前的人都在喊这句话了,最后衙门大门直接被众人踹开掀倒在地,一群人簇拥着五朵金花,五朵金花簇拥着明田走进去了。

及至一群人进去了,知府衙门外仍旧聚集了一大群老百姓,不知何时被落下的秦二郎钻了出来,利索的爬上一头石狮子上站稳当了些,拿出圣旨宣读一番,后来又拿出状告,开始逐条列说江宁府的几个官员的罪证。知府衙门前跪了一地的百姓,各个三呼万岁,口呼青天大老爷,这个呼为民做事的好官,那个呼秦家是天上老神仙下凡。间或有几个神色不对,听了之后想要浑水摸鱼偷偷摸摸溜走的,被秦二看见,一挥手就叫人捂住嘴给拖了下去。

明田被“民意”裹挟冲进一堂,身旁簇拥着五朵金花,身后跟着成群结队群情激奋的一干百姓。高堂之上的知府同知等人吓得瑟瑟发抖,佯装镇定,高声喝问:“大胆!此乃高堂之上!秦氏尔乃一介妇孺,也敢在此造次!”

明田似笑非笑的看几人:“哦?大人莫不是糊涂了,老身身上可还有一品诰命呢,按制,你们也该给我跪下请安才是!”

“秦氏尔敢!带着一群刁民来强闯知府衙门,莫不是要造反不成?来人啊!给本官打杀了秦氏,等本官奏明陛下后,定重重有赏,说不定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衙门里头的几个人拿了大刀就怒吼着冲过来,明田身后的百姓吓得哭喊出声,齐齐后退了几步,唯有明田身边的老三秦玉淼和小五秦玉垚站出来,赤手空拳的,不过两三招,竟也将围上来的几人打的齐齐后退。

老三秦玉淼素来透明,但颇有大将风度,劈手躲过一柄大刀,用手用力一挥,一个人头咕噜落地滚了几滚,她冷然看高台上已被吓得失*禁的几人,挥了挥手中染血的大刀。

民众哗然,却听明田低声沉稳的声音传进所有人耳内:“汤知府及其党羽,勾结海寇,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甚至还密谋造反,如今老身奉圣上旨令前来杀贼除寇,奈何却被人倒打一耙……”

正适时,衙门外头跪着的群众三呼万岁的声音传来,江宁知府听得脸色惨白。

三天后,和前知府及其党羽在菜市场砍头被人围观的同时,新任江宁知府明田要广招兵,以除海寇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江宁城,随后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向着全府而去。这种招兵除海寇的事情,最激动的当然莫过于海边的渔民和出海的大商人。渔民以此为生,但不少人被海寇杀的杀,生擒的生擒,擒了也被海寇拿去做苦力,没两三年就皮包骨头病死最后被扔下海喂鱼,少数的一两个逃出来的,却引来凶残的海寇上岸屠杀村民。而出海的富商虽稍微好点不至于人头落地,但一船两船被劫持,倾家荡产的不要太多。

这种事闹的沸沸扬扬的,就连几年前明田在京都定国公府也有耳闻。

这已经不仅仅是阳方山马匪的情况了,这已经和大越西边北边南边的那些蛮夷的性质一样了。但是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开国不到百年之久的大越,面对三面强敌环伺已经力不从心,嘉平帝急的浑身上火,更别说分出兵力将领来面对这种海寇的骚扰了。于是这种捞军功的事情就落在了秦家头上。

虽说这在明田看来是在捞军功,但在别人看来怕是一个搞不好就要掉脑袋的差事。毕竟没钱没兵没船没炮,什么都没有,拿什么打海寇?

杀了江宁府不听话的官员后,不消三个月的时间,江宁全府上上下下大大小小十三个县的人都换成了明田的人——至少是愿意听从她安排的人。

江宁知府毕竟在京都有人,而且根据明田查到的来看,说不好还跟某某皇子某某宠妃某某权臣牵桥搭线勾结到一块儿,党争,宠妃,皇子夺嫡,京都的水浑浊的很,明田不过刚杀了江宁知府,掌握了江宁府,已经有人按捺不住的上折子参明田了。

无非是说她无故杀朝廷官员,以一介女流之身巴拉巴拉,严重点的,直接把定国公全府都参了。不过这里头最惨的还要属秦二郎,明明这次所有的行动中,他在民间提及到的次数是最少的,出力也最少,全程打下手,还不如五朵金花出力多,但到了朝堂上,他这个唯一男丁、现任定国公就成了满朝文武针对的对象了,更有甚者,直接说秦二郎要谋反了。

说秦二郎要谋反了,最不相信这件事的要数宫里的老太后,毕竟亲侄子夺位亲儿子,侄子还是那么个德性……但是架不住天天有人说,京都满朝文武街头巷尾都在传这件事,老太后又气又怕,直接穿了太后朝服上了金銮殿,恨不得跟那御史打骂三百来回。

种种事情添油加醋,京都不知多少风云涌动,明田却在江宁府后宅中,一边享受着小姑娘们的比试,一边烤着暖融融的冬日阳光,惬意的给嘉平帝写了封信,告诉他你宠臣爱妾庶子勾结到一块儿要你的宝座啦……然后所有针对定国公府的事情慢慢消减了,甚至嘉平帝发火,火往回烧了。

明田表示,把白的说成黑的这种事情……满朝文武都不是我的对手。

明田带着一大家子去海边看船,其中最兴奋的还是要数老四秦玉焱。她看着一望无垠的大海,拉着几人问:“祖母,你们知道海的那边是什么吗?”

小五秦玉垚道:“还能有什么?不还是海吗?”

最为博学的凌玉森道:“海外之国,据很多史料记载,海外也有很多国度,不过大多在咱们的北面或是南面,其中以南面为最,听闻那里海上岛屿多达千个,海上小国也多,竟有两百多个,而出海的商人们也多是跟南面的海上小国做交易。”

秦玉焱兴冲冲道:“这有什么?不过都是些小部落罢了,还不敌咱们大越一根手指头大呢!我说的是海的那边,那边也有大陆的,就像我们脚底下的这块大陆一样,那里也是富饶之地……对了,其实我们所在的大地是个圆的,你们知道吗?”

凌玉森又道:“四妹原来是这么想的,不过山海经曾有载有先人提出过大地为圆一说,但最终敌不过浑天说一说,原来四妹也是拥泵那位先人的么?”

秦玉焱乏味道:“啊?原来已经有人提出过了啊……不过没关系!我以后能证明这个的!祖母,你信我还是信二姊姊的浑天说?”

明田扭头看她们,几人都不免挺直了腰背,却听明田道:“我只是在想,这样的船怕是支持不了远洋航行,到底要用什么样的船搭配什么样的大炮才能打败海寇,最后又能支持万里航行,到更广阔的海外的天地去看看呢?”

秦玉焱兴奋的看明田:“祖母你才是真正的大佬啊!您居然已经开始谋划了?!”

一转眼又是三年。

明田带着秦府所有人已经在江宁府待了三年了,而这一年,终于成功的将海寇拿下了。从无一兵一卒一枚桐子,甚至连海船的一个木板子也没有,到今日的三万海寇尽数消灭,十六艘海船昂扬屹立在码头上迎风招展,甚至手握两万精兵,还有一整个江宁府作为仓库。

明田决定班师回朝。虽然这么说有点怪怪的,但毕竟如今她也是一军之将了,打了胜仗怎么说也要回京都封赏的,而且最主要的是,她对嘉平帝的承诺,也到了快要兑现的时候了。

对于一行人要回那个温柔富贵乡的京都,五个小姑娘倒是有些舍不得了。毕竟她们在京都虽然也因为明田和秦二郎的纵容很自在,但毕竟比不得江宁府,在这里她们为政为将,甚至还到海上经历了炮火连天的海战,历经磨难,这里是她们最自由自在的地方,除了这些,她们走在大街上不会有人说她们女子如何如何,反而还有不少人对她们投以敬佩的目光,更有人把她们当活神仙跪拜感谢她们杀了贼寇救了诸多人的性命。

在这里,她们是自由的,有抱负的,觉得自己比男儿更甚,但是回到了京都,要再次回到那些条条框框里去,再次被人在背后嚼些女子不能从政为将的口舌,几人想想就觉得控制不住的要提剑砍人了。

秦玉焱很是舍不得她的大船,临行前一晚还要去码头看看她命名的“美洲号”,末了骑上马和明田一行人走出江宁府的时候还忍不住回头望。几人都有些舍不得,明田陪着她们沉默半晌,秦玉焱轻声问:“祖母,我们以后……还能到江宁来吗?”

明田莞尔一笑,在春日暖阳中格外的潇洒肆意:“待得功成名就,天下之大,何处去不得?天山以北,珠江以南,东海以东,西域以西,只要日后你们有为,祖母定不阻拦。”

定国公府秦家一家子从江宁府回京了!

这个消息传的沸沸扬扬的,京都有人不安,有人暗恨,有人眼红,也有人欢喜担忧。

秦二郎接了嘉平帝的圣旨,继续任江宁知府,两万的海军和十六艘巨船都归他管着,秦二留在江宁帮他,祝九娘双目含泪的告别了小五,随后也留在了江宁,所以和明田一起回来的只有五朵金花,顶多再加上一个秦大。

明田几人回府刚洗漱一番就接到了圣旨,说是因为剿匪有功晚上有庆功宴,既然是为将领的庆功宴,几人遂着红衣白甲骑马就去了。秦家在江宁的所作所为传回京都也很久了,几人一在街上露面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比起更讲究门第男女有别的世家功勋之后,反倒是小老百姓更能接受定国公府一家子。毕竟对于老百姓来说,男人当牛使,女人也能当男人用,民间有不少女户,而且明田等人是真正做实事剿匪成功的,所以反而在民间的名声比在官场好。

至于在世家的女子之间的名声……褒贬各异,两极分化。

宫宴恢弘,珍馐美馔,华袍美人,丝竹管弦,焚香盛舞,确实是一派雍容富贵美人乡,比之明田几人在江宁的日夜练兵和海上作战要享受的多。嘉平帝和太后都很高兴,连连给明田几人倒酒赐菜,赏赐珠宝钱财,惹得无数人眼红,到了后面,终于要谈到正事的时候,嘉平帝让明田带着五朵金花去西北大营担任主帅一职。

这话一出,众人心思各异。

西北大营的主帅,前些阵子刚因旧伤复发上折子请说要告老还乡,请求嘉平帝派人来顶替他的位置。前主帅手下的两个副将等着上位,朝中也还有三四个将领看好这个位置,几个皇子更是为了手中有军权牟足了办法联姻结党,多少人为了这个位置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下,结果明田一来直接就给了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