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狗洞 ...(1 / 2)

加入书签

太子受了训斥,陆安澜却没有恢复履职。

他自投笔从戎以来,已经有数年没有这般悠闲过了。他这一悠闲下来,只要想到谢如冰就在隔壁,如何还坐得住?尽往这新收的小幕僚的住处去。

奈何谢如冰也回过味来,知道陆大人这是挂羊头卖狗肉。他去慈幼局接送自己两回,回回大摇大摆,招摇过市,外人看着,依然只当是陆大人钟情于此女,才不管两人内里是如何约定。

于是,谢如冰冷着一张小脸将他拒之门外。连着他的马车,也不愿意上,甚至还遣了宁晚去买马车,摆明了要同他划清界限的模样。

陆大人摩挲着下巴,想着该怎样才能登堂入室呢?

管家陆午侍奉陆安澜用午膳,就见大人有些心不在焉,正看着远处的院墙发呆,便知大人正在琢磨隔壁的事情了。

他最开始看陆安澜对谢如冰是十分冷淡,又一朝搬离了陆府,本以为再无瓜葛。岂料,有朝一日大人竟追着搬到了隔壁,可偏偏别人还爱答不理。而一向英明神武的大人,这一回却是一筹莫展,任由着那小女子蹭鼻子上脸,愣是进不去谢家,近不得佳人。

陆午觉得自己有些看不下去了,就这么坐着,看个一年,那墙壁又不能穿出个洞来。大人在朝堂之上叱咤风云,怎的到了女儿□□上似乎半点手腕也无?竟是只懂得堵门这般低级的手段!

他有些恨铁不成钢,道:“大人,这女子呀,还没成亲之时,可要小意地哄着。哄得高兴了,将来都听爷们的话。这与朝堂不同,不可威逼利诱,否则可只叫人生厌。”

陆安澜看他一眼,问道:“那你说说,都有什么法子?”

陆午是当年慧远和尚在逃亡路上救下的,从前混迹市井,情史不可谓不丰富。好容易得了这么个机会,当下是滔滔不绝,恨不能倾囊相授。

“譬如大人想名正言顺地入谢府,这有的是法子!后院里还有几只猫儿狗儿,都听话,随便一放,翻了墙,入了谢家,大人您去寻,是再好不过了。她一屋子妇孺老幼,根本抓不住那猫狗呀。”

“再说大人要给谢小姐送东西,万不可命人这么一大车一大车地送过去。谢小姐一眼看去,不管是不是大人亲自选的,她都会觉得是我准备的。这白白花了钱,却体现不了大人的心意,不划算!”

“眼看七夕将至,大人正可以此为由,送些有心意的礼物。我看从前石府三爷就很是聪明,送了猫儿狗儿,隔三岔五来走访,可名正言顺……”

陆安澜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家这位管家,本还以为他有什么手段,可一听,全是做小伏低。

“午叔,还有什么法子么?这般低三下四……”陆安澜略为难道。他在谢家门外等了一回,面上风轻云淡,实则可再不愿多来几次。

陆午道:“大人,这都说了,成亲之前得如此罢了!待成亲后,入了我陆府的门,大人想怎样不成!”

陆安澜一手支颐,闲闲问道:“怎的吴大娘入门这么久了,午叔你还时时哄着?”

陆午默了一默,看着陆安澜嘴角的笑意,低声道:“大人!当务之急是把人娶过门,放在你身边!说几句好话,那算什么低三下四!那是哄妻有术!”

陆安澜沉默不语。

陆午见他油盐不进的模样,也不再劝。心中腹诽,嘿嘿,他哄哄老妻,就每日有好吃的,何乐不为!倒是这陆大人,二十好几了,眼看着窝边草,却一口也吃不到!

陆安澜不知老管家心中的腹诽,用了午膳,缓步走到后院消食。

走着走着,到了兽房。猫狗见人来了,都纷纷摇头摆尾,吠声一片。另有两匹小马驹,抬头看了看,继续低头吃草。照看兽房的小厮严聪忙跑上前来,道:“大人,有何吩咐。”

陆安澜随口问道:“这里的猫狗,听话么?”

严聪乐呵呵道:“当然啦,可是都经过训练的。有些性情温顺的,很是听话。”

陆安澜的双眼飘过远处的墙头,问:“能翻过墙去么?”

严聪道:“猫儿当然是可以的。”

陆安澜看过去笼子里的猫儿,有的通体雪白眼珠子碧蓝,看着十分高傲;有的浑身漆黑,一脸生人勿近的模样。

严聪还在介绍:“这是白雪,这样的猫儿可少见了,价值百金呢!上回送了一只给皇后娘娘,崇华公主是爱不释手……”

陆安澜抬手打断了严聪的话。他回想起谢如冰家中的那只小老虎般的猫儿,虎虎生气,憨头憨脑,十分可爱,顿时对这些猫儿都有些嫌弃。尤其这还是跟崇华的猫儿一样!要是没记错,可不是那只猫儿害得谢如冰被罚跪么!

他要是把这猫儿放到谢府,谢如冰会让他进去才怪。

陆安澜又去看狗儿,倒是有一头浑身雪白的小狗,大大的眼睛,呆呆地看着来人。这倒是有趣。

他想了想,问:“谢府有狗洞么?”

严聪默了一默,飞快地回想着,眼珠子转了转,道:“大概,或许,应该,有吧。”

陆安澜指着那呆呆的白狗,问:“今日下午把这狗儿弄进谢府去。”

严聪愣了一下,旋即点头道:“好。”

“放进去了,就来告诉我。”陆安澜吩咐道,背着手正准备走,又道,“不可叫人知道了!”

严聪抱着小白狗,出了侧门,来到两家院子中间的夹道处,转来转去,寻找狗洞。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总算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里一丛杂草后找到了一个小小的狗洞。

幸而小白狗也还瘦小,严聪推了几下,把它推了进去。担心它原路爬出来,又从路旁找了几块砖头,把狗洞给封住了。这才起身拍拍灰尘,回去向陆安澜禀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