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三十年代来抗日(捉虫)(2 / 2)

加入书签

抓着枪的人满脸茫然,不是她们放的枪啊。

枪声接二连三。

负责警戒的同学这才反应过来,惊慌失措地报告:“有船,有船在追着我们。他们开枪了。”

大家手忙脚乱,又开始重复先前的动作。

结果不等她们将已经发僵的尸体支楞好,远远地就传来了咒骂声。

众人慌了,那是日本话,他们扯虎皮做大旗,居然招来了真的日本人。

所有人都心慌手抖,还有人“哇”的哭了起来。

田蓝不假思索,直接一巴掌抽了过去。那响亮的巴掌声,瞬间惊呆了船上的人。

然而更让她们震惊的事情还在后面,田蓝提着枪指向窗外,嘴里噼里啪啦地骂了一串日本话。

她说了什么,大家一个字都没听懂。之所以确定是咒骂,因为那语气十分不悦。

可是现在没有一个人敢追问她到底说了什么话,她又为什么会日语?这可不是简单的八格牙路,会说hello不等于会说英语,八格牙路也就是hello而已。

所有人都捂着嘴巴,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说来也诡异,那穷追不舍的船居然迟疑了,那砰砰作响的枪声也停止了射击。

“开船,加快速度开船。”

田蓝收回了枪管,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周老师心惊肉跳,说话都哆哆嗦嗦:“这这……”

田蓝也没瞒着大家:“日本陆军跟海军常年不和,日俄战争时就因为海军不肯支援,导致陆军损失惨重。我刚才说的是海军的事情,他们少管。”

老师和学生都找不到自己的舌头,声音抖得让人担心会从登山梯上直接摔下来:“你……你怎么知道?”

“我不知道,我碰运气。侵华主力是陆军,我们的海军已经在江阴长江口基本打完了,他们的海军估计都不用再往里面走。海军的目标是南京。所以,跟在我们后面的船大概率是陆军。海军与陆军彼此间并不互通行动。而且日本海军多半是权贵大商人子弟,而陆军则大部分出身平民。像这种单独出来的船只,上面有高级军官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在碰上跟自己不对付的海军时,他们很可能会选择暂时避其锋芒,不与对方起正面冲突。”

大家听的瞠目结舌,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说话。

田蓝如何晓得这些?她是军人吗?她对日本的情况居然如此了解。

田蓝苦笑着摇头,相当坦然:“这些都是我的推断,事实上日本陆军还有一个传统叫做下克上。当初九一八事变,他们的天皇据说反而是最后知道的人。这些日本鬼子会如何反应,我也不清楚,我只是在而已。”

赢了,尚有一线生机。输了,大不了一个死字。反正你不的话,叫这群日本兵追上了,你还是得死,而且是不得善死。

大家吓得面如土色,好几个人张了张嘴巴,最终却什么话都没说。

她们能说什么呢,怪田蓝太过于冒险吗?可要是她不冒险。说不定她们就要再遭遇一回日本鬼子的侮辱。而这一回对方人多势众,她们全无逃脱的可能。

龚丽娜面颊颤抖,说话也哆嗦:“你,你说的都是真的吗?谁告诉你的?”

“没有特定的人,是我平常自己收集的。”田蓝不动声色,“从松花江上的灾难开始,我们就没有一方安静的课桌了。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但我不能不想,不能无视日本这个可怕的敌人。我们已经没有资格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

周老师咬咬牙,率先镇定下来:“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田蓝其实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她只在军垦农场接受过少的可怜的军事训练,她又没上过战场,她哪知道怎么应对日本人。

被迫赶鸭子上架的人叹了口气,问了一句:“前面我们经过哪里?”

周老师相当认真负责,作为带队老师,虽然学校给她们雇了船,但她也没有当甩手掌柜,而是将沿途的路线背的滚瓜烂熟。

“我们目前在聚龙山附近,再往前去是太阴县。”

田蓝瞬间有了主意:“前面有可以靠岸的地方吗?必要的时候我们弃船走路,先上聚龙山。”

大家吃了一惊,不明白她为什么会突然神来一笔。

田蓝解释道:“聚龙山地势复杂,茂林修竹丛生,隐蔽性极好,易守难攻。”

历史上这里就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一部分。

周老师吓得不行,本能地反对:“山上如果有土匪呢?”

土匪可能会比日本人更凶残。

田蓝摇头:“聚龙山穷,上面应该没有太多土匪。”

她怎么知道,因为她去过聚龙山抗日纪念馆啊。解说员小姐姐就是这样介绍的。大家都说是贫穷拯救了聚龙山。

田蓝指着尸体,直接下命令:“把这些人的衣服扒下来。”

大家瞠目结舌。

不至于这样吧?虽然当初他们要扒她们的衣服,但即便报复的话,也不用扒回头。再说扒他们的衣服也是她们吃亏。

田蓝哭笑不得:“衣服我留着有用。”

她想的倒挺美,但是尸体已经僵硬了,就算她不要脸,也没办法扒下他们的军服。

田蓝叹气:“没办法了,只能等尸体重新软化下来。”

大家听她就像谈论演话剧时的道具一样说起这些尸体,都感觉毛骨悚然。

可是她已经转身接手继续驾驶轮船,50多位师生就没一个人敢再开口提出任何疑问。

她们实在太累了,筋疲力尽,生理和心理都已经到达了承受的极限。她们甚至没有精力再去质疑田蓝提出的任何要求。

倒是田蓝回过神来,转头喊了句:“对不起,刚才情况紧急,我不是存心要打你。等一会儿换班的时候,你可以打回头,现在不行,现在我要工作。”

众人立刻扭过脑袋,目光全都落在那个挨了一巴掌的女孩的脸上。她惶然地摇摇头,一句话没说,蜷缩在船舱的角落里。

田蓝叹了口气,招呼周老师:“麻烦你抱抱她,我们必须得扛住,我们不能自己先垮了。该睡觉的睡觉,该警戒的警戒,所有人行李都放身边。一旦情况有变,我们随时得靠岸。”

灰色褪尽,黑夜重新笼罩大地。这一回,连月亮都没有露出脸,星光也淡得近乎看不见。

这样的夜让人心惊肉跳又莫名安宁,仿佛笼罩在黑夜中,就再也不会被任何人看见。

然而风雨飘摇的岁月,连安宁都是短暂的。黎明时分,好不容易在摇晃的船舱里陷入梦乡的众人被同伴急促推醒。

“快快快,赶紧准备下船。”

龚丽娜揉着眼睛,茫然地询问:“怎么了?”

说话的女生都要哭了:“下……下船,日……日本人追上来了。”

原本睡眼惺忪的人困意顿消,她瞪大眼睛,慌慌张张地问:“那……那该怎么办?”

“田蓝让周老师带我们先下船,前面一停靠就赶紧走,直接上山。”

龚丽娜猛然反应过来,赶紧跳下床。不用穿鞋子,之前她们就受到告诫,时刻准备逃命,所有人都没有脱掉鞋袜。

现在一起身,大家就能跟着往外跑。

周老师已经在船头组织众人:“快快快,赶紧上去,沿着小路往上走。”

龚丽娜走在最后,等到跳上陆地时,她猛然反应过来:“田蓝呢,田蓝在哪里?她带路吗?”

周老师推着她往前走,一开口眼泪就簌簌直落:“她垫后,她要把船开远些,不然日本鬼子很快就会发现我们是在这里弃船而走的。”

五分钟前,发现日本人追上来的时候,田蓝只说了两句话:“子彊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老师,你带她们上岸吧。一定要活下去,再难也要活。”

子彊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这是周老师给大家讲述国文课上《赵氏孤儿》中的原话。

公孙杵臼问程婴:抚养孤儿,还有死亡,哪个更难?

程婴回答:死亡容易抚养孤儿难。

公孙杵臼托孤程婴,慨然赴死。

周老师想去做公孙杵臼,可是她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她心神恍惚,她居然没能抓住有限的机会学会如何操作机动船。

她只能去做程婴,她必须得做好程婴,带着这群已经被抛下的战争孤儿好好活下去。

她抓紧了手上的枪,枪里有子弹。

必要的时候,她会瞄准射击,攻向任何一个胆敢伤害她学生的目标。

她是老师,她不可以比学生做得更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