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开山放炮挣点钱(1 / 2)

加入书签

从我们下乡到农村以来,跟着时令的农活一波接一波,一直忙到现在,地里的活基本忙完啦,应该说到了农闲的时候了,但是在我们山里却不行,光凭种那点粮食,是挣不到几个钱的,连买口粮都不够,村民们的主要收入,还要靠副业才行。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这山里出一种叫长石和石英的矿石,是做瓷器的原材料。以前无人问津,山里人根本不知道能卖钱。据说是前几年才有人到村里考察过,说是这里的石头还行,他们可以收买,这样才建立起购买关系。这个小山村才有了唯一的来钱的副业。

这真的应了一句话“不知那块云彩有雨”呀。现代工业的发展,让南方的瓷器,在北方地区也得到了发展,而我们这个小小的山村恰恰有生产瓷器的原料。这可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呀,老天爷虽然关上了致富的大门,但却给这个小山村开了一扇生存的窗户。村里每到农闲时节,全部壮劳力都上山开石,搞副业挣钱,因为每家一年的开销,以及队里很可怜的积累,全要靠这石头挣出来。

每户的口粮队里可以先分下去,但年终分红的时候必须扣回来。劳动力多的人家,能挣够口粮钱,多少有点富裕,过年的时候能买点什么必需品,劳动少的一年下来,连口粮钱都挣不回来,只能欠着队里,什么时候能还清不知道,就一年年的累着。所以这里的农民们很少下到城里,他们平时做饭的调料只有咸盐而已,像我们做饭用的酱油、醋、花椒大料什么的,在他们眼里都成了奢侈品。

宋朝诗人杨万里有一首诗“莫言下山更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古人怡情山水,尽情表达了自身的感受。而我身处这万山圈子里,怎么也找不到古人的情怀。作为一个农村的壮劳力,什么活也别想逃过。置身在农村中“一活干完一活来”。这上山放炮开石头,又成了我的必修课。

首先要过关的就是打炮眼。第一次拿起了十八磅的大锤,沉甸甸的很压手,拿着都费劲,还别说抡起来了。看着村民们很轻松的抡起来,每一锤子都准确的砸到,那仅有五分钢磞大小的钢钎顶端上,我们呆呆的看着非常羡慕,这技术真是杠杠的。这是由两人配合的技术活,一个抡锤,一个扶钎,抡锤的稍有不慎,就会危及扶钎人的双臂。刚开始我双臂僵硬,瞪着眼睛,双手紧握锤把,在离钢钎顶不到一尺的距离,神经高度紧张的一下一下叮叮的敲着,生怕砸到扶钎人的手臂。

村民们斜着眼看着我说:“嗨,你在那弹脑崩呢,什么时候才能打出一个眼”,有的更是咧着嘴用牙缝里挤出来的声音说“用点劲,没吃饭咋地”。

我非常认真的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砸在手臂上就不得了,你就是说成个甚,我也是这样慢慢的干,等我干熟练了,咱们再说其他的”。

一个村民过来对我说:“我告给你说哇,这个活不是你这样干的,这打眼的时候手臂不能僵硬,手也不能过于抓紧锤把,锤一定要抡圆了,顺着劲把锤举到最高处时,看准了钎子头再使劲砸下去。”

又一个村民说:“你在刚学的时候,锤肯定抡不圆,这个时候每当打一锤后,一定要把锤顺着劲落下去,要不然你有多大劲就这么举着锤。”他边说着一边还给我们做着示范:“就这样,这一锤砸下去,然后顺着悠劲举起来再打一锤。”

他强调说“一定要找到“悠”这个感觉,这是打炮眼的关键,慢慢的你就能把锤抡圆了,也不用费很大的劲。”

另一个村民接着又说:“要站准距离,你离钎子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就是一锤把的距离,这样砸下去就有准了”。

按照村民们指导,我们慢慢的找到了感觉,双臂放松了,也懂的什么是悠劲了,抡圆了的大锤和身体能有机的结合了。这是一股子巧劲,最终用劲的是,大锤落在钎子顶端的瞬间。伴着打锤技巧的熟练,我也能指哪打哪了,砸到淋漓尽致之时,我有一种非常棒的感觉,就像钢琴演奏家,忘我的弹奏世界名曲一样的陶醉,人与锤结合的天衣无缝,听着那叮咚.叮咚悦耳的锤声,似乎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我问了同学们,他们亦有同感。看来干活并非都是受苦,这其中也会含有无上的乐趣。关键是在感觉。时间不长,连最难打的斜炮眼,我们亦不在话下。

上山开石头的营生,不算太累就是相对有点危险,放炮炸石头我们可以提前躲开,但是从山上往下盘石头是必须得。我们开石头的这个矿,是在一个山头上,开采石头后,要顺这修好的盘山小道,盘到山坡下一处比较宽敞的平地上,然后再由大车上来拉走卖掉。从山上往下盘石头的路修的很简陋,只有一车宽一点,而且随坡就弯很不平整。村民们每年开山不觉得什么,只见他们装满一车石头,一个人架着,顺着盘山小道,七扭八拐稳稳的把石头盘了下去。我们站在山顶上,第一次看村民往山下盘石头,都有点看傻了,这么难走的路,怎么比走平路还利索,这真是日了鬼了。

我们几个纷纷抢着说“日玄了哇,这么块就送下去了。”

“嗨,咋的圪,就是怎么样的意思,费劲不费劲”。我们也就是嘴上说说,往下盘石头,目前我们连碰都不敢碰。

上山开石头的劳作就这样开始了,虽然这活有一定的难度,可这是村里唯一的能挣到现钱的营生,可俗话说得好“钱难挣屎难吃”为了生存,人们都拼了,队里安排上山的都是壮劳力,我们也拿出拼命三郎的架势,准备大干一场。

每天上山的路上,离村子有三四里远,必须得经过一个羊倌的家,这户社员给队里放的一群羊。羊倌家有六个孩子,五个女孩,最小的是男孩。因家里孩子多,生活很困难。

他的大女儿和我们年龄相仿,叫毛眼眼,人长得端正聪明,漂亮干练,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在长长的睫毛衬托下,美丽中透着一种灵性,简朴的衣着,在我们的眼里,就是破旧的山民装,依然掩饰不住她那骄人的身材。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毛眼眼从小就是父母最重要的助手,打理照外,操持家务,管理羊群,在艰难的生存磨炼中,使他养成了开朗大方,热情坦荡的性格,语言淳朴笑容迷人,虽然生活贫穷,山高风硬的环境,给她脸上留下略微腮红的印迹,但亦掩饰不住她那青春四射的魅力。比起当时城里电影院十大名旦照片中的,王丹凤.王晓棠亦不遑多让。

我不禁惊叹,这是老天爷特别的恩准,还是没留神,竟然在这多见石头少见人的山村里,增添了这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小子大饱眼福。这真是少见的美人呀。她成了我们这些人的焦点。每当路过她家的时候,总要停下来一饱眼福,再跟她逗一逗嘴,享受一下撩妹儿的乐趣。

“妹子,给上点奶哇,你看哥哥干牙坷料的,当地方言就是嘴里什么也没有的意思,就这点谷米饭,咋吃了。”

“妹子,快回圪哇,看风大吹了你那毛眼眼的,阳坡晒了你那毛脸脸了。”

有的则亮开嗓门唱“瞭见那房房呀,撩不见个人,泪个蛋蛋掉在哪门缝缝中”。

“一对对鸳鸯水上漂,人们都说咱们俩个好,你要是有心,咱就一辈辈交”。

“田野小河边红梅花儿开,有一位少女真是我心爱”。

“妹子,跟哥哥说上两句话了哇,说甚也行了哇”。

“有心拉住妹子的手,不知咱在人家心里有没有。”

毛眼眼一边干活一边回击道:“你们这群就是,大青山上的猴”。

我们一起问道:“咋啦”

毛眼眼认真的说:“是灰猴,就是毛色最灰的那群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