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农业学大寨(1 / 1)

加入书签

那是一个农业学大寨的年月,对农村来讲是头等大事。在城里的广告框,和新闻节目中,时不时的会出现一个形象,头上裹着白毛巾,满脸皱纹,饱经沧桑的壮健的中年汉子,一副能够吃大苦受大累的样子。在他身边还有一个半张着嘴,露出白白的牙齿,睁着大大的眼睛,不知注视着什么的山里丫头,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战天斗地的榜样。他们干的事,我们即将再干一遍。能不能干,适合不适合干不知道,虽然我们又点纠结,但是我们必须认真的干就行了。

经历了送电的艰辛,全大队支援我们的农民们都回去了。我们全村依然陶醉在喜悦中,现代文明的普及,让我们也能得到光明了,好日子来了。小小的穷山村在我们的眼中,犹如昆仑仙境一般。农业学大寨带给我们的好处,就摆在了眼前。多打几口井,多平一些地,多增加水田,多种点小麦,这些计划在干部们的心中酝酿着,并且快速形成了决议,在我们还没有完全缓过劲来,就又和修建梯田较上了劲。决心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改天换地的实际行动。

小山村里的干部们没有去过大寨,只是凭想象,凭一股硬干的热情,他们认为只要把坡地刮成一条一条的平地,能存住水不外流就行,没有什么太难的。他们相信大寨人能干,我们也能干。干部们选中一条土层比较厚的小沟,计划将坡两边的土挖下来,填到沟里造一块平地。这块地如果造好,就会是村里最大的一块平地,只要垒好坝,将山坡上的雨水接下来,就会越淤越大成为肥田,如果再整理这么几条沟,那我们村就可以多种小麦,村里人全年都可以吃白面了。

人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全村老少爷们都集中在这里,精神抖擞的轮着镐头,推着土车,每个人都卖力的干着,从土坡边上撬下来的大土块,激荡起一阵阵的黄尘,笼罩了一个个忙碌着的身影,给人们一种千军万马大会战的感觉,我的眼里竟然也冒出了“壮观”的场景。我置身于这样纯朴的山民中,共同创造这属于自己美好未来的希望,心中油然升起了一种自豪感,我曾经这样干过,拼命的努力过,我是这片梯田的开拓者之一。按照干部们的指挥,我们尽量将这片地整的平平的,地边还特意牢牢的筑起了加固坝,地的两边留出了出水口,防止水太大造成损失,一切就绪就等来年耕种收获了。

谁也没有想到,夏天的一场雨,无情的将我们平整的土地和希望,冲的干干净净。原来我们平整的土地都是虚土,加固的坝亦是土块,根本经不住雨水的冲刷,出水口留的又小,大量的泥水下来,不但没有淤住反而造成了泛滥,一春起全村人的辛苦付之了东流,看来空有热情和干劲是不行的。挫折教训了我们,在经历了坎坷失败后,我们没有气馁,我们再不断总结着,我们不会再凭热情蛮干了,违拗自然的教训让我们变得聪明了。我们选择了靠近电源附近,比较平缓的坡地,投入了更多的力量和时间,就地取材用河槽里的石头垒边,改造平整成了水地梯田。最大的一块甚至有了三亩多地,远远超出了这个小山村,以前所有的水地的几十倍。我们沿着大河槽又挖出来几口井,编成了一号,二号,三号井,只要合上电闸碗口粗的水流,顺着管子喷涌而出,顺着我们修好的渠道流进地里。太让人舒心了,坡地变平地,旱地变水田,这意味着我们多吃点白面是可以实现了,农业学大寨更有底了。

闲暇的时候,我爬上房前屋后的山坡上,俯视着这个我心目中,第二故乡的小山村,顺着大沟往村前村后看,那平整的水田里亮晶晶灌满着水,庄稼像翡翠一样翠绿翠绿的,一片生机勃勃。村中袅袅炊烟随风飘舞着,黄昏后的夕阳,洒满这里的沟沟坎坎家家户户,老旧的房屋,像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泽,华丽地耀眼,凸显出山村那粗犷的原始美。屋前灶后穿红挂绿的女人们,进进出出忙碌着做饭的身影,时不时地传来稚嫩叫闹着的童音,偶然间一两声鸡鸣犬吠,轻荡着这里许久的平静。这一切给我以听觉,视觉上强烈的冲击,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伦之乐,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这里的一切触动了我心底深处的那根弦,在朦胧中得到了一些明悟。一个人在社会间是渺小的,更是短暂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是时间的过客,老天爷安排你到这里来,一定有他的道理,不要盲目追求轰轰烈烈,只要内心安宁坦然面对,就是最好的归宿。

我渐渐喜欢上了这里,这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没有金钱权利的纠纷,在这里一切世俗中的纠结,都会被净化的干干净净无影无踪。在这里人们都默默的,遵循着亘古不变的习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饭睡觉劳动繁衍,一代一代纯朴厚道的山里人,劳动之余大吼一声委婉苍凉的信天游,即算是一种原始的享受或宣泄。他们没有什么过高的奢侈的要求,只要安宁和温饱。

在这里我失去了现代生活的一切,虽然有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我得到了世间难有的安宁。没有人在意你是什么,或是要剥夺你什么,在这里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劳动者。这里就是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我有幸能够在着里生存修炼,可以说是太幸运了。

厚道的山民们,平静的看待我们的一切,他们非常认真的对我们说“娃娃们,人是苦虫,不苦不行,熬一熬也就过去了”。朴实的山民们非常安于现状,很少想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过上更好日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