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知青(2)(1 / 2)

加入书签

就在刚才极短的时间里,原主过往所有的记忆,都出现在了言景则的脑海里,他甚至得知了一些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就是那些事情多少有点模糊,让他看不清细节。

原主跟他一样,也叫言景则。

他出生极好,父亲很有背景,母亲是大学教授,便是上面的哥哥姐姐,一个个的也非常出息。

从小到大,他就没受过一点苦,在很多人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他天天吃好喝好穿好,日子过得不知道多潇洒。

当然他也有缺点,他很懒。

他的兄姐一个比一个出息,他却敷衍着不学习,整天惦记着吃喝玩乐。

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不止父母宠着,他哥哥姐姐也宠着,所有人都觉得,他这样子也无妨。

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也挺好的不是吗

可是世事难料,就在几年前,他家里突然出了事,父母兄姐全都自身难保,为了他的安全着想,他父亲联系了一个老战友,准备把他送去一个山沟沟里当知青。

但原主得知那山沟沟里特别穷,立刻就不愿意了,死活闹着不去,无奈之下,原主的父亲就找关系,把他送来了上木村。

原主的一个嫂子是这附近的人,说这里民风不错,原主家里人才把他送来,只是在这边,原主的父亲就找不到什么关系,没办法托人照顾原主了。

上木村真的挺好的,这地儿风调雨顺,是鱼米之乡,原主只要在这边好好干活,别的不说,至少不用饿肚子。

但原主他就不是会好好干活的人。

干活是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的

原主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躺着等人把吃喝送上门来。

可惜,上木村的人不是他爹妈,没人会供着他。

原主来上木村的时候,身上带了不少钱,还有不少值钱的东西,他一开始也就过得不差,但后来钱花光东西卖光,他过得就越来越惨了。

他就厚着脸皮去借粮食,甚至骗人东西吃。

东家借点米,西家讨个蛋,找村东的小姑娘要点菜,再求村西的婶子帮着做一做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原主竟是有本事把村里人都借个遍

原主是大城市里来的,村里人虽然跟附近镇上的“街上人”有矛盾,但对大城市的人,那是打从心底拜服的,总觉得原主与众不同。

但原主就是有本事过得人人喊打。

他把村里人都借遍了,还跟村里借了不少,一粒米都不还,谁会喜欢他

一开始那些见了他就脸红的姑娘,在意识到如果嫁给他,可能刚结婚就要背上一身债务之后,也就清醒了。

当然,原主虽然懒,但如果只有那些事情,在言景则看来,算不得人渣。

言景则觉得原主是人渣,是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原主来上木村已经两年了,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了原主的真面目,都不再搭理他,但有一个人,一直在帮原主。

那人就是顾明修。

顾明修很有些本事,上工做了力气活之后,还有能耐在下工之后想尽法子找吃的。

下河摸螺蛳摸河蚌,去地里捉田鸡挖泥鳅,一年四季,他总能找到能入口的东西。

而他找到之后,就会给原主送一些。

原主家里是书香门第,他虽然不爱上学,但看了不少闲书,对男人和男人的那档子事情也清楚得很,更何况顾明修做得那么明显原主猜到顾明修喜欢他。

他很自得,心安理得地接受顾明修的各种东西。

但顾明修家里有一堆弟弟妹妹要养,能给他的总归不多,根本不够他吃喝的,他又看不上顾明修这个泥腿子,不愿意自降身价去讨好顾明修多要一点或者说,他暗示了,但顾明修会想法子找别的吃的给他,家里的粮食却一直不肯给。

原主对此一直很生气。

也就是这个时候,顾明修的二妹顾玉兰,偷了原主身边唯一值点钱的东西,一支钢笔。

这钢笔是原主母亲送给原主的,买的时候很贵,原主之前没钱花了,也想过要卖掉它,但这边的人不识货卖不上价钱,就没舍得卖。

顾玉兰手脚不干净,喜欢占人小便宜,偷人东西,见原主的钢笔好,就偷了。

原主当时其实是看到了的,但没阻止,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这天原主又没去上工,一直在屋里盘算事情,盘算到晚上,顾明修来敲门,送来两节甘蔗梢头。

原主哪里看得上这种东西不过他难得地对顾明修和颜悦色,让顾明修进了屋。

然后原主就告诉顾明修,说顾明修的妹妹偷了他的笔,说自己要报警。

原主还说了顾玉兰做的其他的一些事情,比如说以前在这边小学读书的时候偷同学的铅笔,又比如偷村里的粮食之类原主闲着没事干,总观察别人,倒是知道了不少事情

而知道之后原主用这些事情威胁顾明修,让顾明修给他粮食,养着他。

顾明修没办法,只能听原主的。

只是,顾明修原本一个人供着四个弟弟妹妹,就已经很吃力了,现在又要养着原主,哪里养得动

尤其是,顾明修的那些弟弟妹妹,除了顾玉仙,另外三个都不是好惹的。

那顾玉宝整天借口要读书不肯干活就算了,还要求吃好喝好。

顾玉兰不读书了有上工,但她才十三岁,还是女孩子,拿的公分就只有原主的四分之一,也只够养活她自己。而且她素来自私,有点好吃的只管往自己嘴里扒拉,根本不会去体谅顾明修。

至于最小的顾玉康这孩子有点傻,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年纪,都能跟在家里人后面捡稻穗捡番薯根了,他还整天尿裤子,而且有时候越是这样的傻子,越是不知道克制,稍有不顺心就能哭得天昏地暗,要求更是一大堆。

这年头外面形式不好,上木村也是有很多规定的。

比如说家家户户养鸡,每个人的任务只能养半只鸡。

一家子比如四口人,就只能养两只鸡,八口人只能养四只鸡,顾家五口人,勉强养了三只鸡。

鸡是要吃粮食的,吃不够就不下蛋,哪怕顾明修和顾玉仙已经变着法子找草籽什么的给鸡吃了,三只鸡一天往往也就下一个蛋。

之前,这个蛋基本上都给顾玉宝吃了,偶尔鸡多下了一个,就到了顾玉康嘴里,但自从原主来了原主要求吃鸡蛋。

顾明修为了不让顾玉兰坐牢只能同意,顾玉宝却不乐意,哪怕顾明修说了原因,也一直闹。

原主见状,怕顾明修不乐意养自己了,就继续威胁顾明修,说他知道顾明修喜欢自己,顾明修若是不供他吃喝,他就要宣扬出去。

顾明修只能继续供着原主。

而这彻底惹恼了顾玉宝,顾玉宝还无意中听到了原主和顾明修的对话,觉得原主和顾明修之间有猫腻,竟然去匿名举报了,又教自己最小的弟弟在外面说顾明修不要脸,和言景则抱在一起。

顾玉康不仅年纪小,还是个傻子,他说的东西,别人总觉得是真的,再加上还有匿名举报信

上木村的人都被惊呆了

原主和顾明修其实什么都没有,两人只要一口咬定他们没关系,别人也没证据这年头乡下人,又不懂男人和男人的那点事情。

结果原主那时候发现顾明修养不了自己,竟然诬陷顾明修,说顾明修对他耍流氓,还借此威胁处理这件事的人,说他们要是不给他一点好处,他就要把上木村的人对知青耍流氓的事情宣扬出去。

正好那时候有知青下乡被村里人欺负了,事情闹得很大,上面都让不能欺负知青,原主又看过不少书说话一套一套的

而且,就算他父母都出事了,但他手上多少有点关系网,平常他好好当着知青,那些人并不管他,但他出了事,那些人还是会帮一把的。

上木村的人,还有这边乡里镇上的人怕原主把事情闹大,再加上还有上面的人施压,就飞快地处理了这件事。

原主靠着这件事威胁人,最终成了镇上化肥厂的一个工人,顾明修呢他被定了流氓罪,竟是被抓去枪毙了。

顾明修被抓走之前,都还一脸的不敢置信。

举报信是他大弟弟写的,他小弟弟在村里到处说他和言景则有关系,还说他打人,顾玉兰怕扯出自己偷钢笔的事情,也一口咬定,是顾明修想对言景则耍流氓,才给言景则钱的。

整个家里,就只有顾玉仙帮着顾明修说话,但这哪里有用

顾明修苦了二十一年,没过过什么好日子,最后就那么被一颗子弹崩了。

言景则看到这些记忆,气得不行。

幸好,原主也没有好下场。

几年之后,原主父母平反,原主回到京城,继续开始过他的好日子,还到处游玩,也就是那个时候,突然严打了。

严打没什么,关键是严打的时候,顾玉仙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

几年过去,她张开了,模样竟然称得上不错,还打扮了一下她说原主对她耍流氓,强迫她,说完还一头撞死在警察局门口

这事儿闹得不小,原主的父母也护不住原主,所以原主跟顾明修一样被判刑,因为严打,还同样吃了枪子儿。

也算是善恶到头终有报了

此外,顾明修的那些弟弟妹妹也都没有好下场。

顾玉仙不去说她,顾玉宝在没了哥哥之后,哪里还能上学,只能回来干活,但他和原主一样懒,不愿意干活,倒是想着投机倒把,又不够聪明,最后就被抓起来了。

顾玉兰喜欢偷东西,也进了监狱。

顾玉康是傻的,顾明修出事之后,顾玉仙开始下地干活养家,没空照看他,他掉到水里淹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