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温泉(1 / 2)

加入书签

第十三章温泉

两天后。愁雾笼罩的一号院。

秋水、秋叶母女俩和张富贵、林一林、石头吃完饭。张富贵和秋水暗暗交换了一个眼神,各自微微点头。秋水一边收拾桌子碗筷,一边大声催促石头、秋叶打开书包,准备开始做作业。张富贵则一言不发的随林一林上楼,进了书房。

张富贵在书桌前端坐如钟,和蔼道:“一林,你关在房间里好些天了,三爷想考考你,检查检查这些天你的读书效果。行吗?”

林一林心里虽然有点抗拒,但仍迟疑片刻后,默然点头。

张富贵指着书桌上一本书道:“那好,坐下吧。翻到折叠的地方,试着读给我听听。看能不能完整的读完。”

林一林默不作声的坐下,略显呆滞的目光扫过,见是一本厚厚的《唐诗宋词鉴赏辞典》,脸上没有丝毫波动。这些天,他整天闷在屋里,看的最多的就是这本书。

里面一共有三处折叠。林一林随手翻到一个折叠处,见是王昌龄的《出塞》,遂小声念道:“《出塞》,唐,王昌龄。”

张富贵微笑道:“很好,抬头挺胸,大点声。”

林一林依言照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张富贵两眼眯成一条缝,不动声色道:“能给三爷讲解一下这首诗的含义吗?”

林一林点点头:“这是华夏…我国历史上…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说的是,从秦汉朝开始,我国的边关,就一直战乱不断,北方匈奴长期犯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士们为了保家卫国,不远万里,舍生忘死,前赴后继……”

从一开始有点磕磕绊绊,到后来,林一林声音越来越大,口齿越来越清晰,眼神越来越亮,脸上越来越自信。四字一句,如骈文俪体,朗朗上口;童音清脆,如珠玉落盘,声声悦耳。

秋水、秋叶母女俩和石头听到这边动静,也都放下手中活计,一脸惊讶的赶了过来,见林一林背对着他们,在书桌旁端坐如钟,面向张富贵,像个小大人似的讲的头头是道,不觉露出欣喜的笑容。三人悄悄的在门边站定,静静的听他讲解,渐渐的,脸上露出惊叹的神情。

“好,很好,很不错!”一首《出塞》讲完,张富贵满意的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受到三爷表扬,林一林精神看涨,整个人也都变得灵动了些,翻到第二个折叠处,却是一首宋词,看了一遍,声喉嗓大的一气呵成:“《南乡子·何处望神州》,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读的不错,连兜鍪两个字都认得。怎么不讲解了?”张富贵疑惑道。

林一林羞赧的红了脸,小声道:“我自己还不能完全说清楚,要先看看专家们的鉴赏点评。”

张富贵呵呵一笑:“没事,能理解多少你就说多少,照着念都可以的。”

林一林了然,大声道:“这是一首…感怀词,作者以古为镜,感叹大宋半壁河山被金人吞并,无数汉人被迫远走他乡,偏安江南……站在北固楼上,遥望大宋美好河山陷落敌手,作者有志杀敌,却无力回天,感慨万千……”

张富贵听得眉花眼笑,先前得知林一林考了个全校倒数第一时的郁闷、这些天被林一林失魂落魄噩梦连连给吓得提心吊胆的担忧,都一并抛到九霄云外,满心里只有高兴、惊讶和欢喜。

不知什么时候,大刘、张晓娇两人以及余兰、汪少甫也都进屋上楼,挤在书房门边安静的听林一林朗读、讲解。

“石头,让你讲这首词,能和一林娃讲的一样好吗?”张晓娇悄声问。

石头摇摇头:“不能。”

“呀,”余兰低呼一声,惊诧道:“那不是说,一林的水平,可以赶上四年级了?可上次考试…”

“林哥哥从小就蛮行的,但他有病,还没治好。”秋叶小声解释道。

“叶儿,别瞎说。我们相信你林哥哥就行了。认真听。”秋水抚着秋叶的头,微笑道。

“我的个乖乖,我还以为一林不会说话呢。原来他…这么厉害啊。”余兰小声低语,两眼直直的盯着林一林,一只手抚摸着汪少甫的头顶,痴痴发呆。

“好,好,非常好!”林一林讲解完,张富贵竖起大拇指,连称三声好,笑眯眯道:“最后一首,开始吧。”

林一林翻到最后一处,眼里亮晶晶的,浑身上下英气勃发,童音更加清亮激越:“《将进酒》,唐,李白,史称诗仙,华夏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留下无数千古名句。这首《将进酒》就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七言歌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张富贵忽然站起身,红光满面,神采飞扬,手拿一把不锈钢量尺在书桌上击节相和。高亢、洪亮、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和着林一林清亮的童音,别有一番趣味: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哈哈哈!”张富贵和林一林放声大笑,眼里都笑出了泪花。

“哈哈哈”,“咯咯咯”。秋水秋叶、大刘小娇、石头、也都开怀大笑。汪少甫手舞足蹈,嘴里“唩唩唩”的叫唤不停。

余兰眼里冒出两颗小星星,惊讶道:“呀,原来三哥也会念诗呀,还念的这么好听。”

张晓娇骄傲的挺了挺胸:“那是,我哥么,什么不会?”

林一林听见门外动静,扭过头,纯净的目光看着一个个亲人,露出一个开心无比俊美无俦的笑容。

连日来笼罩在一号院二号院上空的阴霾一扫而空。

学校的考试,让林一林深受打击;而张富贵的考试,却让林一林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他比同龄人认识更多的汉字,他能够看懂读懂很多的书籍,他能够思考理解很多同龄人都不能理解的内容。他不是“苕溥”、不是“憨巴”,更不是“废物”,他只是一颗埋在土壤里还没发芽的种子,一块藏在石块里还没提炼的真金,一旦春风化雨,他便会破土而出,一旦熬过熔炉的锻炼,他便会大放光芒。

自尊、自信又重新回到林一林的躯体里。张富贵的考试,秋水秋叶、大刘小娇、石头芳芳汪少甫等人给予他的信任,让他坚信,目前遇到的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粗粝的磨刀石在打磨他这把锈迹斑斑的铁杵、钝刀。这种痛苦的磨砺他已经默默忍受了将近六年,也许还将忍受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但等寒冬过去,等苦难受尽,等噩梦醒来,那终将是他破茧化蝶、铸铁化剑的一天。

接下来,林一林终于出关,开始重新上学,闲时依旧雷打不动的去村图书室看书。有时也带芳芳、汪少甫到他书房里看小人书,玩玩具,就连那个从凤城区鲲鹏小区别院里带来的宝贝箱子也被他从书柜底下拖了出来,把里面的宝贝拿出来和几位好友分享。

那宝贝石头和秋叶都是早已见过的。汪少甫、芳芳却是头一回,两人一见,立时眼睛放亮,扑了上去,一人抱起一个,嘴里不停的发出“啧啧啧”的赞叹声。

那是两个用黄橙橙纯铜的子弹壳打造而成的一个心形相框和一个坦克模型。

只是相框里空空荡荡的,没有照片。

秋高气爽时节,最宜登高望远。在江北,凤凰山无疑是人们登高赏秋的最佳去处。

但对于香妃湖县居民和林湾村村民而言,凤凰山太远了些,近在咫尺的凤凰山余脉泉山便成了大家空暇时最爱去的地方。

据香妃湖县志记载,林湾村位于香妃湖县西部,距凤凰山46公里。有凤凰山余脉曰泉山绵延全县境内,或断或连成大小山峰20余座,至林湾村,高不及200米,山势遂尽。因其形低矮,其状类人,故别称“侏儒山”。

山体不险不峻,山顶似一颗巨大的头颅,其下形状浑圆,故也有人称它叫做“乃头山”。如果说凤凰山是一个参天巨人,那么到了林家湾,这泉山只能算是一个矮小的侏儒了。

据史料记载,抗战期间,侵华日军在占领凤凰城这一军事重镇后,为打通通往陪都山城的通道,日军曾发动航空兵、海军、陆军,共调集二三十万大军猛攻侏儒山华军阻击部队,双方激战一个月,把个苍翠葱茏花团锦簇的侏儒山打的光秃秃一片,硬生生将侏儒山海拔从200多米削低到200米,后来解放军挺进中原之战,又将侏儒山海拔从200米削低到200米下。

至今,侏儒山、凤凰山都存有大小不等的墓园,埋葬者抗日卫国的将士遗骸。

但“侏儒山”也好,“乃头山”也罢,这两个称呼历来不为林湾村人所喜,因全村人生活用水皆有赖于山上的泉水、溪水,村民们仍习惯亲切叫它“泉山”。

几年前,林湾村大兴土木时,为获取石料,村里曾在“侏儒山”开山炸石,办了个采石场,后来,因在山中发现了一座寺庙古墓和一个温泉群,惊动了县里,引来市、省、京城三级专家前来考察,遂紧急关停了采石场。后经过抢救性发掘,共出土五口瓮棺并发现一个葬有明代高僧舍利子的地宫。与此同时,专家们还发现这里的泉水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质量上乘,于是建议林湾村临时修改规划,将原来准备以月亮河为水源地的水厂改为向“泉山”取水,在山腰建了两个硕大的储水池,为每家每户牵引了管线,直接引进冷泉和温泉,不仅质量好,而且生产成本几乎为零,大大方便了林湾村百姓的生活。被专家们戏称“日饮矿泉水,夜泡温泉水”。打那以后,林湾村名声大噪,再加上几家村办企业陆续投产,村民收入节节升高,林湾村户口也随之日益走俏。

为此,当时采石场主要投资人古东还发过许多牢骚。村里为了补偿他,经协商,索性将这片山林温泉群一股脑承包给了他,承包期长达50年。

说的是承包,但古东并不用再另外出资,也一直并没有怎么开发,基本上保持了原样,只是近两年,手里有了些闲钱后,在温泉群所在盖了几间平房和茅草房,带着生意上的伙伴来此小憩一番,更多的则是让村里居民可以来这里免费泡泡露天温泉,洗洗澡,消消乏,也算是给本村村民的一种福利。

天色向晚,太阳隐隐落在了山后,天空中只剩下一片片淡黄的、暗紫的、灰白的五彩云霞。

走出了心理阴影的林一林格外兴奋,觉得身体像是挣脱了某种束缚一样,急迫的想要到空旷的原野里尽情呼吸、放纵高飞。

得到张富贵、大刘、秋水的首肯,石头、秋叶陪着林一林跑出一号院,围着广场纵情飞奔,跑过一圈后,三人觉得累了,又慢布走向学校。

石头本是个闷葫芦,林一林因故性情转变,这多年也变得有些阴沉少语,只有秋叶像只快乐的小鸟,一个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石头三不知陪她上演二人转。

秋叶:“林哥哥,你书背的好溜哦。”

秋叶:“林哥哥,你背书的声音好好听哦,像电视新闻联播里的那个…赵忠祥呢。”

石头:“赵大爷年纪一大把了,说不出一林这么好听的童音。”

秋叶:“林哥哥,李白那首《侠客行》你讲的我有些听不懂嗳,过两天,不,就明天,你再给我讲一遍好不好呀?”

石头:“那古江肯定说你是个女苕溥。”

秋叶:“林哥哥,那明天我把古江他们也叫来,让他们也听你讲,把他们都震住好不好呀?”

石头:“那他肯定又会说一林被鬼附身了。”

秋叶:“嘻嘻,林哥哥,一想到古江被你震的舌头都吐出来老长,像个吊颈鬼一样的,我好高兴哦。”

石头:“吊颈鬼死时会把粑粑尿都拉在裤子里,你闻到肯定也会吐舌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