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玄武破壳而出(1 / 2)

加入书签

师母这个病说白了就是让靖源先生给气的是心病,常言道心病还需心药医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当师母得知靖源已经决定到阿兰书院教书这病一下就好了一半

靖源走到床边坐了下来握着夫人的手:夫人咱们今晚就搬到阿兰县去,李家主已经把住的地方都给咱们准备好了

师母朝屋子里扫视了一眼:老头子怎么这么急啊,家里这么多东西我还没收拾呢

靖源也朝屋里看了一眼:别收拾了家里头也没啥值钱的东西,新家那边什么都有只要咱们人过去就行

说着他就用手把夫人从床上皱了起来,到柜子里找了一件厚实的衣服给夫人披上,随后他小心翼翼的将夫人搀扶到马车上,家里头什么东西都可以不要唯独自己这些年攒下来的书籍不能丢,于是靖源回到屋子里翻箱倒柜生怕会把书给落下了,好家伙他的书还真不少我一连帮他搬了十几趟,马车里被塞的满满登登只留了一个能坐人得地方

师母将头从马车里把头探了出来,看着院子里散养的六只鸡朝靖源轻喊:老头子鸡

靖源不耐烦的应了一声:哎呀-知道了

要说书是靖源先生的精神食粮,那院子里这六只鸡就是师母的第二生命,靖源不知在哪找了一个竹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院子里那6只鸡装到竹筐里,靖源一搬竹筐好家伙还挺沉于是他喊李炀过去搭把手,两人一起将竹筐抬到了马车后面

靖源伸手晃晃了车上的竹筐有点顾雍,他担心马车走的时候会把竹筐颠下来,幸好不知道是谁在马车后面放了一根绳子,李炀用绳子把竹筐绑在了马车上这回就掉不了了,能拿的东西全在马车上按说应该可以启程了

可靖源确迟迟未上马车,李炀见状便问:先生您是还有什么东西没拿吗

靖源面露羞涩轻叹了一声:李家主你还得帮我一个忙

李炀拱手:有什么需要先生您竟管说

靖源朝马车看了一眼将我叫到一边:之前给夫人瞧病我跟邻居们借了400文钱,走之前靖源想把欠邻居们的钱先还了

李炀一听赶紧摸摸了衣袖还好我今天带钱了,于是他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钱袋放到靖源手中:先生钱袋里具体有多少钱也我不是很清楚,但钱袋里的钱肯定要多余400文钱,先生不妨多还他们一些以表达谢意

靖源接过钱袋:李家主这钱等开了月俸我就还你

李炀:先生不着急,要是钱不够您就跟学生说

等靖源先生把钱还完一行人终于可以启程回家了,回到阿兰县时天都已经黑了,一轮圆月挂与半空中估摸现在大概是8点30-9点之间,此时的街面上一眼望到头你也看不到几个行人了,十多名衙役提着两盏灯笼正在街面上巡逻,李炀赶着马车在一间带小院的青砖瓦房前停了下来

李炀将靖源和师母从马车上扶了下来:师母先委屈您在这对付几天,等忙忘手头上的事我给您和先生盖一间新得别苑

师母摇了摇手:不用-不用这挺好的

青砖瓦房还带院子这非常合师母的心意,合了师母的心意自然也就合了先生得心意,李炀打开院门对先生和师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师母进屋以后点亮了桌子上的油灯,借着微弱的亮光李炀将竹筐搬到院子里往地上一扣,等把竹筐拿开后6只鸡便自顾自的溜达起来,随后他又帮靖源把车上的书籍搬到屋子里,帮着忙乎完李炀便赶着马车回庄园去了

青砖瓦房在外面看就是一间较好的民房,可进屋以后确是别有洞天另有一翻境地,刚一进屋眼前就是一间宽阔的客厅,它占整间房屋一半以上得空间,对着门的墙上挂着一副山水画两边还有一副对联,山水画下面摆着一张棕红色的长形方桌,左右两侧摆着两把棕红色的椅子

客厅左侧靠墙的位子立着一副展柜,可以用来摆放瓷器-书籍啥的装饰品,展柜前摆放着一张长形书桌和一把椅子,笔-墨-纸-砚整齐的摆在桌子上,客厅右边摆着两把椅子跟一张茶桌是用来接待客人的,而在客厅的左下角有一扇小门进去之后就是厨房了,厨房北侧是一间带火炕屋子吃饭睡觉都在这

搬进新家靖源就忙着把他那些书籍摆到展柜上,等他坐到椅子上看着桌子上的笔墨纸砚立马就来了兴致,于是他便拿起笔为新家提了一副字,写完之后他不仅夸赞道“好字啊-好字”师母则忙着在厨房里点火做饭,见自家老头子今天心情不错自己也跟着高兴起来,这造坑里一点火屋子没过多久就跟着热乎起来

李炀这边一回到庄园他连饭都没顾得上吃便跑到了议事厅,一进门就看到高原-元奎-龙老哥等一群人在那正谈笑风生,李炀一边走一边朝大伙拱手道歉:老哥-诸位兄弟对不住-对不住了

龙川白了李炀一眼:你小子又跑那去了

李炀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了下来:这不书院快交工了,我去接教书先生去了,对了老哥-高原你们都吃没吃饭呢

高原:吃啥啊,本来是寻思把事商量完回家吃的,可干等你也不回来我们聊着聊着就把吃饭这码事给忘了

李炀:老二跟厨房说一声下点炸酱面吧,完了酱里头多放点肉最好是带肥膘的那种

李松:行老大我知道了

李炀将目光看向龙川:老哥咱们说正事吧

龙川从怀里掏出一副账本,放在桌子上推到李炀面前:海防要塞的地基已经建好了,每一笔开销我都详细记在账本了

李炀接过账本大概看了一遍,随后他将账本朝高原递了过去:老哥那你手头上的银子还剩多少

龙川:之前那1万两银子还剩6百多两

高原接过账本看了一遍之后,他又将账本朝元奎递了过去:龙老哥在有不到两个月就要入冬了,海防要塞今年能建到什么程度

龙川:入冬之前我打算把营房建好,好歹让海防营的兄弟有个落脚得地方,另外要塞的城墙我也打算入冬前先起一起

元奎:按现在这个进度,我看海防要塞明年入冬前就能建完

龙川:只要银子-物资能供得上,明年入冬前应该差不多

李炀:老哥今年营房多建一些,要是明年条件允许我打算将海防营扩建到3千人,另外在给海防营造10艘三帆战船

龙川:这个没问题

李炀:龙哥明天我在给你拿1万两银子,你先用着等用完了我在给你拿

龙川:那行我明天早上带人来取

李炀:老哥海防要塞建成后是不是还得在城楼上,布置一些弩床和投石车之类的防御设施啊

龙川:没错,守城时全靠这些防御设施重创来犯之敌

李炀:那这些防御设施买的话是不是得花不少银子啊

龙川抿了抿嘴:一张弩床100两银子-投石车差不多也得这些银子

李炀:老哥我之前听人说官家的兵器工坊,就有制造攻城器械和防御设施的图纸,要是咱们能搞到图纸自己弄肯定能省下不少银子

龙川:老弟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攻城器械图纸外泄等同泄露军情按律是要杀头的

李炀:哦这样啊-老哥那你有办法卖到弩床和投石车吗

龙川:要是数量多的话我到是能想想办法

李炀:那这个多有具体数吗

龙川:怎么也得1万两银子起步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