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各方妥协(1 / 2)

加入书签

食堂很安静,大家吃饭时,就算在交谈,也把声音压的极低。

  王晨的视线前方,就是省政法委书记周志和,要是非要论个远近亲疏,书记辈的天然就亲近一些。

  毕竟一层层往上爬,亦或者开大会时,都能碰到一起,有能力的,更是能坐到一张桌子上。

  不同于私宴,在食堂吃饭,就只是吃饭。

  而且两方人员交织在一起,在两位大佬没有提出明确指示前,根本就不能再自己身上透露出一丝情报。

  如今,大家把严以律己四个大字,牢牢放在心中,就算是认识的领导,也只是简单的打个招呼,没有上去拼桌攀谈的。

  另一边。

  书记办公室内,孙玉山跟广博文,坐在真皮沙发前,连饭都顾不得吃,持续沟通。

  强盛果业,如今也叫京海果业,它开业已经两年了。

  第一年,打响名气后,广博文就在张市长的工作汇报中了解,又在京都来人考察时越发重视。

  可再怎么重视,这毕竟是一个民企,以己度人,很少有人会把金山捐出去,所以他也没太在意。

  真正重视的时候,是李康时跟张市长座谈时,要开始对外征地,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的时候。

  这个时候,民企转国企的苗头才慢慢显露,而后又是扩建,卖了3亿美金过后,直接开始转型。

  这其中的时间,除去打探消息,还有互相试探,留给两人的谈判时间非常少。

  这也让广博文非常被动,拿不出一个高效全面的计划,这也是导致两方扯皮到开会之中,还没有谈妥的重要原因。

  “博文啊,年轻人有干劲,该给机会,我们就要给才行,咱们俩在这一直说,始终达不成共识,也不是个事,就让王晨把架子先搭起来,过两年一切进入平稳,在商讨嘛,毕竟省政府主抓省里的经济建设,我是知道的。”

  “老哥哥,不是我有想法,这么大的事,咱们总要派个稳妥一点的干将,这才能不出错不是吗。至于王晨,完全可以担任个副总,当二把手,等历练几年再转正也是可以的嘛。”

  第一任老总的战略意义,是重大的。

  他会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会告知外界人士,这项工程是谁来主抓。

  明面上的好处,还有一系列的隐形好处,都是实打实的政绩。

  当然,与之相对应的,也要承担风险。

  可京海果业有什么风险,他已经是经过了市场检验过的,是确实可以盈利的。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王晨用高启强做白手套,打开市场局面,让高启强赚了钱,也让旁人看出京海果业的前景。

  孙玉山不怪王晨,现在虽然在跟广博文扯皮,可一旦达成共识,后续的工作就会非常简单。

  比如京海人民的热情跟期待,这都是实打实的民心。

  又聊了20分钟,还是老三样,大家谁都不让谁,孙玉山有些火了,他瞪着眼,“你就直说,怎么样你才能同意,我的底线就是王晨担任第一人老总,我的选择不包含一点私心,完全是为了发展考虑,其余的,我都可以答应你。”

  这么多次的沟通,孙玉山第一次把口子开这么大,就是摆明说了,除了第一任老总职位,其余的部门,都可以商量。

  孙玉山的退让,并没有让广博文退让。

  虽然他在心里已经明白,事情谈到现在,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