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骗人(1 / 2)

加入书签

第158章  骗人

        很快,俘虏营地内,响起了欢呼声。

        每一支队伍,都开始集结,几乎是肉眼可见,这些俘虏从垂头丧气坐在那里,又一下变得精神振奋起来,就似乎是换了一支军队一样。

        这么大的变化,让周遇吉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就感觉皇帝拥有仙术,竟然把他们一个个都变了人一样!

        这俘虏的问题解决了,凭空还增加了一大堆战力。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另外一个麻烦事。

        那就是粮草问题!

        缴获的粮草是有,但是是七万大顺军大概剩下五六天的粮草。如今几乎多了一倍的嘴要吃,就缴获的粮食来说,三天就能吃光。更不用说,这是去打仗,肚子是必须要吃饱的。

        而且大热的夏天,食物不宜保存,只能是运面粉粮食现做那种。

        四五百里路,正常行军的话,一天也就五十里左右;大概要走十天才行。就目前的粮草,那是绝对不够的。

        于是,崇祯皇帝一边派出夜不收,洒向整个东部地区去侦查敌情之外,一边也向京师派出了军队,前去押运粮草为大军之用。

        ……………………

        京师这边,上到周皇后,下到最普通的贩夫走卒,都在担心昌平一战。

        要知道,那可是十二万敌人,其中还有精锐的建虏大军。

        如果不是之前的时候,皇帝已经领军打败过两次建虏军队,那京师上下绝对不会有半分信心,觉得皇帝能打赢。

        如今要以寡敌众,他们对皇帝的信心,也就只有那么一点点而已。

        一旦皇帝战败的话,局势恐怕又会变得非常恶劣!不只是皇帝可能没法活着回来,更因为京师的精锐军队已经被皇帝给搬空了!又没有援军,那京师陷落就是迟早的事了。

        京师城内的几个寺庙,比如大慈恩寺,仁寿寺,万明寺,天庆寺等等,全都挤满了来这里上香的佛门信徒。大部分人的心愿,就是求佛祖保佑,让皇帝能渡过这场劫难。

        甚至连周皇后都带着宫里主要的妃子和所有的皇子皇女,去了太庙拜祭,祈求祖宗保佑,特别是太祖皇帝再显显灵。皇帝可是为了保护你们的陵寝而战,千万不能有事!

        整个京师,几乎可以说死气沉沉这四个字来形容。就算平时喜欢说话的话唠,也是满腹心事而不愿开口。

        乱世之中,所有人都知道一个道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一旦皇帝兵败,京师城陷,没有人会不遭殃!

        最接近昌平地区的京师城门是西北方向的德胜门,坐镇在这里的自然是经验最丰富的官员,也就是大明首辅范景文。这段城墙的守卒,还不是普通的民壮,而是抽调自各府的家丁,并且由以前的总兵吴襄率领。

        此时,他就陪同着首辅大人,在箭楼里遥望昌平方向,两个人,都是心事重重。不时,两个人都会看看天色,或者问下手下是什么时辰了!

        这不,坐在椅子上拿着本书看的范景文,眼睛看着书,不过却问边上的家丁道:“眼下什么时辰了?”

        “老爷,您刚问过了,才过去不到一刻钟!”

        范景文一听,索性把书合上,不看了,站起来走到窗口向北方瞭望。

        然而,离得太远,压根看不到什么。

        感觉到吴襄凑近,范景文便看着外面问道:“算算时辰,如今该是开打了吧?”

        “末将以为也是!”吴襄听了,马上附和道。

        他能看到首辅大人的侧脸,看到他一边的眉头皱着,估计另外一边也是皱着了。

        就听范景文又在那问道:“你对此战如何看之?”

        这个问题,其实双方刚见面的时候就已经问过了。不过吴襄没敢说我已经回答过,而是又一次答道:“末将就是担心流贼和建虏为了这一战而精诚合作,一起迎战陛下之军的话,那就太难了!”

        说话婉转了很多,否则以他心中想法的话,那就是必败!

        范景文显然知道这点,但是,他作为大明首辅,必须要表现得有信心一点才好,这不,就见他用手一指城外道:“战事应该还是比较顺利的,否则流贼或者建虏必将分兵切断陛下的退路,我们这边,就终归能看到一些动静。但是你看,连个流贼或者建虏的探马都没有!”

        吴襄听了,心中回答道:“那也有可能是皇帝根本没有逃的机会,早被流贼和建虏包围了!”

        但是,这个猜测是万万说不出口的,只能附和道:“首辅大人高见!”

        范景文的声音忽然大了一点,道:“以本官看来,到此时还没消息那就说明战事顺利,此战,朝廷必胜,陛下必胜!”

        周边的家丁听到了,都露出了一丝惊喜。

        首辅大人可是知兵的,他如此断言,那肯定是错不了吧?

        但是,吴襄却发现,首辅大人似乎是在强颜欢笑,否则他不会这么多话!

        鼓舞士气么?

        他不认为这是好事!

        一旦皇帝兵败,建虏和流贼大军兵临城下,守城军卒反而会因为失望而更慌乱!

        哎,终归来讲,还是皇帝太冒失了。明知建虏和流贼大军的兵力远多于皇帝所领的军队,却还要出战!

        没错,皇帝确实是力气大,但是这是打仗,二十来万人马厮杀,个人的武勇真的是太微不足道了!

        难不成皇帝以为,流贼或者建虏还会和他单挑,再重现宣府之战一样?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吴襄正在想着呢,忽然,就听范景文略微带着一点激动说道:“快,快看看,有几骑快马过来,是朝廷官军还是他们的探马?”

        吴襄闻声,立刻抬头看去。他的年纪也和范景文一样,有点大了,看不大清楚。

        但是,边上的家丁却是看清了,一个个欣喜地大喊了起来。

        “是锦衣卫,是锦衣卫快马!”

        “这是来报捷的么?肯定是打赢了吧?”

        “没错,应该是赢了,所以锦衣卫快马才会回来报信的!”

        “……”

        在一众人惊喜的时候,也有人比较悲观。

        “该不会是来求援的吧?”

        “这么快就打败了十几万敌军,这不可能吧?”

        “……”

        吴襄看远的看不清楚,但是他却能看清,就见首辅大人的两只手紧紧抓着窗户框,隐隐能见手背上的青筋。但是,首辅大人的眼睛就盯着城外,似乎自己一点都没察觉到双手在用力。

        他便知道,首辅大人心中很紧张啊!

        想想也是,锦衣卫快马回来,其实有可能是好消息,也有可能是坏消息,到底是好是坏,影响真的太大了!

        甚至可以说,这一战,赌的其实是国运。

        不说胜了如何,万一败了的话,大明朝很可能是会没了的!

        于是,吴襄也看着城外的锦衣卫快马,就感觉这时间过得很慢,怎么跑了半天还是那么远?

        终于,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候,城头上眼尖的人就喊了起来。

        “看到了,看到了,是高兴的,他们是高兴的!”

        “没错,我也看到了,锦衣卫是开心的!”

        “赢了,赢了,肯定赢了!”

        “……”

        范景文听到他们的喊话,连忙转头问身边的一个道:“真看清楚了?”

        “老爷,真看清楚了,开心的,是高兴的!”

        这时候,锦衣卫快马又近了一些,他们看到扑在城垛上看他们的京师守卒,便不再伏马疾驰,而是直起上身,一边向城头上挥手,一边大喊了起来:“大捷,我军大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