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姜卫国二次视察(1 / 2)
11月底。
新厂区的四条生产线铺设调试完成。
与此同时,足足600多名新员工的培训工作也宣告结束。
六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日夜生产,使得辣条的日产量达到了180吨。
随着辣条铺货到多个省份。
嘉恒辣条的广告,出现在了全国性的媒体,以及多个省份的省级媒体上。
在当前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环境下,嘉恒辣条一路大杀四方,在各地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销售成绩。
待到12月下旬,便达到了产销均衡。
每天180吨的货物,源源不断地销往十几个省份,其中七八个省份属于重点销售地区,销量达到了总销量的80%以上。
其他省份,则还需要产量进一步提升后,深耕下沉市场。
其实,嘉衡食品的辣条产量,目前来说已经挺高了。
每天180吨,意味着年产量高达六万多吨。
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不过,实在是架不住国内的辣条市场太过于庞大。
何玉衡隐约记得一个统计数据,大概在2020年前后,国内两大辣条巨头某龙和某某王子的年销量之和就达到了40万吨左右。
全国的辣条市场,则要比这个数字还要大得多。
虽然当前的人口数量和人均消费水平,都远不及三十多年后。
但考虑到当前的零食市场的竞争品也寥寥无几,所以何玉衡判断,当前全国的辣条年消费量,应该在15—20万吨左右。
当前的产量和销售范围,也从侧面印证了他的判断。
即便后续肯定会有竞争对手出现,他们嘉衡食品不可能坐拥全部市场,但凭借着目前的巨大优势,完全可以把50%甚至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当做目标。
这就意味着,他们的产量,应该还可以再提高近一倍,达到年产量10吨以上!
正好,12月底,姜卫国将带队前来视察。
到时候,可以向领导请示,再承包一百余亩土地,增设4—5条生产线。
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一次性承包几百亩土地,以便于公司将来增加其他产品。
12月30日,1986年的倒数第二天。
一支由几辆小汽车和几辆中巴车组成的车队,停在了嘉衡食品门前。
车上的人陆续下车。
为首的人,正是姜卫国。
但跟随的人,不仅有市、县两级的领导。
还包括了全市范围内多家企业的领导管理层。
他们是前来参观学习先进生产管理经验的。
“姜市长好!”
“郭县长好!”
“各位领导好……”
何玉衡带着周政军等领导班子成员,在大门口列队恭迎,向各位领导问好。
“何总,三个月不见,你们嘉衡食品发生了巨大变化啊!”
姜卫国面带笑容地与何玉衡握了握手,放眼打量着已经扩大三四倍的厂区,道:“从原先破败关门的豆制品厂,到现在成绩耀眼的嘉衡食品,你超额完成了自己当初承包这里时所做出的目标和承诺啊!”
“一切有赖于姜市长和各位领导的关照!”
何玉衡笑道:“尤其在新厂区的建设上,县里给了我们许多支持和帮助,这才使得我们于上个月就顺利完成了新车间的建设和新生产线的铺设调试等工作,办公楼、宿舍楼的建设工作,目前也进入了收尾阶段,预计再有半个月左右就能完成,春节后就可以投入使用……”
“嗯,安映县里的各位同志做的不错!”
姜卫国赞许地看了看郭铭等人,令后者颇受鼓舞,并暗暗向何玉衡投去欣赏的目光。
“走吧,进去参观参观!看看相较三个月前,你们又有了哪些变化!”
姜卫国说道。
“好的!”
“姜市长请!”
“各位领导,请!”
在何玉衡的引导下,姜卫国带着一众领导来到在仓库里临时开辟搭建出的一间大型会议室内。
在这里,何玉衡先向大家介绍了嘉衡食品目前的大致情况。
比如人员数量、产品产量、销售情况等。
员工千人。
日产量180吨。
产品销往全国十几个省份。
这一项项数据摆出来后,姜卫国和郭铭等领导的脸上笑开了花。
当初他们选择由何玉衡来承包豆制品厂,如今看来,真是一个英明的决定!
换作其他人,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如此耀眼的成绩?
而坐在后面的各位企业领导,则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虽然对于嘉衡食品的情况,他们多少有所听闻。
但,大家只知道嘉衡食品的辣椒卖的好,并不知道卖得到底有多好。
现在,他们知道了。
一天卖出去180吨,这是什么概念?
在场有的企业领导也是管理食品企业的,他们企业里的所有产品加起来,一个月也不见得能卖出去180吨!
并且,能跟着姜卫国一起来的企业领导,所管理的,其实都是在市里能排的上号的大企业。
否则如果换作其他小企业,可能一年也卖不出去180吨。
180吨的日产量意味着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