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天地不仁(2 / 2)

加入书签

“禅儿,万千年前,中原大地亦是一盘散沙,正是万千年前的分之道形,而你的师姐受命化入世间,传轩辕黄帝以河图洛书以及阴符之术,这才成就一统之道形。

夏末之时天下又成纷争之态,而商再一统,又成合之态。

商之末天下无道,而天下纷争再起,得太公之助,天下又回归大周一统。

如今天下分之势即成,将来也会回归一统,本也是道之使然。”

“师傅,师姐是如何去了那万千年前,她不是才习得阴符之术吗?”

王禅还是在这方面有些纠结。

“你看这太极图,世人能看的,只是一个面而已,可若你把此图化之天地四海,既可知无边也无际,无归也无向。

道既无寿,又何来年月时间之说,也无前后之分。

明道之人自然能与道同存,也就没有前后之分,她此时拜我为师,难道就不能解万千年前之劫吗?

你此时还不知你来自何处,为何会投为一颗稻谷,若是你知道就不会有如此疑惑了。

再言之,你现在尚未真的明道,所以还不能超脱时空,就像你虽然可以进入道之虚空之境,遨游太虚,可却依然受自身所限,依然会有生死之顾。

它日你明道之后,就不会有此疑惑了,此时到也不急。”

(王禅从二千多年的现代社会而来,已学会了鬼谷子的大部分留传的本事,只是这种本事并不适合于现代社会,所以可说是生不蓬时。

而男主第一章就被那几本古书烧死而转世投在二千年前,再次拜师学艺,而他也将会学得他所固有的本事,再留传于世。

而化蝶就是九天玄女,她也于此时此缘劫之点,同拜老子为师,学会阴符之术,同样去了万千年前的洪荒时代。

这看似矛盾,却并不矛盾,一个看似向前,一个看似向后。

前两章讲过道之无极,所以于道而言既开始,也无结束。

所以时空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纵然在人的脑海里不可消除,但大家再看太极图就知道,其实太极图并非只是平面,它其实是整个宇宙苍穹的平面展示而已,有无限个极,也有无限相。

明道之人,可以超脱时空之外,所以无生亦无死视之为永生。

这一点其实古人一直明白,所以自古至今但凡修道之人都追求永生,并非是没有根据的。

只是真正能明道的人却又少之又少,而这些能明道之人也就具备人之不能的神通,被历古世人称之为仙,在人世却称为圣人。

所以圣人无为也和道之无为一样,也和天之不仁一样,也就能与天地一样,看待世间变化,却并没有时空之限。)

“师傅的意思,徒弟虽然一时不明,可却也不敢再问,只是依师傅此意,师姐习了阴符之术,当然是有大任在身,万千年前,世间无道,师姐受命前去,促一统之机。

那么徒弟虽然比师姐愚钝,却也非无用之才,师傅是不是也有什么好事在等在徒弟去做?

难道是像当年太公一样,促新朝一统吗?”

“你这小子到了机灵,这世间万物非是无用之物,既然有生,自然有用,你本好辨,又通易理之识,而且善长智谋之术,所以既然来此时此地,当然是有机缘所在。

只是此时大周气数未尽,纷乱有序,还未有一统之机,而你却是一个适合的捣乱之人,时机到时,你自可以再行走列国,师傅当然不会阻止。

你之所任却非是促统而是促分,易理有复卦,七日来复,只要你善加揣摸自然能明白,世间纷乱也是如此。

只是世间纷乱,魔邪必出,这也是天道之理,你除了促分之外,还兼之要除魔卫道。

再者依世间之人,一些贤才固执之人来看,你之所为未必能让人理解,除了那些魔邪之人,尚有更多修道之人,甚至于得道之人都会成为你的对手,说不定你的师姐将来也会成为你的对手。

所以你此行之途,未必比一统之途容易,你可要做好准备。”

王禅一听,脸冒热汗,呆呆的看着老子,有些不敢相信。

若说除魔卫道,王禅并不会有什么可惧的,可听老子一说,那么他将来所做之事必定是有违世间常理。

普通百姓都会想着解除纷争回归一统,列国之中但凡有些见识的人也会以一统为责,就连他的好友墨翟也提倡止战非攻。

可现在老子告诉王禅他的责任是分,而非统,这就势必引出更多魔邪之徒,而他在正道之人眼中也会变成一个魔邪之徒,到是他就会成为人神魔的敌人,如此大任,也让王禅有些惧意。

而且最后说化蝶也会成为他的对手,这就让他更难理解了。

当然他知道若化蝶真的修成阴符之术,真的明道之后,自然会明白老子的意思,也会像老子一样超脱时空。

可就是在此道明而不明之时,王禅却要凭自己的本事去列国这间“捣乱”,如此凶险,他此时真的不敢想像。

“怎么,师傅如此一说,你就害怕了,你鬼谷王禅向来不怕天不怕地,不敬神不惧魔,为何会如此气虚。”

“师傅,你看太公促一统,成就功业,受万人敬仰,可徒弟却要去做这分裂之事,受万人唾骂心里自然有些不平,况且若是将来师姐与我为敌,我不知如何面对。”

王禅还是实话实说,人都有那么一点小私心,也有那么一点好虚名之心,也十分正常,毕竟王禅还未真的明道。

“你之所惑,到也不奇,师傅自会为你解惑,至于你与蝶儿,也未必要斗勇斗狠,你向来权谋于无形,为何现在又不自信了。

至于促统与促分,其实你只是未摆脱名利之好而已,师傅现在就传你另一明道法门,你也不必着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