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深山偶遇(1 / 1)

加入书签

诗曰:

西风落木绽黄花,牛背村童笛正佳。

曾识倚楼人听处,每闻吹月鹤升遐。

苍江一色浑秋意,红叶初光衬晚华。

冷露下天星斗润,烟波声到是谁家。

话说李柯急匆匆出了石坳村,寻路往东山而去。李柯沿途是仔细搜寻,正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生怕错过也。因为前些日子和巧儿一起来过此地游玩,所以虽然称不上轻车熟路,也是方位清晰,步履轻快多了。

且说李柯来到东山,只见满山苍翠,无名野花覆盖山坡,一阵阵山风吹过,一片窸窸窣窣之声。一轮新月压上枝头,李柯突然感到一片凄凉,看看天色已晚,就依原路而回。俗话说,下山容易,上山难。不多一时,李柯就下到了半山坡了,这时树丛茂密,月光透过稀疏枝叶犹如萤虫之光,山径已经分辨不清了。李柯从小到大都在闹市中生活,哪里懂得深山夜行的困难,更没有什么常识经验,而且心情又不好。这时李柯懊恼极了,早已辨不清东南西北了。李柯是深一脚、浅一脚的乱走,走到大半夜,也没有走出树林子。李柯出来时没有吃饭,也没有带水和干粮,这时是又渴、又饿、又累、又困、又伤心。又走了实际分钟,李柯实在是困的不行了,脚一软,身子一歪,整个人就瘫坐在草丛中了,头刚沾地,就想起了鼾声。这书呆子睡着了。

话分两头,这东山北麓有一户人家,主人是个老婆婆,老人家姓邹,丈夫和儿子、儿媳前些年到山外做生意去了,眼前只有妙儿、铃儿、静儿三个孙女在身边。这老婆婆生于大户人家,从小受过良好教育,从小习得一身好武艺,非常有学问,诗词歌赋都会。日常闲来无事,老婆婆便将家学悉心传授给了三个孙女。这三个孙女聪明伶俐,三个比着学,一个比一个用功,功夫是汗水浇出来的,没有几年,这妙儿、铃儿、静儿出落得如天仙似得,能歌善舞武艺高强。虽然山里的生活艰苦些,但是,老婆婆有这三个孙女陪着,这些年来,老婆婆一家倒也过的非常快乐。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今晚也不知道为何?那老婆婆好像预感要出什么大事似得,从晚饭时起,就觉得精神恍惚,心神不安,坐也不是,卧也不是。老婆婆笑道:“妙儿啊,奶奶我身体有些不舒服,你去薅一把黄花草来,煎水给我吃吧。”

妙儿笑道:“奶奶,你歇着,孙儿这就去薅草药。”

妙儿对两个妹妹说道:“二妹,你在家照顾奶奶,不可睡觉。”

玲儿答道:“姐姐,你放心吧,我会用心的,不会离开奶奶一步。”

妙儿又道:“三妹,我去南山坡采药,就是咱们常去冲凉的锁龙潭周边。如果发生紧急情况,你速去那儿找我。”

静儿答道:“大姐,我现在就去打水、生火,你快去吧。”

老婆婆笑道:“孩子,现在太阳快下山了,你快去快回,路上要小心。”

妙儿笑道:“奶奶,您放心,孙女很快就回来的,我去了。”

那妙儿姑娘随手取过一只小竹篓,背上肩。手里拿着一把小药锄,带着飞爪。妙儿走出院子,健步如飞,直奔南山坡。那妙儿是在这山里长大的,一草一木都是如数家珍。转眼之间,妙儿来到了山南坡的锁龙潭边了。小妙儿眼明手快,很快就薅了一竹篓字草药。小姑娘很麻利,背着竹篓往回返。也不知是因为心里着急,还是天意如此安排,小妙儿竟然鬼使神差的走错了路。这一条山路要绕一个山凹才能够回到山北麓,当小妙儿意识到时,已经走出一里多路了,如果回头,时间虽然短一些,但是一来一返也耽误不少功夫,算起来也差不了多少。小妙儿就将错就错,就沿着这一条山道往回走了。这一来不觉就天黑了,夜幕降临,四下里黑压压的,伸手不见五指。这小妙儿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山村野丫头,可是也从来没有走过夜路,竟然也迷路了。小妙儿背着竹篓在那深山中正在乱走,忽然脚下绊了一个软软的东西,小妙儿身子不稳,‘哐嘡’一声,手里的药锄就扔出去了。小妙儿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儿呢?就听见“哎呀!”一声。小妙儿吓呆了,这深更半夜里的荒山野岭突然来这么一下子,恐怕在座的没有一个不被骇死的才怪呢,何况妙儿现在是一个不满二八的女孩儿呢?

小妙儿惊魂未定,得得瑟瑟偷眼一看,傍边草棵里躺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这不是什么东西,正是迷路的书呆子李柯。小妙儿的药锄就在那儿竖着呢?原来小妙儿的药锄的锄把上镶嵌有一颗鸡蛋大小的夜明珠,这夜明珠在黑夜里发出淡淡的绿光,所以小妙儿可以看到那把小药锄。小妙儿上前一步,将药锄拿到手里,有武器在手,小妙儿胆量徒增,小妙儿娇声斥道:“什么鬼东西,敢找你姑奶奶的麻烦!”

那小妙儿是心虚胆怯啊,这分明是走黑路吹口哨,自己给自己壮胆呐。

你也别说小妙儿这一喊,倒把那李柯给喊醒了。李柯本来睡得香甜着呐,无缘无故挨了一锄头,已经疼的叫出声来,但是头脑依然朦朦胧胧的。随即又听到斥骂声,这一声斥骂,李柯就完全清醒了,不过胆子也吓破了,翻身爬起,拔腿想跑,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两条腿好像不是自己的了,瑟瑟发抖,一步也迈不开也。正是:

夜卧之人闻失火,懵然不知其门之所出。

这时小妙儿看清楚了,原来是一个俊少年。小妙儿说道:“你是何人?为何深夜在此睡觉。”

李柯听了这话,心里也安定许多,说道:“我是来找人的,迷了路,请指示出山之径,不胜感激。”

小妙儿扑哧一笑,道:“说起来,我们还真是有缘,我家住此不远,你可随我同去,天明送你下山可也。”

李柯是一万个愿意。李柯就跟着到了罗浮山北麓妙儿的家中。

老婆婆在家等着妙儿回来吃药呢,一等不来,二等还不来,老婆婆着急呢。静儿要去找姐姐,老婆婆不放心,说什么也不让静儿去。只好等着,到天快拂晓时,妙儿带着李柯回来了。老婆婆一看奇怪道:“妙儿,你不是给奶奶我薅药草去了吗?怎么捡了个相公回来?这小子长得油头滑脑的,一看就不像个好东西,你给我说清楚,否则,奶奶我可不饶你!”

小妙儿就把迷路遇到李柯的经过说了一遍,李柯也说了自己为什么来深山的缘由。老婆婆这才转忧为喜,老婆婆笑道:“李公子,方才见疑,莫怪。”

闲话休提,当晚李柯就被小妙儿救了,老婆婆安排饭菜款待。饭罢,老婆婆家里空房子好几间,一切日常用品,床榻、被服齐全,就让李柯在一间闲房中安歇,准备天明之后,再送他下山。不提。

当晚无话,第二天,天刚刚放亮,妙儿与往常一样早早的起来,准备好早膳,就来唤那李柯起来用早膳。妙儿唤了一声:“李公子,小妹已经将早膳备下了,莫要贪睡偷懒,可速起身,待用完早膳,小妹送小哥哥下山,好吗?”

妙儿说完,就又去东屋看看奶奶去了,妙儿到东屋里看奶奶一切如常,知道没有什么事情要做,就回到李柯那里,一看,那书呆子还睡在那里,没有起来的意思,心想:“这小子可能是昨晚过于累乏,起来晚些就晚些吧。”

过了老大一会,看那少年好象没有要醒来的意思,心想:“时间已经不早了,还是唤醒用完早膳再睡一会,然后送他下山也不当紧。”想罢,就轻声说道:“小哥哥起来吧?”

妙儿一连唤了两遍,那少年就好象没有听见一样,仍然睡在那里未动,到这时,妙儿心里才犯了嘀咕?这小子怎么啦?莫非是病了?想到这里,心里一惊,连忙将手放到李柯的额头上一摸,原来发现那少年浑身发热,知道是病了。

妙儿是万分着急,心里是乱成一团,想告诉奶奶吧,奶奶身体也病了,吃完药正在修养。所以,奶奶是不能够惊扰,自己虽然有一身工夫,也识得几种草药,但是要让这呆子好转起来,也是没有多少希望,两个妹妹也不懂医,这下可急坏了妙儿。

妙儿正在万般无奈之时,真是叫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啊。就在妙儿着急的时候,这时就看见从门外来了一个人。妙儿一看原来是奶奶来了,老婆婆正在假寐之中,忽然听见妙儿啼哭。开始老婆婆并没有太在意,心想可能是妙儿与那少年斗气,后来发现不对,就到西屋里来了。老婆婆一看妙儿坐在那里不住流泪,那少年在床上不动,老婆婆用手一摸那少年的额头,烫烫的,知道那少年是生病了。

老婆婆再一检查,发现少年小腿有一处外伤,仔细一看伤口,好像是什么砍的。就对妙儿说,道:“这儿有一处刀伤,好像被人用什么东西砍了,现在伤口发炎了。再者,深山迷失道路,夜里几番受到惊吓。再加上饥饿,山里风大,夜晚气温低,又感受风寒。所以热毒攻心,引起神智昏迷,看来他一时半会不能够下山去了。”

妙儿说道:“奶奶,他这伤是药锄所伤,是昨晚孙儿失手打的。虽然是误伤了他,可是孙儿也是要负责的,奶奶,您一定要治好他,不然,孙儿怎么向其家人交代啊?”

老婆婆笑道:“好孩子,就算不是你伤的他,你把他带到咱家里了,就是有缘啊?怎么着也不能够见死不救啊!不过我看,这小子虽然是个书生,可身子骨却不赖,是一个练武的好苗子,吃几次草药就没有事情了。”

妙儿说道:“奶奶,需要什么草药啊?我这就去采药去。”

老婆婆笑道:“现在虽然是三月,但是,咱们岭南这里还是比较热的,需要一些清凉解毒的草药。”

妙儿说,道:“正好昨晚去采黄花草时,孙女看锁龙潭傍边有婆婆丁等许多草药,就顺手采了一些回来,不知道可以用吗?”老婆婆笑道:“快去拿来看看。”妙儿就从院子里抱过来一堆草药来,老婆婆从里面挑了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五种草药。笑道:“这小子还很有运气,好似专为他采的药呢?你拿去把这些鲜草药用石臼捣烂,攥出汁来,药糊敷在伤处,外用棉纸包住就可,另将药汁喂给他喝。”

妙儿依言,将伤口处理好了。可是那小子依然神志不清,不能够喝怎么办?老婆婆取来一枝细竹管,将一端削成斜面,从嘴角处慢慢撬开牙缝,说道:“孩儿,你就喂他喝药吧,我去休息了。”

妙儿先自己噙了一口药汁,然后从竹筒送入少年口中,果然那少年将药汁全部咽下肚里去了。妙儿等他咽下去后,再喂第二口药汁,一连反复三十多次,方罢一碗药汁喂完,妙儿就在傍边守着。

妙儿在一傍是悉心照料,那少年服了草药后,过了顿饭的工夫,发现那少年的面色慢慢红润起来,气息也恢复了。又过了一个多时辰,那少年醒了,玲儿和静儿两个小妹妹送来热汤,妙儿又喂了他一碗稀饭,那少年就安安静静的睡了。

列位看官知道老婆婆用的什么方法吗?听在下说一说这几位药的出处。老婆婆用的方剂便是有名的‘五味消毒饮’。此方出自清代名著《医宗金鉴》,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组成。此方药虽仅有五种,但功专力宏,是历代中医治疗火毒结聚而引起痈疮疖肿的首选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的功效,不妨置于肘后。老婆婆用新鲜草药捣汁,内服外敷,细竹送药,非凡夫俗子可语。此是闲话,一笔带过。不提。且说在妙儿三姐妹的精心照料下,李柯恢复了健康。正是:

白云深处好人家,深山巧遇有奇缘。

https://www.xddxs.co/read/52735/2943934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