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章 宣室问对(十)(1 / 2)

加入书签

另有一件事,汉惠帝四年,吕后当朝,匈奴冒顿单于写信侮辱吕后,说:“今我丧妻,你丧夫,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愿以我所有的,换你没有的,一个男人对女人这样说话,简直......赤裸裸的耍流氓啊。

吕后大怒,召来丞相陈平及樊哙、季布等人,商议斩了匈奴使者,发兵讨伐匈奴。

上将军樊哙曰:“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迎合吕后心意,曰“然”。

唯有季布大喝道:“樊哙可斩也!高皇帝将兵四十万,尚且被围困平城,如今你樊哙凭什么可以率领十万人就横行匈奴,这是当面撒谎。且秦朝正是因为对匈奴用兵,才引起陈胜等人起义造反。直到现在国内创伤还没有治好,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欲摇动天下。可斩也。”

面对季布严辞厉喝,当时殿上众人惊恐,吕后也觉得理屈,遂罢朝再不说讨伐匈奴之事。小不忍则乱大谋,吕后作为合格的政治家,自然明白怒不兴师这个道理。

之前不过气愤不过罢了。

季布是项羽属下,与丰沛一系是战场老对手,且项羽死后,汉朝已经建立了,季布也没有投降刘邦,一直被通缉。

最后还是大侠朱家找到刘邦的心腹夏侯婴说情,以一句“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一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说服了刘邦,赦免了季布,并任命其为郎中。

到了汉惠帝时,季布已经升到了中郎将。至于为何升这么快,多半是汉惠帝的缘故,对汉惠帝来说,上有母亲吕后压制,下有跟自己父亲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掣肘,简直太没有存在感了,说是傀儡也不为过。

季布这样一个没有根底,谁都不靠的人,简直是最好的招揽对象。

所以,这多半又是一个皇帝想夺回权利的故事,这里就不详说了。

说回季布,本是项氏余孽,在吕后时期又在朝堂上当吕后面斥责樊哙等人。

这样一个前有旧仇,近有新怨之人,文帝竟想认命他为御史大夫,作为将来的丞相人选,压在自己头上。

且以文帝此举的用意来看,不光是不想让丰沛系掌权,也不想让归顺系再染指丞相之位。

所以才推出季布这个归降派。

丰沛系如何愿意,如何甘心,遂强烈反对,诋毁季布“使酒难近”,即好发酒疯,难以接近。

文帝将季布招来长安,滞留一月之久,最终因阻力太大,没能任用,无奈放弃。

毕竟当时的丰沛一系,作为诛诸吕,灭外戚,杀少帝,以臣子立新君的主导人马,此时正是如日中天之时。常常让文帝感到无力。

史书记载,季布留邸一月,见罢。

但文帝四年,灌婴也卒了。

陈平灌婴,文帝苦心孤诣,打算用来抗衡丰沛一系人马的两人,仅仅两年内相继去世。只能说天不佑文帝。

不然可能文帝时就解决了功臣集团势大的难题,也不会留到如今,压力都压在了景帝身上。

且这两人一死,归顺一系的人群龙无首,剩下的要么不像陈平这样功大,要么灌婴这样追随刘邦早,资历老。

文帝再想任用,已难服众,比如上面的季布。

想让代邸旧臣掌握相权更不可能,毕竟连皇帝资历都浅,何况小国代国的那批低阶属官。

至此汉高祖刘邦夺天下的麾下三系人马,吕氏外戚一系早已覆灭,剩下三两小鱼虾,不足为惧。

如今归顺一系也垮了,只剩丰沛系一家独大,再难以制衡。

更可怕的是,随着第一代开国功臣们渐渐凋零,所剩无几,这三系渐渐合流了,皆融入到丰沛一系,形成了统一的功勋集团。

某方面来说,景帝面临的压力比文帝还大,起码文帝时各势力还互不统属,文帝还能拉拢一方,打压另一方。如今景帝面对铁板一块,只能依靠晁错,周仁这样不属于功勋集团,没有根底从小吏爬起来的官吏派。

其实文帝给景帝还是留了人马可用的,比如卫琯,张释之,袁盎等,这些都是文帝时的老臣,晁错也在其中。

可惜景帝有些小心眼,卫琯,张释之都得罪过景帝,都被他在当皇帝这三年内从长安赶走,给踢到了地方郡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