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西出阳关(1 / 2)

加入书签

叶尔羌汗国,起源自察合台汗国,因为定都在叶尔干附近,是以中原的称呼就变为叶尔羌。

16世纪初,东察合台汗国满速尔汗的三弟赛依德,起兵反叛当时的满速尔汗,可惜失败了,一路被追赶到南疆,又到后世的阿富汗、撒马尔罕等地,后来积累了一些势力重回南疆,建立了叶尔羌汗国。

叶尔羌到如今已经经历了七八代的大汗,最鼎盛时期东部将吐鲁番和哈密拿下,又攻破河西七卫的土地,势力直达嘉峪关外,西部又发展到伊犁河谷,端地是横跨西域的第一大国。

其主要的地盘就是后世的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和天山之间的地区。

这里在往前数到汉唐时期,那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盘踞着大大小小的西域国家。

叶尔羌城(叶尔干)位于莎车附近,这里原本也是个西域小国的国都,原本是杜格拉部的统治者阿巴拜克建都在这里,赛依德打败阿巴拜克后就将这里定位国都,叶尔羌汗国的名字就这么传了出去。

虽然这百年间汗国内部多次发生叛乱,但到如今为止叶尔羌还算是比较稳定的,当代的叶尔羌汗阿不杜拉年轻但胸有韬略,继承汗位之前就扫清了内部的叛乱,后来又出兵吐鲁番,将吐鲁番和哈密重新纳入汗国疆域。

正当叶尔羌汗国志得意满之际,没想到大华向维拉特准格尔出手了,还顺道将哈密和吐鲁番给占了。

为了不跟大华直接冲突,阿不杜拉命令在吐鲁番的汗国军队撤回南疆,看看大华的势头再说。

叶尔羌并非没有跟大华打过交道,在大华出兵进入巴尔喀什湖南部的时候,叶尔羌也在积极的向西扩展,他们和布拉哈打过几次,也和那边的乌孜别克族打过几次,听说过大华的赫赫威名,赶着哈萨克汗国像赶鸭子一样。

再加上漠南、漠西蒙古诸部逐渐被大华征服,阿不杜拉当前最想的就是明哲保身。

希望大华别关注他们叶尔羌,也别看上他这个小透明。

甚至还想着带上贡品,前往大华的中京去朝贡。

反正也做过大明的藩属,多个宗主国也没啥。

就是稍微犹豫了一下,阿不杜拉没去成。

没想到为汗国带来了灭顶之灾。

人家在朝堂直接宣布出兵灭叶尔羌。

他到底咋招惹大华了,他始终都想不明白。

大家相安无事不好吗?干嘛非要打打杀杀的?

可是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大华东西两路大军,聚集十万来攻,单单骆驼马匹就有十多万头。

各种辎重无数,东部的各城根本就没抵抗之力就被攻破,如今敌人已经推进到于阗。

那里是叶尔羌的第一大经济中心,和田玉石的出产地,也是东西商人的必经之处。

于阗驻守着三万多的战士,阿不杜拉又征调各部战士五万人前往于阗驻守。

估计如今已经到了,八万多将士,估计挡住那些大华人没什么问题吧?

现在就剩下西路军了,他手中最多能调集二十万大军,于阗将近十万,国都还得留出来足够的人手,剩下的几万人估计也拦不住气势汹汹的西路大军,阿不杜拉感觉整个脑门都是疼的。

“来人,派人去喀布尔城求援!另外派王子去莫卧儿帝国救援,希望他们能够看在血脉的份上,出兵帮我叶尔羌一把!”

阿不杜拉知道单靠喀布尔城是救不了叶尔羌的,所以直接让亲信带着自己的儿子前往莫卧儿帝国救助。

莫卧儿正在极盛时期,已经占据了包括喀布尔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势力如日中天。

如果说谁能跟大华掰掰腕子的话,那非莫卧儿帝国莫属了。

只是他不知道,当初郑毅宣旨出兵叶尔羌时,莫卧儿的使臣也在。

如今莫卧儿的使臣还飘在大海上,还没有来得及回到国内禀报这个消息。

李源也从西安城出发,一路经过陇西前往南疆,这条路对他来说也是新鲜无比。

毕竟西域和丝绸之路,在古代的时候声名远播,可惜到了如今早已荒废,只有少量商人还在走这条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