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 37 章(2 / 2)

加入书签

赵受益目不斜视,并不搭他的话,刘恩笑道“劳烦小哥了,还请小哥带路。”

从袖子里摸出一小串铜钱,递给门童。

门童眉花眼笑“楼上请,楼上请”

会仙楼共有三层,最大的包间就在第三层楼上,凭窗远眺,整个瓜洲渡口尽收眼底。

赵受益拾阶上楼,刚转过第三层的转角,就见一个人迎了上来“冒昧相邀,蒋平在此谢罪了。”

赵受益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见他身材精瘦,目光炯炯,两撇小胡须倍显精神,不由得笑了“不必多礼。”

果然,狸猫换太子都是既成事实了,包拯和他的江湖朋友们也都该陆续出场了。

翻江鼠蒋平,久仰大名了。

蒋平将他引进雅间,吩咐小二将早就准备好的饭菜呈上,再叫他们无事不许打扰。

小二知道他们有要事相谈,忙都退下。

赵受益也命其余护卫守在门外,只留一个刘恩在身边。

屋里只剩了三个人,蒋平也就不再兜圈子了“尊驾是范大人请来的人吗”

赵受益点了点头“我与范仲淹相熟。”

蒋平大松一口气“太好了,范大人收到了我们的信,扬州茶政有救了。”

赵受益将那张文曲危矣的纸条取出来“这么说,这张纸条果然是你们送来的。”

他将纸条递向蒋平“你们之中,倒是有个能人异士。不知可否让我一见”

蒋平接过纸条,愣了“这张纸条并不是我们送去的。”

“不是你们送去的”赵受益拿回纸条“你们不是给范大人送信了吗”

蒋平点头“我们确实是给范大人送了信,但并不是这张。”

赵受益问“你们派回去的,是不是一个很久以前到扬州为包拯送信的范家人”

蒋平道“没错,我将扬州的情况写在了一封信里,送给范大人,请范大人帮忙。”

赵受益皱眉“为何是你写信若要传信给范大人,让包拯发公文回京不就行了”

蒋平摇头苦笑“我们倒是也想如此,问题是,现在的包大人,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了啊。”

果然,赵受益最坏的猜测成真了。

包拯果然是出事了。

赵受益道“说了这许久的话,还未通报姓名。我姓赵,名元亨。这扬州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望蒋义士据实以告。”

蒋平心里一惊。

姓赵,名元亨如今老一辈的亲王就是元字辈的,这一位的来头可真是不小

他更加小心地道“当初包大人初来扬州上任之时,因与入中商人不相和睦,暂住在在下的一位朋友家中。在下的这位朋友名叫云娘,是一位外海上有名的海盗。云娘收留了包大人,又处处帮扶,与入中商人和解之后,包大人也并没有从云娘的家中搬出来”

摆平了入中商人之后,包拯又亲自去山场探查,深知茶农的疾苦,也知道贴射法一行,朝廷的一部分损失将会转嫁到茶农头上。

他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并不愿意损伤茶农的利益来填补朝廷。

于是他命令将茶叶定为三等,茶商每买一斤一等茶,就要搭配着买相应数目的二等、三等茶。

这个搭配的数目,是要根据每年茶叶的产出比率来计算的,以求最大限度地照顾到茶农、茶商双方面的利益。

包拯也知道,这种做法必会遭到茶商的抵制。但他知道这种抵制不可能持久,因为茶商要赚钱,就不可能真的和官府对着干。而且即使在这种条件下,茶商也是有利可图的,既然有利可图,就一定会有人去按照这个规定来买茶。

只要有一个人照做,那所有人都接受这个规矩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那今日瓜洲渡口上是怎么回事”

赵受益问“那些茶农可是被逼得将好好的茶叶倾倒进大运河了。”

蒋平苦笑道“当初谁也没料到会是这样。”

“包大人定好了这个规矩,吩咐榷货务第二天开始执行。我们都挺高兴,南侠弄来了一坛好酒对了,南侠是包大人的朋友我们四人对月共饮,这时候云娘说,她有一件家传的宝物,名为古今盆,盆中装上水,可照见人的前世今生。云娘问我们,要不要照一照试试。”

赵受益挑眉。

古今盆,包拯的三宝之一,看来这个云娘是个送宝的nc啊。

“其实包大人对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并不热衷,但云娘一再坚持,客随主便,包大人无奈之下,答应了照古今盆。”

“结果,这一照就出事了。”

“云娘将古今盆注满了水,邀包大人去照。包大人走了过去,我从旁边看去,他和云娘的影子刚好同时出现在了盆里。”

“然后那盆不知怎么的,忽然泛起一阵阵的水波,盆中的人影碎了。包大人与云娘都昏死过去,这一昏到现在都没能醒来。”

赵受益眨了眨眼。

这算是怎么回事,文曲星君被自己的法宝反噬了

蒋平又叹了一口气“包大人昏迷不醒,榷货务衙门的事情就由另一位大人主持。另一位大人是个公公,他唉这位公公不爱管事,还是个糊涂性子,原本叫茶商买一斤好茶只需搭配几两次茶,但他不喜欢太复杂的事情,就说,茶叶不是分了三档吗,就叫他们买一斤一等茶,配一斤二等、一斤三等好了如此茶商怎么肯买呢,就有人劝他,这不是苛政吗,快请公公将此法停了吧,那黄公公却说,这是包大人定下的法子,他不敢擅改,于是就成了现在这个局面。现在扬州城里十人有九人是在骂包大人的,其实包大人何其冤枉呢”

赵受益也叹了口气“原来如此,这种人真是可恶。”

他又对蒋平说“于是你们就叫那范家人去和范大人送信了”

蒋平点头“确实如此。”

赵受益道“可是那信并没送到范大人手上,那个信使还被杀死在了范府门前。”

蒋平大惊“怎会如此”

又懊恼道“原来他们已经将人杀了怪不得今天居然让我出了家门”

赵受益问“他们是谁”

蒋平苦笑道“在下不是说过,那云娘是个海盗。她与包大人一同昏迷不醒,她手下的海盗们就以为是我们害了他们的头目,要杀了我们偿命。我好说歹说,才保下了包大人和南侠的性命,如今这两位都在他们船上关押着。他们还不许我将云娘昏迷的事情透露出去,怕其他海盗知道云娘人事不省,趁机作乱,对他们不利。”

赵受益抬眼看他“那这个信使又是怎么回事”

蒋平尴尬地笑笑“包大人刚入扬州的时候,云娘为了和他套近乎,私自截留了范大人的书信,亲自将信给了包大人,这个范家信使就暂时被扣押在了云娘手中。后来云娘昏迷,海盗们手忙脚乱,他又说了几句对云娘不敬的话,被割了舌头。在下虽是一介商人,但也知道如今扬州局势危险,如果包大人再不醒来,茶政改革就要功亏一篑。为今之计,只有请朝廷派出救兵。包大人素与范大人情谊深厚,于是在下就悄悄将这名信使放了出来,请他帮忙送出这一封求救信。”

“私放信使之后,那些海盗就将在下也软禁在了家中,吃喝拉撒都有人监控。前两天忽然将人手撤走了,今日更是许我来渡口这边,原来是他们早已杀死了信使,拿回了信件,这才将在下放过。”

赵受益点头不语。

范仲淹的家人到扬州一去不回,许久之后却被人割了舌头杀死在范府门前,看来都是海盗所为。

他身上原本带着的信件,也是被海盗拿走了。

海盗截留信使,是因为他们的头目想与包拯套近乎。杀死信使、拿走信件,则都是因为害怕走露自己头目昏迷的风声。

那张文曲危矣的纸条,看来是与海盗无关,应该也与扬州无关。

如果这张纸条是信使从扬州带来的,没道理海盗们拿走了信件却留下这张纸条。

最大的可能,是有人在信使被人杀死后,才留下这张纸条,提醒范仲淹和他。

如果不是“文曲危矣”这四个字的话,他恐怕根本不会想到要亲自来扬州一趟,也就无从发现包拯的处境,更别提知道茶政改革就要功败垂成了。

想通了这点之后,他也就明白了,无论那个送信的人到底是谁,至少在这件事情上,是友非敌。

赵受益道“现在茶农那边已经安抚好了,半月之内,不会再出现毁茶的事情。现在,请蒋义士带我去看看包拯,我必须亲眼看见包拯现在的处境。”

主要是见一面,安安心,确定一下文曲星真的还活着。

蒋平沉吟道“这却有些难那些海盗将包大人看守得甚严,恐怕不容易得见”

赵受益笑道“这没问题。”

他拍了拍刘恩的胳膊“有了我们这位刘管家在,刀山火海,天涯海角,我都去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