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 48 章(2 / 2)

加入书签

那时候他受封枢密使,领着禁军出征,却看透了禁军软弱无能的本事,根本不敢和辽军硬碰硬,只能智取,挑拨辽国内部君臣关系。

辽国枢密使哗变砍了皇帝的脑袋自立为帝,当晚就打道回府投入到无尽的内斗中去了听说这两三年辽国已经死了四五个姓耶律的大王了,姓萧的权臣更是死得不计其数。这一切寇准看在眼里,其实也得意过自己不费一兵一卒就化解了一场危难,但仔细想想,心里也憋屈。

而这一次西夏反叛,则是正正好好地撞在寇准的枪口上了。

刚练好新军,就有人送上门来挑衅,还是个蛮夷小邦。不叫你见识见识天朝上国的厉害,他就白当了这么多年的宰相。

寇准在家里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赵受益在南清宫里偷偷接见将要出征的狄青。

狄青是寇准的副手,寇准格外器重他,几乎已经将整个禁军大营都交给了他打理。此番出征,当然也是要带上他一起的。

有时候赵受益也会觉得寇准十分有趣明明知道狄青是赵受益的表弟,是个铁杆的保皇党,竟然还敢把这么重要的位置给狄青。

要说他光明磊落胸无城府,又觉得他实在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他过于自信了,觉得哪怕你是皇帝的表弟,我也不忌惮你,我也敢重用你,因为我不怕你。

我不害怕来自属下的反叛,因为我足够强大,足够有底气。

赵受益笑着对踏月而来的狄青道“恭喜狄指使,将要一飞冲天了。”

延州指使是狄青的官职,是为了讨伐西夏特意加封的。

狄青道“臣有今日,全赖陛下栽培。”

若不是陛下将他从开封府大牢中救出,又让他拜寇准为师,他又怎么会得到如今的声名地位。

赵受益命刘恩给狄青斟了一杯茶水“今年的新茶,从扬州来的,尝尝。”

狄青端起茶盏品了一口“好茶。”

赵受益手指点着茶杯“包拯去年下扬州治茶,一举荡涤江南茶市的积弊,使我朝廷今年的茶政收入涨了一倍。各方安宁,皆赖包拯。因此,他回了京城,就被授予御史知杂事一职。”

也就是说,我这个皇帝,有功则赏,绝不会亏待忠臣。

他笑对狄青“你从西夏回来,就是荡寇有功的将军。想要朕赏你什么”

狄青道“无功不受禄,如今边境未定,青怎敢居功。”

赵受益道“你从西夏回来,朕就封你为枢密使。”

他的话语里不再带着笑意,反而有一些严肃和冰冷。

赵受益一直致力于当个宽和的君主,很少对手下人冷言冷语。

如今以这种语气说出一句抬举嘉奖的话语,倒叫狄青狠狠一愣。

良久,狄青终于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从西夏回来后,就封他为枢密使。

现在的枢密使,可是莱国公。

封自己做枢密使,莱国公能同意吗

赵受益道“你武功高强,谙熟兵法。西夏并非强敌,想必你能够应对自如。”

狄青沉声道“臣必全力以赴。”

赵受益点头,笑了“自然,你必须全力以赴。”

他拍了拍狄青的肩膀“你要比任何人都全力以赴,立下任何人都不能企及的功劳。这样,朕才好重重地赏你,让你成为武将之首。”

赵受益几乎是在暗示狄青与寇准争锋。

他准备趁寇准此次出征的时候在后方清理寇党,务必要让寇准回来之后在朝堂上没有立足之地。

想要处理掉这么大的一个权臣,就必须妥善安排他所留下的职位与权力。

一旦出现权力真空,轻则朝野动荡,重则天下大乱,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寇准如今身兼文武,宰相是他,枢密使也是他。他甚至还突破了枢密使的职权,直接对禁军进行了掌控。

文职方面的职位,赵受益打算留给范仲淹。

寇准一去,范仲淹就是他的宰相。

武将方面的职位,则只有狄青能够接住。

他不想再找个文人当枢密使了,也不想再搞什么统兵调兵分离了。

他需要一支能够真正扫荡天下的强兵,而这支军队的统领者,除了武曲星君,不做他人之想。

但狄青有一个绝大的劣势他太年轻了。

不过十余岁的年纪,就想当枢密使

而且是以武将之身出任枢密使

这可是大违祖宗法度啊

即使他是皇帝的表弟,也难以服众。

赵受益只能寄希望于狄青能在此次平定西夏的战争中立下不世之功。

这样他才可以破格提拔狄青,而不至于陷入任人唯亲的丑闻中。

作为一军主将的副手,想要立下这样天大的功劳,只有与主将争锋一条路好走。

可是

狄青会愿意吗

狄青是道德值满值的武曲星君,又受寇准教导器重,他会愿意与寇准争功,只为了自己能够在回京之后取代寇准的地位吗

赵受益不知道。

他只能去赌,狄青对自己的忠诚能够盖过他心中的道德执念。

狄青跪在赵受益面前,慢慢将头叩在地上“臣”

他忽然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了。

从一开始,他就是效忠皇帝的。寇准只是皇帝为他安排的一个老师,甚至还是皇帝的政敌。皇帝想要打压寇准了,他身为一个忠心耿耿的保皇党臣子,理应竭尽全力地与寇准争功,帮助皇帝铲除这个政敌才对。

可是,寇准三年来的教导、重用,都不是假的。

狄青狠狠地咬牙

他身为臣子,忠于皇帝是唯一的本职。

其他人的恩惠,都是过眼云烟。唯有对皇帝的忠诚,才应该亘古不变。

尽管皇帝要他去背叛自己的恩师,他也必须服从。

他说“臣,遵旨。”

赵受益松了口气,赌对了。

狄青果然如他一直所说的那样,是忠于皇帝的。

他看着狄青面板上满值的忠诚一阵庆幸。

但凡此人的忠诚低了一点,都不用特意去违背他的旨意,只需稍稍消极怠工,不尽全力去和寇准抢功劳,到时候班师回朝,赵受益就没法子将他捧上枢密使的位置上。

赵受益在心中默默地将“把晏殊召回朝中当枢密使”的nb抹除了。

晏校长还是好好在清北大学教书育人吧。

他将狄青从地上扶了起来,执着他的手,微微叹了口气“莱国公是你的老师,又何尝不是朕的老师。朕对莱国公的敬重、依恋,绝不比你少。”

这是屁话,他对寇准敬重是有,但大概赶不上狄青的一个零头。

狄青道“陛下仁慈。”

赵受益笑道“你也应该听说了,皇后已经怀有身孕。等你从西夏回来的时候,不知道赶不赶得上皇子的周岁”

这是在给狄青吃定心丸你看,虽然朕要处置寇准了,但朕可不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朕娶了寇准的女儿,还让他的女儿孕育皇嗣,即使寇准不能再当权臣了,他也依旧是储君的外公。

朕对寇准,仁至义尽。

你对朕,也不能再有怨怼了才行。

狄青微笑“臣必当尽力。”

暗地里,他也松了口气。

皇帝毕竟是有道之君,做不出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

皇帝给寇准留了一条体面的后路,狄青也能够稍稍削减对于即将反叛寇准的愧疚。

他向皇帝告退,回了禁军大营。

今夜,注定是个不眠夜,也是他作为寇准的好徒弟、好下属的最后一夜。

明天,就是不死不休的仇敌了。

他擦拭着自己的佩剑,锋刃映照月光,一室雪亮。

将狄青送走后,赵受益抻了个懒腰,决定今晚就歇在南清宫。

南清宫里他七岁时的房间现在还保留着自从他受封太子之时起,就已经是“君”,而八贤王一家是臣。君主曾经居住过的屋子,臣子当然不能再继续使用,而且还应该妥善封存,定期打扫。

他躺在这张床上,感慨良多。

就是在这里,他度过了今生最开始的七年,也是最无忧无虑的七年。那七年过去之后,他就进宫和寇准刘娥勾心斗角去了,从此连睡个好觉都是奢求。

也就是最近刘娥退场了,才给他留下了一个能好好睡觉的空间。

他闭上眼睛,准备进入梦乡。

却听见房顶有细细簌簌的声音。

他睡觉一向警觉,立刻翻身而起“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