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 48 章(1 / 2)

加入书签

展昭是跟着刘恩飞檐走壁进宫的。

清北大学门前正忙着,十万人的报名入学至少需要晏殊他们忙个七八个时辰。刘恩找到展昭的时候,广场上的人比之前少了一半,但也人山人海,让人头皮发麻。

展昭没想到能在这里看见刘恩“公公怎么到这里来了”

他知道刘恩是赵受益面前的大太监,忙问“难道是”

刘恩略一点头“赵老板找你有些事情。”

大庭广众,不好把官家二字说出口,只能用个化名。

反正跟赵受益在扬州共过事的人都知道“赵老板”是谁。

展昭回头看了看包拯那里,见他们仍在忙碌,一时半会儿大概不能结束。现场有狄青、欧阳春和禁军们保护着,包拯的安全有保障,于是悄悄跟着刘恩离开了广场。

展昭现在没有官品,只是个白身的江湖客,赵受益不能大大咧咧地宣他进宫,只能委屈南侠和刘恩一起从天上飞过来。

赵受益远远看见展昭落在玉宸宫里的院落时,就松开了忽然精神起来的雪球。

雪球从他腿上跳了下去,跑到了展昭面前,拿爪子扒拉他的靴筒。

刘恩蹲下身“小祖宗,别闹,官家找他有事情。”

展昭弯腰把雪球捞起来“这是官家的御猫儿”

刘恩看着他笑了笑“对,是官家的御猫儿。”

展昭将雪球拿在手里掂了掂,在它伸出爪子要挠人之前放开了它。

是挺可爱,就是略凶了些。

“官家,展昭到了。”

赵受益点了点头“展义士,别来无恙了。”

展昭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草民展昭,拜见官家。”

赵受益暗暗撇嘴,装什么乖顺呢,刚才不是还撸朕的猫呢吗

“请起吧。私底下不必拘礼,朕不爱看人家跪着。”

他是真不太喜欢看人家下跪,也不喜欢看人家罚站。范仲淹等人跟他混熟了之后已经学会行完礼自己找地方坐下了。

但展昭跟他还不算太熟,赵受益招呼他坐了一回,见他没坐,也就不再强迫他。

“朕此番找展义士来,是有一件事情拜托展义士。”

时间宝贵,包拯那边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发现展昭不见了,赵受益直接开门见山。

展昭忙道“草民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赵受益笑着摆了摆手“没到肝脑涂地的份上。只是,展义士,”他斟酌了一下词句“你每日里贴身保护包卿,是否觉得,包卿身边,缺了什么东西”

展昭疑惑“缺了什么东西”

除了有点缺钱,包拯也不缺什么别的东西了啊

而且随着包拯逐渐升官,钱其实也不怎么缺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不如晏大人豪阔,但比之前是强多了。

赵受益道“包卿的身边,缺一位贤内助。”

展昭讶然“贤内助”

又一想,也对,皇帝今年十五,已经娶了皇后。包拯二十七了,也该娶一个媳妇过门了。

只是,皇帝和他说这番话的意思是

“难道陛下要为大人赐婚”

赵受益轻咳一声“非也。朕与包卿非亲非故,贸然赐婚,岂不突兀。包卿的婚姻,还是要拜托展义士多多出力了。”

展昭不解“大人的婚姻,草民如何出力”

赵受益道“其实,朕已经为包卿物色了一门好亲,是前任吏部李侍郎的女儿。李侍郎已经致仕,如今正在隐逸村闲居。他家门风清正,门第也堪与包卿相配。”

展昭点头“如此,倒不失为大人的良配。只是,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李侍郎同意了吗”

赵受益笑道“这就是需要展义士出面的事情了。”

“李侍郎赋闲在隐逸村,对外界之事丝毫不关心。他既不知包卿的人品才学,又如何能同意将女儿许配给包卿呢因此,朕才想要展义士出手,帮忙为包卿与李小姐牵线搭桥。”

展昭问“怎样牵线”

赵受益道“之前在扬州的时候,云娘的那个古今盆,你还记得吧”、

展昭点头“就是那盆害得大人昏迷,如何不记得”

赵受益道“那盆本是李大人家的家传宝物,被云娘抢来,这才害了包卿。如今云娘已经改悔,愿意物归原主。因此,朕欲派包卿亲自登门送回宝盆,并代云娘赔礼道歉。”

展昭不满“为何要大人替她道歉”

赵受益道“你家大人刚到扬州的时候不也受了云娘的照拂,替她道一个歉也算是还了这个恩惠,从此两不相干,岂不好而且这古今盆如此邪门,随便派一个人送去,不知还会生出多少波折,只有你家大人这样谨慎周全的人,才能将此盆妥妥当当地交到李大人手上。”

“包卿到了隐逸村,就该是展义士你出手的时候了。”

赵受益从袖中取出那缕被手帕包着的头发“只要将此物放在李小姐枕下,李小姐就会发热、妄语,如同被狐妖上身。到时候,只要展护卫声称包卿会斩妖除魔,帮那李小姐驱除了邪祟,李侍郎自会对包卿另眼相看。”

展昭皱眉“这是否有胁恩图报之嫌”

假装救了人家女儿的命,以此图谋人家女儿的婚姻,怎么听都不是君子所为。

赵受益知道他会有这个顾虑“非也。朕与深知李侍郎的为人,他并不是个会被人以恩情相威胁的人。这只不过是个市恩之法,先让李侍郎对包卿心存好感,再看到包卿的人品才华是如此的出类拔萃,自然会见猎心喜,想要将女儿嫁给他了。”

展昭犹犹豫豫地接过手帕“那,草民遵命。”

赵受益笑道“展护卫且去吧,晏大人那边还急需用人呢。”

展昭将手帕收进袖中“草民告退。”

看着展昭飞檐走壁地离开的背影,赵受益沉思。

这位原本应该是个四品的御前带刀侍卫,现在连个官品都没,进出皇宫还得靠飞,这也太凄凉了一些。

而且人家尽心尽力地保护朝廷命官,却连口皇粮都吃不上,也显得朝廷太小气了。

该找个什么由头,给他封个侍卫呢

天圣四年的九月,汴梁城里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辞官不做了的前任枢密副使晏殊,在禁军大营附近开了个清北大学。开学的那天,真是万人空巷,听说有十万人挤在大学门口的广场上,想要入学拜晏大人为师。

第二件,进宫不久的皇后寇氏,怀孕了。

一时间,人人都以微妙的目光看向寇准。

莱国公已然权倾朝野了,女儿当了皇后不说,还这么快就怀上了龙嗣。十月之后若是生了个皇子出来,寇氏一族,可真就是,贵不可言了

就在寇党弹冠相庆之时,一个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的消息从西北传来。

西夏王子李元昊受禅继位,在兴庆正式称帝了。

赵受益对李元昊的行动速度十分满意。

不早不晚,正好在寇窈娘怀孕之后称帝了。

这样,寇准就能更加放心地去西北了吧。

宋朝向来以西夏的宗主国自居,虽然人家西夏另有一个宗主国辽国,不是很人宋国为主,但宋国人还是不能接受西夏居然僭越称帝,欲与宋国分庭抗礼这件事的。

这还得了

辽国也就算了,就西夏这么个蕞尔小邦,也想和我平起平坐

真是岂有此理

崇政殿里,寇准立于殿下,怒发冲冠“此等目无君父之举,还请陛下准许老臣亲自带兵,将那李元昊擒来京城”

果然就如刘恩所说,寇准的性子就是哪有事哪到,什么热闹都想凑一脚。往好听了说是社会历史责任感强,往不好听了说就是非得到处去刷存在感,显得自己特别能。

像这种讨伐叛逆的大事,不让他去凑这个热闹,他能在自己家里憋死。

而且他这个时候出京,那才叫后顾无忧呢。

他女儿当了皇后,怀了皇嗣。只要生的是个儿子,就是皇帝嫡长子,一个太子之位是跑不了的。就算这一胎没生儿子,小夫妻俩也年轻,有的是生儿子的机会。

到时候,他身为储君的外公,还有什么惧怕的了

因此,他才敢站在崇政殿里主动请缨,请皇帝派他去西北。

赵受益恨不得双手双脚地赞成寇准,亲自把他送去西北,但嘴上的功夫还是要做“师父这一片赤忱为国的心,朕领会得。但师父年事已高,朕听闻禁军中有一人名狄青,深得师父的器重”

寇准一听这话,心道,你要分我的兵权这还得了谁不知道那狄青是你的表弟,真叫他领兵去了西北,得胜归来,这枢密使还有我的份了吗

因此寇准义正词严地表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臣虽老,但还能再为国家奉献五十年。

赵受益也假惺惺地和他打着太极,几个来回之后,寇准去平定西夏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两人都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这已经是寇准第三次从汴梁城领兵去边境平乱了。

出发前夕,寇准坐在灯火下,感慨良多。

第一次带着一个窝囊皇帝,到手的胜利果实拱手让人,还签下一条不平等条约,每年都得给人家送岁币出去。时至今日还有人用澶渊之盟丧权辱国来攻击他,若说他不委屈,那是不可能的。

但这个丧权辱国的黑锅还是得由他来背下。他不背,难道要让皇帝来背寇准再怎么不乐意,也只能自己默默得将委屈咽下。

没办法,为人臣子的,谁不为皇帝背几口黑锅呢

第二次,那时候小皇帝才刚登基,辽国的那位先帝就兴冲冲地南下欺负他们宋朝孤儿寡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