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1 / 2)

加入书签

白锦堂坐在长青斋窗下,翻阅一本晏公诗集。

他虽是个商人,却是个饱读诗书的儒商,祖上也有功名在身。闲暇之时,也乐意读些诗文陶冶性情。

晏公就是先前的晏枢密了,如今清北大学的晏校长。

年前晏校长在汴梁出版了一册诗集,收录了他自己所有的诗文在内。白锦堂身为半个读书人,如何能不欣喜若狂,当即委托自己在京的友人蒋平购买了二十册回来。

晏公之诗清新隽永,读来唇齿留香。白锦堂陶醉在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意境之中,连有人走到身边都浑然不觉。

直到那人敲了敲窗框,喊了一声“哥”,白锦堂才抬起头来,笑道“难得今天这么好的天气,你居然还在家里闷着”

窗下站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眉清目秀,年少焕然。

他笑了一声,单手撑着窗框跃进屋内,站在白锦堂的身边“哥,我要去趟应天。”

白锦堂微叹“刚才还说你安分了些,这就又要闹出事来。应天府离扬州千里之遥,刚出正月,你去那里做什么”

他胞弟白玉堂道“有人在应天府打着师父的名号招摇撞骗,我得去为师门正名。”

白锦堂问“哪个师父”

白玉堂自小酷爱习武,又喜欢钻研机关术数,白家算是半个书香世家,父母去世后,白锦堂为他延请了饱读诗书的大儒做西席。

武功、机关、文学三道,正经行过拜师礼的师父也有四五个了,且个个都有名有姓,很值得被人打着名号招摇撞骗一番。

因此白锦堂有些拿不准是他哪个师父被人家冒了名头。

白玉堂道“是夏师父。”

“自然是小老儿我啦”

声音由远及近,一个鹤发童颜、身着布衣的男子迈进长青斋的大门。

白锦堂忙起身行礼“夏老前辈。”

夏玉奇摆了摆手“都坐都坐。”

两人一番谦让后,在桌前对坐,白玉堂立在一边。

白锦堂问道“不知是何人冒用了夏老前辈的名头”

夏玉奇笑了“白小友,你最近都不怎么关心江湖事吧”

白锦堂羞惭道“最近不是过年嘛,蒋兄名下这些产业也都送了账目来。说来惭愧,直到昨天,小子才将这些账目都核算完毕。”

当初蒋平托人送信给他,让他来扬州替他照管产业。

白锦堂自己在金华也有祖产,但大多都是庄园田地,还有些小赚不赔的百年老铺。留几个管事在金华看守也就行了,没必要让他这个当家人一直在金华坐镇。

何况他与蒋平又有朋友之义,收到蒋平来信后,白锦堂当即收拾行李,带着他天不怕地不怕的胞弟白玉堂来了扬州。

到了扬州才发现,蒋平留给他的,真的是好大的一堆产业啊。

除去他自己走南闯北这些年攒下的家底不算,还有之前扬州茶难那时候建起来的抹茶作坊。

如今抹茶在整个江南地区彻底流行了起来,蒋平还从汴梁来信,要他在作坊里弄个什么流水线生产,扩大作坊规模,抢占无主市场。

白锦堂不懂什么是流水线,但术业有专攻,他弟弟白玉堂正好有个师父,颇为精通机关术数。

夏玉奇听了流水线的概念后,直言“这都是一千多年的老黄历了”,摆出一副颇为不屑的样子,暗地里却偷偷设计了数个机关,让流水线能运行得更加平稳流畅,提高施工效率。

白锦堂将这些机关图纸给远在汴梁的蒋平抄送了一份,依着夏玉奇的意思,隐去了他的姓名,只说是一个江湖朋友做出来的。

时不时还有一波海盗从长江上来,带着几船来历不明的香料财宝,让他给换成黄金。

事情一多起来,白锦堂连他弟弟都顾不得约束,只好放他见天在扬州城里游荡,时不时惹出些不大不小的麻烦来。

什么光天化日下殴打某员外家欺男霸女的小儿子啦,做散财童子帮人家还高利贷然后半夜潜进放贷的人家偷个几百两白银出来啦,等等等等。

一开始白玉堂业务还不太熟练,被人家当场拿获了几次,每次都爽爽快快地报出了自己家门,白锦堂不得不赔着笑脸上门领人。

后来这种事情就很少发生了,因为白玉堂手脚愈发的麻利,一般人已经捉不住他了。

但白锦堂的担忧却日益加深了。

他看着白玉堂的武功一天天的进益,也看着白玉堂的性格一天天的变得更加桀骜。

恃才傲物,看轻天下英雄,早晚得栽一个大跟头。

现在他在扬州城里招惹几个豪商乡绅,惹出祸事来,白锦堂还能花些钱财,赔个笑脸,替他把事平了。若是真惹了不该惹的人,闯下天大的祸事,到时候

玉堂啊,那时候,只怕哥哥也帮不了你了

白锦堂一半的心思用来打理生意,一半的心思用来操心白玉堂,至于江湖上的消息,实在是顾不上关心了。

偶尔生意上有了空闲,白玉堂也不给他惹事的时候,他宁肯读读诗文清净清净脑子。

夏玉奇道“有人在应天府盖了一座高楼,叫冲霄楼,说这楼是我建来考验天下英雄的,谁能破了楼里的机关,谁就能得到十万两黄金,还能被我收为关门弟子。黄金不黄金的暂且不提,我的关门弟子早就收完了,他们将这话放出去,不是骗人吗。”

“冲霄楼”

白锦堂低声念着这个名字。

不知为何,他忽然有些喘不上来气,似乎有什么东西从这个名字里伸出手,一点一点地扼住他的咽喉。

最终,他说“好重的杀气。”

夏玉奇点头“数年之前,有人找到我隐居之处,请我出山,去应天建造一座有进无还的机关楼。我老了,不愿意再做这些夸耀才能的东西,因此拒绝了。他们一再纠缠,我烦不胜烦,才带着玉堂回金华找你。”

白玉堂自从拜夏玉奇为师之后,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夏玉奇的住所跟他学习机关术数。经此一事之后,夏玉奇才带着他回了金华,从此和两兄弟生活在一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