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录取(2 / 2)

加入书签

事情闹得是沸沸扬扬,九州大学差点被喷成了臭狗屎,而老狐狸顾守拙更是被骂成了黑心黑肺的老奸贼、老色皮、老不羞。

当然后面的是网友们骂嗨了,瞎扯的。。。

除了一些只一味瞎骂,图嘴快的网友们之外,理性些的人就说要把九州大学的名额缩减,补给地方七大;

也有人说砍九州大学的名额不现实,但增加地方武院的名额倒是可以。

毕竟一个九州大学就比地方七大武院加起来还多,实在是不像话。。。尤其这次还搞出这样的事,以至于帝都一个城就被朝廷录取了近千人,以四十七分之一之地,至少占据了朝廷名额的五分之一,吃相实在是太过难看。

滔滔民意、汹汹舆情最终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16号晚,朝廷主持这次武举(这是官方称呼,民间叫华山论剑)的礼部宣教司,先是在第一频道正式就这个事情作出说明:

道路不畅这一点是国家的问题;

而时间紧张却是朝廷为了先办一届起来以做试点,世界形势讯息万变,我们要只争朝夕;

甚至透露今年高考各大院校会再招一次,这一次算是恩科了。

但同时也说到,造成现在这种情况也有学生们自己的原因,虽然现在道路不畅,但是城际之间的主干道都是通畅的,朝廷也早就承诺了主干道上的安全性,考生们完全可以花几天时间赶到帝都的。

而学生的不敢来,只能说明是对自己的不自信。

不自信之人留在地方参考就一定能考中么?

怎么可能?地方的名额才200个,就是把帝都的名额均摊在七大片区加帝都,那二校的录取平均数也是高于地方七所的。

也就是说任何人来帝都考核其通过率都比在地方高,而即使这样了考生们还不敢来,那说明了什么,只能说明他懦弱,这不是武者该有的精神,这是国家第一次严厉的对考生提出批评。

最后还暗暗的警告,地方院校不要再在里面捣乱。

算是朝廷给九州大学背了锅、托了底;同时也给了地方一棍子,这是国家层面少有的严厉了。

看来强干计划已然是朝廷的核心利益,谁动打谁!

但治大国若烹小鲜;一味的强压不是长久之道,打了板子自然要给好处。

所以最后解决的方案是给七个片区各增加50个名额。

虽然四个边远片区仍有人仍然跳出来说要给他们多一些。

但最后国家拿事实说话,说虽然国家是按方位分了七个片区,但是每个片区里面的人口总数,难道大家就心里没个数吗?

四个边疆区考中二校的人少固然有路途遥远的因素,但就没有本身地方考生就少的原因么?

按人均录取比例边四区还占光了好不好!

此言一出,这才让大家都歇了下来。

此次事件虽然看似地方七所沾了网友们的光,但事实上,杨东望根本不在乎多的这些名额。

二百和二百五有什么区别么?

反而不好听了。。而更重要的是,杨东望似乎发现了朝廷的某种谋划被他们给破坏了。。。为了五十个名额,却添了朝廷的堵,要是因此被记恨在心,杨东望怎么想都觉得亏得慌。

他赶紧招来三人团,根据现有的信息,大家各抒己见,好好梳理了下这次事件。然后他发现:

朝廷宣教司发言人在第一频道说的不错,这次九州大学名额被帝都占了一半,地方学子们算不清账,懦弱是有很大关系的。。。帝都一所大学的名额即使平均下来也比地方名额多,任何人去帝都考核其通过率都比在地方高,朝廷是真的没有说假话。。。

在地方参加考核比参加帝都的考核难多了。。以前杨东望没有细想这个事儿。。现在大伙儿一说,朝廷很明显是清楚这么回事的。

那被捧得高高在上的帝都两大学实际上比地方的武学院还好考?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让众考生都去帝都的意思啊!!!

这是赤果果的把人才、武道人才往帝都引啊!!!

这难道是朝廷政策?杨东望可以很肯定的说,当然是!

这次杨东望等地方七所并没有考虑太多,根本没有从都市区的发展考虑,只是从各自院校的发展默契的阴了帝都双雄一次。

但事实上,他们很可能也无意中坏了朝廷的计划。

从事情的解决方案,朝廷也仅给增加50个名额,也能看得出。

各增加50个名额之后的地方七大其名额总和也仍然不及帝都一所高校的人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