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海岛奇缘(1 / 2)

加入书签

方仁等了数日,不见兀良合台的商船到来,而杨天问又招他回总坛,为防杨天问猜疑,只好先回岳州,《乾坤水战图》便暂时留在了妈祖庙中。

兀良合台和钟莲心在继先府中修养两日,身体痊愈,便来拜谢继先。继先正在院中读书,院中有株芙蓉,正值花开,继先将书背在身后,一手扶着花闭眼轻嗅,口中吟道:“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兀良合台和钟莲心正走过来,见继先正情不自禁,相互对笑。

继先侧对着莲心,侧面如半轮新月,莲心打量着继先,约莫十八岁年龄,通身玉色越纱,墨绸挽髻,腰挂越王剑,身材瘦长,一身潇洒脱俗的灵气。看着看着,自己也情不自禁起来,不觉脱口道:“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继先一回头,发现兀良合台和莲心站在正厅门口,便笑着走过去,“你们痊愈了?外面风大,还是到屋里坐吧。”

兀良合台道:“蒙古人天天在外打仗,没有那么娇贵。”

继先眉头一皱,“你们是蒙古人?”

兀良合台自觉失言,他知道宋人恨蒙古人,却不知如何对答。莲心见状,便道:“李大人,哥哥是说蒙古人天天行军打仗,不怕吃苦,所以才骁勇善战,而汉人过于养尊处优,所以要多学蒙古人,不应太过娇贵。”

兀良合台连忙道:“对对对,正是这个意思。”

继先这才舒展眉头。兀良合台深吸一口气,看着莲心,会心一笑,莲心嘴角一挑,露出淡淡的笑容。

继先请二人进屋坐下,“前几日在海里遭了风暴吧?”

兀良合台道:“我们兄妹去大食贩运香料,回程时遭了风暴,多谢继先兄弟相救。我叫钟合台,这是我妹妹钟莲心。”

继先道:“举手之劳,不必客气!泉州一带风暴很多,夏秋季节出海一定要小心。”又看了眼莲心,见她打扮清新,似一朵出水莲花,顿生一股怜爱之情,不由赞道:“好一个莲心,果然人如其名,听姑娘刚才对诗,像是读过不少诗文,你也喜欢苏东坡的这首诗?”

莲心羞而不敢言,一个劲地搓衣角。兀良合台笑道:“我这小妹自幼读书,最喜诗文。”

莲心听此,更是羞涩,“李大人和哥哥过奖了,我不过闲来无趣时读一两句诗文,在李大人面前班门弄斧罢了。至于说苏东坡,我自然很喜欢他的诗文,苏学士潇洒放荡,乐观豁达,又不失忧国忧民情怀和刚正骨气,怎不让人喜欢?”

继先欢喜,对兀良合台道:“看看你这妹妹,满腹才华,还这么谦虚。!”

二人看着莲心,大笑。莲心心悦。

次日,兀良合台说去会见商号,早早出门,莲心不便跟随,留在家中。兀良合台乃是会见阿拉伯巨商蒲寿庚,蒲寿庚在大宋居住多年,是民间商贸巨头,在泉州地面上威望十足,一呼百应,经常发动船商抗税和走私,官府屡次打压,却不起根本作用。蒲寿庚对大宋政府早已不满,兀良合台以为正好可以联络他。

兀良合台接到飞山沙狐曹翼传信,得知方仁已将《乾坤水战图》拿到手,等他一到泉州,便将宝图送来。然而他与方仁并不相识,只能委托蒲寿庚帮自己寻找方仁。

兀良合台走后,莲心在家中无事,便帮继先整理房间,继先走来,见莲心在此,笑问道:“莲心姐姐怎么在这里?没跟你哥哥一起出去?”

莲心停下手,“哥哥不方便带我,让我留在家中,打搅大人多日了,实在不好意思,见大人不在,想来帮大人整理房间。”

继先摸了下本案,调侃道:“这是你收拾的?只怕经玉人一动,日后再读书就爱不释手了。”

莲心羞红了脸,“李大人真会打趣人。”说着便要走出去。

继先连忙劝止,“我是说笑呢,姐姐别生气。”

二人相视而笑。

“对了,我要去港口查看事务,你愿不愿陪我走一趟,正好可以解解闷。”继先把墙上的剑取下来,欲系在身上。

莲心走来接过剑去给他系,“只要你不嫌我碍事就行。”

继先连忙道:“怎么会?”

二人来到码头走访一番后,留下差役指挥,自己带着莲心到观海楼赏景谈心。忽然,继先听到隔壁有人谈话,似是兀良合台声音,便侧耳倾听,“莲心姐姐,好像是你哥哥的声音。”

莲心仔细一听,果然是,她虽不知兀良合台同谁谈事,却知他泉州之行肯定事关宋蒙战争,怕继先发现内情,便假装看景,故意喊道:“李大人,你看那边好漂亮。”

继先伸头看去,不过寻常之景。莲心又问继先:“李大人刚才说什么?”

继先道:“隔壁好像是你哥哥的声音”。

莲心故作不信,“真的?我看看去。”便走过去推开隔壁木窗,向里间瞅了下,“李大人,没有,是你听错了吧。”

继先看了下的确没有,便以为自己听错了。然而刚才确实是兀良合台在与蒲寿庚商谈,要蒲寿庚替他打探宋军海防机密,每月一次寄到和林。听到莲心提示后,二人悄悄从内屋离开了。

泉州不远的金门岛住着同宗几十户人家,姓杨,诗书传世,出过许多有名才俊,人称金门杨氏。宗主杨明昌一家,通达文章,颇负盛名,养有一子一女,名曰杨亮节、杨海心,亮节八岁,海心七岁。杨明昌将两人一起培养,并无男女之别,海心自小聪慧,深得杨明昌喜爱。

继先自来到泉州,几次听人提起金门杨氏,欲拜访杨明昌,只是无人作陪,便一拖再拖;恰好兀良合台和钟莲心近日无事,继先便邀请他们一起赴金门岛,兀良合台也想趁机查探近海防务,便欣然应允。莲心自然愿与二人同往,于是他们便乘舟前往金门岛。

虽说金门岛是海中孤岛,但临近陆地,来往方便,因此并不闭塞。继先三人登岛后,一路来到杨明昌家。杨家小院用竹篱围成,只有三间正堂和两间偏室,正堂门额挂着一块门匾:德馨堂,两边楹联写到: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子孙个个贤;小院中种着各种花草,正堂外摆放着一块奇石,小院虽说简陋,但却不失韵味,透露出脉脉书香。继先看院中无人,轻轻敲下门,未等回应,便推门进去,念道:“一门隔却千重扰,俗履踏来染仙尘。”

只见屋中走出一位中年书生,身穿灰色麻衣,略带几缕稀疏胡须,很是干净,手中还攥着一本书,见到三人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年轻人敢不请自入,必是怀玉而来。”

继先摇手笑道:“杨先生谬奖了!久闻杨先生大名,几次欲来拜访,今日终于得见真容。”三人向杨明昌见礼。

杨明昌请三人进屋,“不知三位贵客何处而来?有何贵干?”

继先道:“泉州而来,我是泉州市舶司使李继先,这两位是我的朋友,钟合台,钟莲心。”

杨明昌起身见礼,“原来是李大人,恕我有失远迎,李大人这般英姿年少就已登科入仕,我朝并不多见,实属难得。”又看了看兀良合台,见其虽长相清秀,但体型高大健壮,不似南方人,便问:“这位兄台莫非不是中原人士?”

兀良合台道,“我们是庆州人,西夏亡国后,父母便带我和小妹到南洋经商。”

继先看着院中的那块奇石发起呆,杨明昌笑问:“李大人莫非对这块石头也感兴趣?”

继先道:“这块石头莫非是太湖石?”

杨明昌道:“正是太湖石,那年我去吴兴,在一家绸庄看到此石,绸庄老板说这是当年徽宗皇帝选贡花石纲时留下的,我用了两箱香料才换来。”

继先道:“太湖石以漏、瘦、透、皱著称,白石居多,这青黑石实在难得。”

杨明昌道:“想不到李大人对石头还有研究!”

莲心道:“东坡爱石,天下尽知,李公子喜爱苏东坡,岂能不爱石?”

兀良合台不屑道:“宋徽宗若不是因为花鸟金石误国,能会被金国俘虏?宋人最爱摆弄这些跟国事无关的玩意。”

继先和杨明昌听言,不觉惭愧,默坐无语。这时,屏风后面走出一位小女孩,头挽双髻,双眼玲珑,开口道:“大汉子,谁说玩金石字画误国?大宋是礼乐之邦,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都爱金石,只有沉迷金石不思国事才会误国。”

杨明昌一看是杨海心,起身笑道:“就你能说会道,你才懂多少,就在客人面前胡说?”然后给继先三人介绍,“这是小女杨海心”,杨明昌又问杨海心,“亮节呢?”

杨海心看了下众人,“刚才在侧室背书,本来想过来看看爹,见有客人就没过来,到院中浇花去了。”然后又补了句,“就是在做大汉子刚才不屑的事呢。哼!”说完跑了出去。

杨明昌指着手,“你个小丫头!”众人不觉失笑。

继先三人在杨明昌家吃过饭,下午便乘船离岛,杨明昌约继先有空再来。

蒲寿庚经过多方寻找,始终没有找到方仁,兀良合台觉得不宜在泉州久留。那日,继先不在家,兀良合台把钟莲心叫来,道:“莲心,我在泉州停留月余,该回去了,我想让你留下来,你愿意吗?”

莲心在泉州这些日子,和继先日日相处,已经对继先动心;但兀良合台对她有恩,又不忍离开,她心中为难,不知兀良合台用意何在,“将军,你一个人走?以后谁来照顾你?”

兀良合台温言和语,“莲心,我让你留下来是有大事要办,我看得出你喜欢李继先,他似乎对你也有意,你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在他身边打探机密,我知道这样做委屈你,可我也身不由己。”

莲心听说兀良合台是要她留下来做卧底,心里顿觉悲伤,她喜欢继先,怎忍心去做这样的事?但又不能不听兀良合台的话,虽心中为难,也只能答应下来。

次日,继先和莲心送兀良合台出海,兀良合台对继先道:“我这次去南洋,不知何时能回来,外面风险太大,不忍再让小妹同行,就有劳李兄弟替我照顾小妹,等我回来必当重谢。”

继先道:“哪里的话!你我既是朋友,我理应这样做,你独身在外也要千万小心。”

继先和莲心看着兀良合台上船,渐渐消失在茫茫大海中。二人返途中,继先见远远的山坡上有一座破庙,心中好奇,又见周围景色颇佳,便一时兴起,“莲心姐姐,我们到那座庙看看吧,反正现在回家也无事,不如在这里散散心。”莲心亦有此意,二人向破庙走去。

这是一座年久失修的妈祖庙,像是久已无人到此,沿海渔民聚居的地方都有妈祖庙,并不足为奇,但此庙十分破败,继先心想何以至此。

莲心在庙前细看,“李大人,你不觉得这庙有些奇怪吗?”

继先打量半天也没发现端倪,“哪里奇怪?”

莲心指着庙解释,“你看,泉州海港的来往商船都是从南面过来的,渔民出海也多是往南面或东面去,因此这妈祖庙的门应该对着南面或东面才对,为何却朝着北面呢?”

继先觉得言之有理,便进屋观看。突然,莲心叫道:“大人你看,妈祖娘娘好像被人移动过,神像底座有裂缝。”继先一瞅,果然如此。

莲心让继先把神像移开,却见底座下面露出一个木盒子,二人拿出来打开一看,乃是一张陈年地图,图上写着“乾坤水战图”五个大字。继先打开图,上面所绘的都是江河、大湖,又密密麻麻标满战船符号,旁边标注许多小字。继先没看懂这是什么图文。

莲心接过来,“大人,这是《乾坤水战图》啊!”

继先一脸茫然,“乾坤水战图是什么?怎么放在这里?”

莲心回想一路上听到兀良合台多次提起此图,但她并不知道兀良合台泉州之行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从方仁手中接领此图,她见继先不懂此图的重要性,便解释道:“大人,这可不是一般图,你有所不知,它是你们宋国前朝宰相虞允文所绘。当年金主完颜亮侵宋,江南为之涂炭,虞允文亲赴前线,指挥水师,在江中布置阵法,大败金兵,致使完颜亮毙命。后来他将水师精要总结成图文,传之后世,以待有朝一日再为朝廷建奇功。”

继先这才恍然而悟,“原来这是虞丞相的战法精要,怎么会流落在这里,须得仔细保管,等我以后进京献给朝廷。”

莲心道:“宋廷安于享乐,献给朝廷说不定会被束之高阁,倒不如你自己保管,也可研磨里面的阵法。”

继先道:“也好!我就先收着,来日朝廷需要时我再献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