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发病(1 / 2)

加入书签

若夏记不起来自己是在倒在地上,还是倒在徐晔的怀中。

她心里像是被一块大石堵住没办法呼吸,为什么那些恶人连杨大伯和杨大婶都不放过,难道他们都是冲着自己来的?她已完全没有精力思考。身子被一股股的寒气吞噬,仿佛置身于一处冰窖,她知道自己在梦中,却无法醒过来,甚至连抬起眼皮的力气都没有......

都说梦里面感觉不到疼痛,可是,为什么自己疼得好像五脏六腑都被冰刀穿刺一样......

这一次若夏病得很突然,也很厉害,袁大夫已被安排在东苑的一个屋子里住下,时刻留意她的病情变化。

“哎,已经第三日了,她的脉象还是没有太大起色。”袁大夫将若夏的手放进被子里,“你可知她这旧疾是何病因?”

徐晔摇头,“她只说是寒疾,不碍事,每日练内功心法便可缓解。”

“这就不对了,凡是疾病都要找到得病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倘若她根本不会功夫,那这病就不治了?”袁大夫有些不解,见徐晔也只低头不说话,只好对守在一旁的阿竹说,“去请你家少爷来吧,再给她施一次针,他针灸的手法比老夫还略胜一筹。”

阿竹应声出门,刚好撞见了来探病的陆祎璇。

“醒了吗?”陆祎璇焦急地问。

却只见阿竹摇头。

“你来了。”徐晔回头见陆祎璇带着一名丫鬟,手里还提着一个鸟笼子,“这是?”

“我最喜欢的一只百灵鸟,叫声可好听了,我拿过来送给若夏,”她命人将它摆好,“希望她能快点醒过来。”

“对了,若夏的佩剑做好了,铸剑师父说晚些时候亲自送过来。他想亲自见见若夏,可...不知她几时能醒来。”

没过一会儿陆祎祺也带着医箱赶来,见众人都围在床前,便出声道:“你们都先出去吧,我给她施针。”

陆祎璇带着丫鬟和小厮都退出了房门,见徐晔不肯走,陆祎祺轻叹一声拍拍他的肩膀,“不用太担心,这里有袁大夫和我照看着,你去歇会儿吧,不要等她好了你又病了。”

“我...那好吧。”徐晔本还还想拒绝,可在一想自己留下也帮不上忙,“劳烦你和袁大夫了。”

“这是医者的本职。”

徐晔离开后陆祎祺也不迟疑,立即打开医箱里师父留下的那套银针,开始帮若夏针灸,很快就在少冲、百会、合谷、内关、十宣等穴位落针,他的针法袁大夫是见识过的,定位之准、下针之果决皆是长久练习才能掌握的,他进针的角度、方向和深度都拿捏到位;行针时提、捻、转相结合以达最佳效果。

由于若夏的身子现在还很虚弱,留针的时间不宜过长,大约一炷香的时间陆祎祺就逐一捻转针柄拔出银针。

待最后一根针拔出后,袁大夫上前观察着若夏的气色和脉象,“比昨日施针后要好转些了,看来陆公子医术又进步不少。”

“这些天我一直在苦读《灵枢》和《灸甲乙经》,确实受益匪浅。”

“凭你的聪慧才智,将来绝不会辜负孙神医啊。”袁大夫感叹着。

陆祎祺却摇头,“我自知已比寻常人晚了十数载才起步,所以更要日以继夜地研究医书才行。”

“不用急,要循序渐进。老夫也有两三日没回医馆了,既然现在陆公子在这里照看着,那我先回去一趟今晚再来。”说罢袁大夫转身出了房门。

此时房中只剩下陆祎祺陪着若夏,他望着依旧昏迷中的她,面色虽比前两日略显红润,可提她把脉的时候,她的手还是一如既往的冰凉,心中感到一丝怜惜,她这寒病到底这么回事?

尽管一直在昏迷中,她依然眉头不展,到底是在忧心什么呢?那日他只听见母亲说她突然见晕倒,至于原因大概是受了些刺激,她身上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他很想知道。以前的他对任何事、任何人都漠不关心,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可如今,他既想帮徐晔查出毒害他师父的凶手,更想揭开她身上的疑团。

虽然认识她的时日尚短,但陆祎琪很喜欢与她相处起来的感觉,他确信之前跟徐晔说的并不只是一句玩笑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也不知陆祎祺呆望了多久才将目光从她脸庞移开,又见她的头好像微微动了一下,须臾之间他发现那一头乌黑的秀发里竟有一撮白发,昨日施针的时候明明没有,难道是一夜生白发?

陆祎祺觉得很奇怪,便顺手拔了一根下来想细看一番,没想到却惊了她。

“痛......”若夏眉头紧锁轻唤了一声,缓缓睁开了双眼。

“你醒了!”陆祎祺赶紧扶着她,“早知道这样,我一进门就该先拔你的头发。”

“你...说什么呢?”若夏现在还迷迷糊糊根本搞不清状况,为什么他会在自己房间,刚靠着床头坐稳她就满腹疑问想开口。

“别说话,我先看看你的脉象。”陆祎祺握过她的右手,仔细把着脉。

若夏本想挣脱,奈何自己浑身都使不上劲,心想着为什么他要给自己把脉,就算不舒服不是还有袁大夫吗。可现在也没心思跟他斗嘴,只好依着他。

“心气亏虚,气郁、气滞、气虚,”好一会儿陆祎祺才出声,“你该好好补不身子了。”

“不必了,我虚不受补。”她将手收回,“为什么你会在我房里?”

“自然是给你看病了,你可知你昏睡了近乎三天三夜。”陆祎祺站起身给她倒了一杯热茶,“先喝点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