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夏礿家宴(1 / 2)

加入书签

第74章

四月入夏,斗柄南回,田垄里小麦新熟。按照春秋繁露所记载,四时四祭,孝子孝妇应当选择吉日,“斋戒沐浴,洁清致敬”,以新麦祭祀先祖父母。

趁着曹公未曾出兵,略有闲暇,许都中的大小官吏逢到休沐日归家,便与家中老少齐聚一堂,祭祀宴饮。

许都中的诸荀也没有免俗,叔侄等人决定在荀悦家办家宴。

荀忻没有成家,家中仆役很少,前几日曹操拨给他的亲卫成为了他的家臣,这些人跟着荀忻在他家住下后,自觉地接管了他的衣食住行。

此时见荀忻脱下玄黑官袍,换上缣巾儒服,一副要出门的模样,卫士中的队率揖道,“主公,可需备车”

想到荀悦的住处离广和里不远,荀忻摇摇头,“我步行即可,不必备车。”

他走出两步,身后响起铠甲的响动声,荀忻回头,果然后头跟着一队卫士,他无奈笑道,“荀某家宴,诸君亦欲往之”

一队人躬身低头,不与他对视,却也没有退后的意思。

“杨君”荀忻点名队率。

“不敢,主公可直呼仆姓名。”名为杨向的队率恭敬答道。他看起来不过二十多岁,身量与荀忻相当,肤色略深,侧脸有一道不太明显的斜长伤疤。

“君可有表字”

队率抬头禀道,“并无。”

这个时代的绝大部分人目不识丁,对他们来说,有名有姓已经算幸事,很多人顶着乳名、诨号过一辈子,更别说有表字。

要是换个人在这儿定然要当场为下属赐名,然而荀忻从来没有给人起名字的爱好,犹豫片刻,他选择略过这个话题,假装无事发生。

“诸君止步,许都之中宵小不敢妄动,不必随行。”

听他这样说,杨向等人终于放弃跟随,称诺而退。

走到门外,青石板铺就的巷道洒扫得很干净,这应该算是特殊阶级的待遇。

荀忻想起他战时所遇到的道路,下雨时泥泞不堪,天晴时风起便有扬尘,有时道路荒废,杂草丛生,几乎不能穿行。

往前走着,一辆牛车停在荀彧家门外,数名仆役等在一旁。见到他,仆从一齐向他行礼,也有人走进门内通禀。

等了片刻,看着同样换了身儒袍的荀彧走出来,荀忻笑了笑,拱手行礼,唤道,“兄长。”

这还是他回许都后第一次见荀彧,低头间有人将他扶起,隐隐能闻到熟悉的馨香。

抬眼能看到他兄长出众的美姿容,素袍宽大,随风微摆。脱下进贤冠,卸下汉官威仪的荀文若更像是闲居著述的名士,如凌霜松柏,江心明月。

“弟无恙否”

荀忻望向他兄长,察觉到荀彧目光下隐含的忧虑,多解释了几句,“磕碰而已,本无大碍,子廉将军待我甚厚,连日请医问药。”他笑道,“早已痊愈。”

两人寒暄几句,荀彧见他只身一人没有带随从,问道,“乘车还是步行”

“许久不曾与兄长信步同行。”

荀彧莞尔颔首,“诚如愿。”于是弃车不用,同样不带随从,兄弟两人并肩而行。

如今这时节,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枝叶繁茂如伞盖。天际云卷云舒,太阳不时被云层遮蔽,时阴时晴。

荀忻问起许都最近发生的事,荀彧概述了几件要闻。

“满伯宁心思缜密,直而不迂,游刃有余,真乃能臣干吏。”荀忻听荀彧提起杨彪入狱的始末,不禁感叹满宠的处事能力。此人不仅能揣摩准曹操的心思,还能在不忤逆曹操的情况下达成自己的目的。

曹操与士族他两方都不得罪,使两方都认为他处事得体,何其高明。

只是老曹这个时候竟就与杨彪水火不容了

“宛城一应之事,公达可曾与你提及”荀彧温声问道。

荀忻摇摇头,问他,“何事”

“当日下毒之人,为董承旧部。”他不意外荀公达的缄默,公达无非要他亲自告诉元衡。

“董贵人之父,董承”荀忻皱起眉头,是说下毒后自杀的那位中郎将,是受国丈董承指使

穿过来时间久了,三国的历史他记得不太清楚,董承似乎与“衣带诏”有关最后事败为曹操所杀。

他什么时候挡了董承的道荀忻自觉对兄长没什么可隐瞒的,当即说出疑惑,“忻与董将军并不相识”

“不相识,正好无从怀疑。”荀彧望着平安站在眼前的弟弟,“若事成,疑凶如何可知”

“忻若身死,确实死无对证。”荀忻思忖着,“如此大费周章,董承能得何利”不可能仅仅看他不顺眼就冒着打草惊蛇的风险杀他,董承要杀他的动机究竟是什么

“徒劳无益。”

荀忻望向他兄长,荀彧神色微冷,显然动怒。

此时他们走到一处庭院,庭中绿树枝叶繁密,荀忻认出是曹洪家后不觉多看了两眼。

这一看,正好与树杈上坐着的,正伸手摘樱桃的小少年视线相对。

小少年十岁左右,穿着武人短袍,容貌秀气,恰好是熟人这位不是别人,正是老曹家的二公子曹丕。

再看看那棵树,树上绿叶朱果。翠绿枝叶掩映下,枝梢上垂着红珠般的樱桃,在阳光下晶莹剔透,其色艳如珊瑚珠,仿佛打了蜡一般莹润诱人,以至于吸引来方圆的鸟雀以及曹丕。

曹丕神色震惊,反应过来后向他比着噤声的手势,缩着身子往树杈中藏。

可惜树叶还没繁密到能遮挡半大少年的身形,荀忻移开视线,能感同身受曹丕爬着树见到荀令君的恐慌。

大概类似于他小时候翻墙进学校,骑在墙头一望墙内,站着的是他最喜欢的授课老师

荀忻失笑,此前对

于生死、阴谋的探究突然变得并不那么重要。

“兄长,公达如何说”他有意无意挡住曹丕所在的那一边。

没听错的话,这件事似乎是公达告知兄长的。

听着荀彧将荀攸的猜测转述,荀忻道,“孔文举在北海时,为袁谭所袭,抛妻弃子而逃,亲子尚能抛弃,从子而已”

孔融并不是一个多情顾家的人,事实上他和刘备一样,跑路时全然不顾妻儿。

荀忻望向荀彧,为从子的意外迁怒夏侯惇的确像是孔融能做出来的事,但要靠死区区一个从子来离间孔融与曹氏,这就玄乎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