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网上聊案(2 / 2)

加入书签

那调查开始之前,我们分析分析案情吧。我是大老粗一个,主要是想听听两位,特别是李大记者的意见。李记写过那么多案子,久病成医,在案情分析上,我韩风是绝对相信你有发言权的。劳警官,是吧?

荭是一味药——

好,我就班门弄斧,试着分析一下。

我认为这个案子就是谋杀。自杀用氰化钾毒死自己几乎没有。当然,这里面有可能是误食。但误食的背后还是谋杀。

谋杀分三种,为财、为仇、为情。我爸经常这样说。我现在加一种,为三观。

首先说财:梁伟达是企业家,为财谋杀的可能性最大。企业的行为,就是财富博弈的行为。

再说仇:关于仇,要从新仇旧恨来看。梁伟达是企业家,企业做大了,第一会得罪竞争对手;第二会得罪手下员工;第三难免会有公职人员敲诈企业,这样就会得罪公职人员,也就是一些官员;第四在经营行为和经营活动中会因产生某种矛盾和利益冲突。都可能导致他人、他方的记恨。

第三种是情。情分亲情、友情、爱情三种状况。

第一看亲情。梁伟达有老婆、孩子,还有七大姑八大姨,亲情杀人自然就存在。

第二看友情。企业家的朋友相对来说,比一般的人更多,更复杂。今天是朋友,明天就可能是仇人;当面是朋友,背后就可能是仇人。

第三看爱情。爱情跟亲情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爱是亲的走廊,亲是爱的终极。爱情成熟了,两人结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家子。一家子就是亲人。

因爱情发生的乱情,最是谋杀的炸弹。

寒风凛冽——

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你的分析到底是站在高山上看我们警察破案,更独特、犀利、入木三分。

荭是一味药——

少拍马屁。劳警,你不拍一拍?

铮铮餮骨——

(语言)我洗耳恭听。

荭是一味药——

第四种是我自己琢磨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无疑越来越注重人与人之间社交条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观不一致,交流中很让另一方反感,言行举止会令人厌恶。性格偏执、为人狭隘、思维单一的人,会因三观不一致而动手杀人。具备这种特性的人,并不一定某人看起来有身份、有涵养就没有犯罪的可能。有时候恰恰相反,往往三观狭隘、人格分裂的人,就藏在高层的知识分子和所谓的文明人、文化人、大亨、大师、大富大贵中。

这种状况的人,看起来没有他们所认为的私利,有时候还打着民族大义、人间大爱、社会大德、国家大利的冠冕堂皇的招牌,私自处罚和剥夺他人的生命。也值得我们注意,尤其要引起警方和政法战线的朋友们的重视。

寒风凛冽——

我不准备拍你的马屁,我就说一句流氓话:你他妈的太记者、太教授、太总编、太社长了!一个字——牛!

荭是一味药——

下面我就案论案,谈谈看法。

首先,我要说:余向阳和彭一是从梁伟达家中出来后吸烟致死的,他们的香烟是从自己所背的旅行包中拿出来的。你可以认定他俩跟梁伟达没有关系,你也可以认定他俩跟梁伟达有关系。

没有关系的理由是:旅行背包是你自己背到梁伟达家里的,是你的随身携带物,你到我梁伟达家里转了一圈,怎么就认定香烟是我装到你包内的呢?你进入我家时,背包内本来就有香烟,不是吗?

还有,你深更半夜进入我的家里,我并不在场,你干什么呢?还拿走了放在我家里我还未来得及抽的香烟,你不是小偷是什么?

有关系的理由是:我去了你家,你完全有可能送我香烟。何况,正好有人给你送了同品牌的香烟。你送我香烟,有可能是作为礼物,也有可能趁我的包放在你家客厅,我上洗手间的功夫,你偷偷塞到我的包内,我出门后,烟瘾来了,发现了突然出现的香烟,虽然纳闷,但为什么不可以抽呢?我怎么知道你要毒死我呢?

寒风凛冽:嗯,不错。

荭是一味药——

然后我再与两位交交心。

说要送“香天下·尊享”香烟给梁伟达的是李立光,而后真正送烟给梁伟达的是高鸿翔。一个是我爸爸,一个是我外公。爸爸做事从来光明磊落,他即便要报什么仇,也不会这样去谋害一个人。这不符合他的行为规范和为人准则。

高鸿翔也差不多。他是个炮筒子,如果说梁伟达得罪他了,跟人打一架还有可能,但做这种下三烂的活,会跟我爸爸一样,绝不会!

也许有人说,一个是你爸,一个是你外公,你当然这样说。其实不是,我此时站在记者的角度,站在非常了解两个人的熟人角度。

当然,任何打包票的话都是不明智,也是不客观的。我要求这两个人你们直接调查,反正现在两人都在多湖。

最后说说调查的主要点和着重点。这两个点应该放在毒品来源和杀人动机上。当然,调查杀人动机前,先要搞清人家是真的毒杀梁伟达,还是本来就针对余向阳和彭一?

好了,我说完了。

寒风凛冽——

我还能说什么呢?如果说分析得如何如何好,你说我拍马屁,我就不说。就真诚地说声谢谢吧,再送你花十朵。

铮铮餮骨——

(语音)我就感觉这里面的水很深,要不是李记有这种积极性,我都懒得打乱我这些年的清闲。死的两小子,是从企业家的家里出来后死亡的,而且,死的其中一小子也是创业企业家吧?这一般就跟企业争利有瓜葛了吧?由此,调查的目标就应重点在企业主身上。韩警官,我们调查外围,只怕是隔靴搔痒的哟。

临到要结束,劳餮突然来这么几句话,可谓见解独特,不但让两位陷入了沉思,也让两位对他这个传说中的废柴警官产生了新的认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