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 / 1)
《追踪呼兰大侠》,是子敬执笔的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之所以说是“执笔”,这是因为这部作品汇集了大量前人的心血,子敬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大量资料,才有了六章二十节的内容。
呼兰大侠谜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天下第一悬案!从1987年6月6日开始,在长达九个月时间里,凶手共杀死5名警察,5名警察家属,1名警察邻居,并重伤一名警察家属,之后却仿佛彻底消失一般,隐藏于九幽之下不见踪影。
由于案情非常恐怖,多年来警方也没有向社会公布。因此,写就这一悬案的纪实文学是非常困难的。案件没有破,代表着任何从凶手角度的描述都是虚构,而单纯从警方角度进行分析,又会陷入像没头苍蝇一般四处碰壁的无力感。但子敬还是坚持下来了,最主要的动力,就是希望能够澄清事实,将肆虐三十年的谣言彻底扼杀!
————————分割线————————
东北的小城,神秘的杀手,旧侦不破的悬案,紧张的警民关系,这些都给谣言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围绕“呼兰—巴彦系列残杀公安政法干警案”的谣言,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将凶手称为“呼兰大侠”!
“呼兰大侠”这一名称,绝不是血案发生之后才有的,最早可见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关于呼兰大侠的传说。
子敬发现,在2009年王宏波著的《高山莽莽》这本书里,他在描述呼兰籍作家谷世泰过往经历时曾经提到过:20世纪三四十年代,呼兰曾经有一位蒙面女侠劫富济贫,老百姓都叫她“呼兰大侠”!这是我在正规出版物中找到的“呼兰大侠”四个字的最早出处。
呼兰籍作家谷世泰
而“呼兰大侠”成为杀警凶犯的代名词是什么时候呢?
剧作家陈春山的短剧《鸡王与贼的故事》发表于《剧作家》杂志1989年第3期,并获得“黑龙杯”优秀奖!
在该作品中,对“呼兰大侠”就有过一段描述:
从上述文中可以看出来,在1989年,不但民间开始使用“呼兰大侠”这一称谓,连文学作品也开始采用,说明此案影响力已经非常大了。
由于呼兰县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位传奇人物,再加上有人穿凿附会,就将“呼兰大侠”这一名号安在了杀警狂魔头上。而这并不是“呼兰大侠”最后一次被借用,后来呼兰的反腐人士李方和也被冠以“呼兰大侠”的名号。
另一个重要的谣言就是那段民谣,或者说顺口溜更合适:呼兰大侠,走遍天涯,一枪一个,专杀警察,呼兰不够,巴彦来凑!
说实在的,这段顺口溜确实说出来了一些事实:凶手杀警察确实多数是枪杀,因为五起杀警案件中,有三名警察是死于枪下的。而另外两起案件,凶手的目标除了杀人,就是抢枪!
因此,这段话不能说完全是谣言,但它明显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凶手作下了两起灭门血案,被杀者中有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和一个已经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因此,这哪是什么专杀警察呢?这是老弱妇孺也不放过的杀人狂!
如果凶手真的是只杀警察,每次都是和警察单对单的正面对决,虽然也是凶狠残暴,也不失为光明磊落的恶汉行为。但除了和贺瑞忱(和贺瑞忱也占了有备打无备的便宜)勉强算是正面对决,其他无不是偷袭或者趁人家熟睡,就算是以江湖人的视角来看,也是不耻的!
而第三个重要的谣言就来自评论员“老梁”!老梁曾经在节目中多次隐晦的提到,“呼兰大侠”早已经被警察发现了,只不过由于他年纪大了,警察也没有抓他,就让他自然死亡了。
这真是彻头彻尾的谣言,如果“老梁”说得是真的,那么公安部在2016年在改革开放以来疑难命案攻坚行动当中,重启“呼兰—巴彦系列残杀公安政法干警案”的调查,是为了什么呢?
我不知道老梁的消息源从何而来,但这个消息肯定是不准确的。
还有一个谣言说呼兰大侠死在唐山呢?
觉得,这是因为1988年,唐山发生了系列杀警案件,并用抢来的枪支抢劫银行职工,劫走钱财。由于此案也是久侦未破,直到1995年才迎来曙光。由于“呼兰大侠”的名声太响亮,连远在河北的唐山都知道了,因此人们才将两起系列杀警大案联系在一起,最终变成了“呼兰大侠”南下唐山!
以上,是子敬总结的关于“呼兰大侠”谜案的四大谣言。
————————分割线————————
那么,为什么直到血案发生之后的三十多年,此案依旧没有侦破呢?
这是因为呼兰案有重大难点:
1、现场痕迹极少。凶手几乎没有多余的动作,除了两辆自行车,剩下就是杀人和抢枪。这样一来除了指纹,没有任何抓手。对指纹的排查警方足足持续了8轮,其中最近两轮一次是2007年更换二代身份证,在全黑龙江省范围内进行排查,没有发现;2016年这次,利用大数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排查,还是没有发现,这对侦破人员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大数据的对比能力越来越强,未来说不定会有奇迹发生!
2、作案前策划周密。第一起和第三起案件都是灭门惨案,至少从“以一杀多”的角度考虑,凶手的踩点都非常充分。第二、第四和第五起则是迅速逃离现场,可以看出来事先就设计好了退路。很长一段时间,张福田都不能接受凶手像空气一样从包围圈内消失的事实,但凶手就是消失了。而且在排查中,就是查不出在作案时间上有漏洞的人。这让我不得不想起1995年黑龙江鹤岗发生的“1.28”大案,凶手很可能采用类似于孙海波想出来的办法,使得自己像是离开了呼兰县很久,而实际上却一直在呼兰。但这也要求凶手必须有同伙为他打掩护,否则不能成功,因此子敬倾向于呼兰案的凶手未必只有一人,至少有人配合包庇凶手。就是利用高明的手段,让人海战术无功而返,最终才逍遥法外长达三十年。
3、突然停止作案。连环杀手除非被抓,否则一般都会继续做案。但近些年来的白银案就驳斥了这一观点。高承勇作案14年后,又连续停止作案14年才被抓获。但呼兰案不一定是如此,凶手并没有高承勇那样的变态心理,停止作案恐怕另有原因。从刘文等公安部的专家角度来看,凶手岁数至少在四十岁以上。这是从目击者的描述和凶手作案前时策划的周密程度等多个因素综合分析得出的。然而,在刑侦史上,像29岁的孙海波那样的思维缜密者还是有的,因此凶手的年龄我认为应在30岁到50岁之间。白宝山作案时38岁,在这个年龄段如果注意锻炼身体,还是能保持相对好的身体素质的,再大了恐怖不能保证了,所以应该不能超过50岁。
4、没有留下dna证据。dna证据是现在很多悬案最重要的抓手,没有dna就无法像白银案一样进行y染色体家族溯源,现代科技的破案能力大打折扣!可以说,如果没有y染色体家族溯源,白银案、绛县三姐妹案件和贵州花溪系列残杀妇女案等大案都不能在近年破获。而由于呼兰案的凶手在作案过程中没有留下血迹或者其他带有dna的物证,因此只能靠指纹等其他效率不高的证据。
但呼兰谜案未必一点希望都没有,
1、凶手留下了指纹。这就为进一步侦破打下了基础,因为如果连指纹都没有,那就彻底没法破案了。
2、凶手和警察必定有极深的仇恨。凶手针对五名警察作下了连环血案,目的肯定是复仇。因此对五名警察的社会关系进行梳理,说不定真的能找到新的线索。
3、科技发达,人才济济,未必找不到新的抓手。pcr-str技术是08年之后才开始大规模应用的,很多部督案件如资阳连环枪案就是依靠这一技术侦破的,未来说不定公安部又拿出来什么黑科技,凶手束手就擒也不是不可能。
4、马福林的枪,还在凶手手上。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凶手很可能也是知道唐山刘辉案的,刘辉将枪放进陡河,结果却被发现,并就此顺藤摸瓜抓住了他,因此枪支还在凶手掌控之中的面大,日后也可能成为一个抓手。
————————分割线————————
呼兰系列案,彻底改变了五个家庭的命运。对一些家庭的情况,子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被害的张福贵一家五口,只有二女儿侥幸活了下了。她的同学告诉我,她的腿上仍然还有一条非常长的伤疤,看起来十分的触目惊心。他家的远房亲戚告诉我,他们一家人都是非常和善的。张福贵和妻子孟繁杰都是许堡乡小学的代课教师,由于薪资微薄,张福贵才去当了警察,没想到遭遇如此横祸,他当警察不过两三年,只是地方维持治安的民警,根本没有勒索他人的事情。孟繁杰的两名学生都向我证实,孟老师是非常好的老师。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张福贵绝不是什么恶警黑警,只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和我们没有任何区别。
警察朱海也只是普通民警,他被害后,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出警一度非常艰难,如果没有呼兰县公安局的帮助,几乎不能维持温饱。后来总算熬出了头,但朱海被杀后凶手一直没有抓获,让这个家庭非常痛苦,听说已经搬离呼兰县。
但在连载过程中,还是发现一些本地人在留言中,对被凶手杀死的人是如此的冷漠,甚至可以说是幸灾乐祸。我认为,在这其中,谣言起了很坏的作用,让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认为被害者都是黑警恶警。但这同样也说明当地的警民关系确实非常紧张,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恶意中伤,最终让谣言肆虐长达三十年。
希望能用此文,让人们看清事实真相,避免谣言继续泛滥。同时也衷心的希望,中国刑警精英们再努力一把,侦破天下第一悬案,还死者以公道,还社会以安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