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第五十七章、申城大学(1 / 2)

加入书签

5月2日,周六第更。

——

2009年九月,霖市。

还没到出摊时间,孟欢拿出手机和个小本本,又次拨出个电话。对方接通,是个女声,孟欢心里失望,还是开口:“你好,我找简梁。”

对方说:“你打错了。”

“对不起。”

挂掉电话,孟欢在本子上那串号码后面画了个叉,接着又写下另个只差位的号码。

连着打了五、六个,要么没接通,要么就是打错。

孟欢坐在那里发呆,心情很沮丧。

离开钱塘后,她的确有两年多没给孟真打电话,因为当时她还未满二十岁。孟欢害怕,怕暴露行踪,会被孟添福抓回去。

等到身份证上的年龄满了二十周岁,她与林玉生回老家结婚登记,孟欢的心才真正定下来。

可是,当她终于拨打孟真的手机时,居然是个大叔接的电话,说这个号码是他几个月前刚办下来的。

孟欢很吃惊,不明白孟真为什么要注销旧的手机号。

她想起还可以给简梁打电话,却挫败地发现,她抄漏了简梁的手机号码。十位的号码,只剩下十位,不知道漏了哪个数。

孟欢想自己果然是笨,抄个号码都抄不好,以后要是再也联系不上孟真,该怎么办?

她只得准备了个小本本,加个数、排列组合地给这个号码打电话,大半年来打错了不知道多少个,错误的号码她都记录下来,在边上画个叉。

所有组合都打过轮,她还是没有找到简梁,孟欢开始怀疑,是不是抄下来的十个数字里都有错的?

她并不知道,简梁的钱塘手机号码已经在保号,平时都是关机,即使她拨对了,也不会有人接听。

孟欢以前没有注册过QQ和邮箱,孟真倒是经常去简梁家里玩电脑聊QQ,还兴奋地说给孟欢听。孟欢有点后悔,那时候为什么不让孟真帮她注册个QQ号呢?反正爸妈这辈子都学不会这些新玩意儿,也不可能通过络找到她。

算算日子,如果不出意外,这时候孟真该上大学了。孟欢想着孟真和简梁,觉得只要有简梁在,就不用太过担心,孟真定会过得好好的。还有进宝,希望进宝也能好好的。

林玉生在边上准备当日的新鲜食材,看孟欢在发呆,问:“又打错了?”

“嗯。”孟欢失落地点头。

林玉生安慰她:“欢儿,你别急,你要是真想找到你妹妹,我可以陪你回趟钱塘,咱俩都结婚了,你爸也不会把你怎么样。”

孟欢摇摇头:“不行,他会问你要彩礼的,咱们哪儿有钱给他。”

林玉生:“……”

孟欢看着他,微微笑:“算了,我妹妹定是好好的,她把号码注销了,可能是在怪我吧。”

林玉生不认同:“她怪你什么呢?那时候,你还有别的法子吗?”

说的也是,孟欢悠悠地叹了口气:“唉……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见到她。”

孟欢跟着林玉生已经有三年多。

最开始,方娟娟听说林玉生带着孟欢私奔,吃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转念想,孟欢是个好姑娘,林玉生若不是遇上她,到三十多岁都不定讨得到老婆,便也默认了这桩姻缘,心甘情愿地掏出给孟欢办户口的钱。

但是当两个年轻人带着孟知博起赶到霖市时,方娟娟还是震惊了。孟欢来了也就算了,怎么还带着个拖油瓶呢?还是个残疾的男孩子!都快九岁了,这算什么事儿啊?

方娟娟对林玉生大发脾气,哭着闹着让他把知博送回去。林玉生却坚定地站在孟欢这边,说:“欢儿已经没爹没妈了,身边就只剩了这个亲弟弟,把她弟弟送回去就是送进火坑!欢儿这辈子都不会原谅我的!”

方娟娟闹了个月,孟欢也没显得不高兴,依旧不声不响地包揽掉全部家务,每天从早忙到晚。

知博也是特别听话懂事,从来不捣蛋,天天帮姐姐干活。方娟娟把切都看在眼里,终于不再吵闹,慢慢地接纳了姐弟两个。

与方娟娟相比,林大海倒是始终宽容豁达,第次见面就很喜欢小知博,还教知博写字、画画。

林大海高毕业,在老家算是有化的人,年轻时做过乡村小学教师,哪知道三十多岁时生了场大病,欠下屁股债,才没办法带着妻子外出务工还债。

三个儿子因家境原因,学历都不高,学毕业后就出来投奔爸妈,大家子直辗转在各地做小本餐饮买卖。

在霖市落脚后,林玉生和二哥林玉杰会合,两兄弟盘下个小店铺开起家小饭店。开始生意实在糟糕,店里员工都比客人多,孟欢闲得发慌,就独自人出去做家政工作赚钱。

为了赚更多钱,孟欢选择做居家保姆,包吃包住,每个月只能回家两天。但她收入居然不错,拿到第个月工资后,孟欢托林玉生去霖市的聋哑学校打听情况,终于在那年十月把知博送去继续念书,上三年级。

年后,林家兄弟的小饭店因为价格公道、口味又好而步上正轨,开始盈利,孟欢就和东家提出辞职。

哪晓得东家不让她走,直接给她涨工资。东家是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妻,说像孟欢这么年轻,手脚这么麻利,做菜又好吃,还不多嘴的小保姆,打着灯笼都难找。

孟欢就和林玉生商量,又留在东家做了年的居家保姆。存下几万块钱后,2008年年底,她欢欢喜喜地辞了工,回去和林玉生团聚。

这时候,林玉生和林玉杰准备分家做了,小饭店留给林玉杰,林玉生拿着存款,和孟欢在霖市的大排档条街盘了个摊位,开始做炒菜炒面生意。

每天下午4点半出摊,做晚餐和夜宵,直营业到凌晨3点,两个人才起收摊回家。

大概时来运转,夜宵摊的生意居然很不错,方娟娟和林大海便分头,个帮二儿子,个帮小儿子,就这么着,家人算是在霖市站稳了脚。

知博十岁时,孟欢经济上宽裕了些,就带弟弟去看医生,想问问能不能给他装个助听器,好让他听到声音。

但是医生经过检查,说知博是先天性耳聋,又是语前聋,现在年纪大了,就算装上助听器或是人工耳蜗,他能听到点声音,也不知道意思,更学不会说话,就是白花钱。

医生说:“语前聋的话,五岁以前进行干预,还有效果,他都十岁了,没有办法了。”

孟欢十分伤心自责,心想知博原本是有机会的,可现在,他辈子都不可能听见声音、学会说话了。

知博的情绪倒没有太大起伏,用手语告诉孟欢,他没事。听不见、不会说话没有关系的,他会好好学习,长大后保护姐姐。

他从小就是个聪明懂事的小暖男,孟欢感到欣慰,又愧疚。

生活就这样平静如水地过着,2009年春天,孟欢与林玉生登记结婚,两人成了真正的夫妻。这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这两个年轻人,早已心心相印。

只是,因为还欠着外债,他们没有办婚礼,也没有拍婚纱照,大家子人在林玉杰的饭店里吃了顿饭,就算是礼成了。

林玉生觉得很对不起孟欢,孟欢倒是无所谓,说自己完全不在乎那些,只要两个人好好过日子就行。

孟欢说的是心里话,她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

林玉生待她极好,温柔体贴,呵护备至。他性格像父亲,宽厚善良,淳朴又有担当。

林大海这辈子就没和妻子儿子红过脸,所以才能在生病欠债后,林家举全家之力帮他还债,没有个人想过逃避。

生活稳定后,方娟娟便催着孟欢生娃,林玉生对母亲说:“我和欢儿还年轻,欢儿才二十出头啊。现阶段,我和她打算先把摊子做好了,多存点钱,早点还完债,再要孩子。”

他说的也有道理,夜宵摊的生意可离不了孟欢,这么想着,方娟娟也就不再催。

孟欢收回思绪,终于收起手机和本子,开始帮林玉生准备晚上的食材。

林玉生正在满头大汗地切菜,孟欢转头看着他,心里甜蜜又宁静。

她想,如此平凡普通的自己,能过上这样温馨又有奔头的生活,能遇上这么个知冷知热的人,她已无比知足。

乞求老天,希望孟真和进宝,能过得比她还要幸福。

——

此时的孟真,正在申市申城大学的操场上练习正步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