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 122 章(1 / 2)

加入书签

次日下了早朝,穆子契果然在宫门口候着柳景淼,跟他提了此事。

柳景淼当即答应了,回府之后,换下朝服,就过去三府那边同柳景泓说了此事。

此事之所以要穆子契出面,无非也是柳荫不想同宁氏那边交涉而已。

此等小事,柳景泓自是无有不应的。于他而言,柳非然在三府和在雍亲王府没有区别,后者还更为有利一些。

他是三府主君,如今宁氏又在病中,他也没同宁氏商量就答应了。第二日,雍亲王府就派人来将柳非然接了过去。

柳神珠瞧见了,并不理会,却也不同宁氏说,深怕又惹母亲不悦,加重病情。

柳非然离开三府的时候什么都没带,只抱了个宁姨娘生前缝给她的布娃娃。

初到王府,她见谁都是怯怯地,尤其畏惧穆子契,总是吓得往后躲,圆圆的眼睛里露出惊恐的神情。偏生穆子契又极爱逗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跟她说“叫姐夫”

一开始柳非然死活不肯,过了几天则会躲在柳荫裙子后头露出一张娇嫩的小脸怯怯地唤“姐夫”,再后来慢慢适应了,脸上重拾了欢笑,倒是缠着穆子契跟他玩了。

自柳荫怀孕以后,穆子契的性子似乎也改善了许多,对孩子特别耐心。而最近工部一案,在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皇帝将那些涉事官员全部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连同他们的家眷也一并连坐。然而在最后的关键时刻,穆子契却向皇帝提出,稚子无辜,希望能够放过那些犯事官员家中的孩子。

皇帝从来没见穆子契为谁求过情,觉得挺稀罕的,笑呵呵地说“到底是快当爹的人了,性子都变柔和了,都不像从前的你了。”

穆子契道“儿臣也是想着给我那未出生的孩子积点福罢了。”

他未出生的孩子,也是皇帝未来的孙子。最后,皇帝下令,那些涉事官员家中但凡十岁以下的孩子,不拘男女,全部免罪。

如此倒也为穆子契在朝中攒了一波好名声。

不过穆子契压根不在乎那些,每日下朝之后,便匆忙赶回家陪伴柳荫,侍奉汤药,亲力亲为。

柳荫见穆子契这般小心翼翼,如获至宝的模样,心里头都有些反酸,有一回借故问他“你这般重视,到底是因为我,还是因为孩子呀”

穆子契纳闷了好半天,最后呆呆地回答“我之所以这般重视,是因为你怀了孩子,孩子在你腹中,你们是一体的,你为何要将两者分开这让我怎么回答”

柳荫本想着不管他回答哪一个,都故意装作生气的样子逗逗他,不成想他居然如此回答,一时间还真挑不出一丝儿毛病来,忍不住“噗呲”一声笑了。

穆子契见他笑了,知她方才一脸不悦问自己的模样不过是在逗自己,心下松了一口气,将柳荫揽在怀中笑着问她“王妃这是在戏弄孤王吗”说话间伸手往她胳肢窝里挠她痒痒,惹得柳荫咯咯直笑,浑身发软,再没力气说话。

而穆子契后知后觉,意识到这个问题就跟媳妇和妈掉进水里你先救谁一样,简直就是送命题啊幸好自己安然度过了。

一晃又是过了一月,柳荫的胎像已然很稳了。近来闲暇无事,专养着身体,身边又有柳非然这个开心果陪伴,日子倒也顺遂。

眼看着就快入秋了,天气也日渐凉爽,后花园中的桂花开了满树,满园飘香。

这一日清晨,柳荫才刚起身,忽得传来一个消息,说是那尤成投河死了

这个消息在上京城里炸开了锅。

原本一个落地才子,死了便死了,旁人根本不会理会。只是这尤成在投河前夕做了一件大事。他将自己参加科举时写的文章洋洋洒洒写在了南院的墙上,之后披头散发走到通济桥上仰天长叹一声,愤然投入了护城河当中。有卖菜的贩夫路过,跳下去将人救了起来,但已经不行了。人们便将此事报到了京兆尹府。

很多人跑去南院墙下看那篇文章,据说每个看过的人都拍案称绝,叹其为千古第一才子。并且尤成与文章最后还写了一首七言绝命诗,鼓励天下学子为推进科举改革而努力,而他自己,身先士卒,以命相博。他将自己当做了一柄剑,直刺大宣朝百年积弊的科举制度,以此唤醒天下所有寒门学子的决心。

事情很快也蔓延到了朝堂上,有人将尤成写在南院墙上的文章抄录下来,呈送给了皇帝。皇帝看完之后,勃然大怒,喝骂朝臣“如此惊世之才,竟被疏漏,逼迫至死,朕要你们何用。”

面对天威盛怒,底下的朝臣战战兢兢,多为明哲保身,沉默不语。

然也有人大着胆子谏言“皇上,这尤成行为放诞,焉知这篇文章就是他科举当日所写的文章”

“吾皇圣明,千万莫要被小人蒙蔽。”

说这些的话,不出意料,全是世家门阀出身的官员。他们之所以冒着触怒天颜的危险也要进言,无非是为了守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