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 122 章(2 / 2)

加入书签

皇帝冷冷地看着他们,朝堂之上一时寂静无声。

这个时候,柳景淼忽然站出来幽幽说道“要确认是不是同一篇文章很简单,将之前封存的考卷拿出来比对一番,自然知晓。”

意思还是要查卷。

“不可”有官员当即否定了柳景淼的意见,说“考卷已然封存,岂有在查阅之理柳大人此举,乃是有违高祖圣训,乃大不敬之罪。”

很多人都不明白,柳景淼身为今年科举的主考官,倘若证实尤成落地确实存在问题,第一个受到责罚的便是他,可却又偏偏是他一直在主张查卷。先前或还可以说是他对尤成落第一时抱有自信,确认没有问题才敢如此行为,可如今尤成的才华已切切实实地展露在众人面前,谁都知道其中肯定有猫腻了,他却依然在那儿坚持查卷,莫不是当官当腻了

朝堂之上又陷入了新一轮的争辩之中,依然是门阀世家占据上风,那些个寒门出身的官员亦被尤成之死激起了愤怒,据理力争,虽然最后势单力弱,没能成事,可士气却显然比从前更甚,大有效仿尤成,不成功便成仁的趋势。

看情形,这事是不能够善了了。

皇帝高坐龙椅,一贯高深莫测。

底下穆子契也是冷眼旁观,不置一词,只是无意中瞥了一眼对面的晋王,后者很明显有了慌张的神色。

当日朝堂上两方势力争执不下,并没有得出个结论来。

然三日之后,因尤成之死带来的影响渐次蔓延开来。先是上京城各个书院的寒门学子自发聚集南院墙下,祭奠尤成,以静坐等方式默默地向朝廷表达他们的抗议。再又逐渐延伸至周边郡县,通州、南州、豫平郡最后乃至偏远县城,都有学子的签名书送到京城,上达天听其中也不乏一些有见识,有眼界的世家子弟。

这是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以摧枯拉朽之势,涌向大宣朝的政治中心文华殿,就像是历史的洪流,注定要冲走横亘在它面前的一切腐朽的墙垣。

那些世家门阀企图以一己之力抵挡这股洪水一般的浪潮,他们甚至动用府兵驱散在南院门口静坐的学子,造成数人伤亡,然而此举却更加激起了民愤。

也不知是谁,开始在民间百姓中散播言论,说只要科举改革成功,今后不管你是卖菜的还是挑粪的,只要你家孩子用功读书,便有机会金榜题名,步入仕途,光宗耀祖

这一下,连街头百姓都躁动了,纷纷写下万名书,要求推进科举制度改革。

科举制度改革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各种请奏、谏言、万名书如雪片一般被送到了文华殿中,伴随着小太监们来回奔走的脚步声,皇帝终于下令查卷,彻彻底底地查。

然而就在皇帝下令查卷的当天夜里,南院封存考卷的文昌阁突然失火。

初秋的夜里,漫天的大火,红彤彤地照亮了半边天空。

这一把大火,用它灼热的温度烧毁了所有科举的考卷,却寒了天下所有学子的心。

考卷都没了,还查什么

皇帝气得在朝堂上大发雷霆,厉声责问文昌阁失火一案系何人所为。

世家门阀的官员们一个个默不吭声,最后只推说这是天意,差点没把皇帝给气死。

穆子契依然老神在在,冷眼旁观,眼神有意无意地瞟向对面的穆子邯。穆子邯察觉到他的视线,回看过来,显得很是从容。穆子契勾唇轻笑,显出几分玩味。

见到穆子契这副表情,不知为何,穆子邯只觉头皮发麻,有种很不好的预感。

柳景淼静静地站在文官首位,待所有人跟跳梁小丑似的表演完了,他才慢腾腾地站出来说道“陛下不必忧心,臣就怕有人会行此鱼死网破之举,故而早有防备,已将文昌阁所有考卷移至他处,那些贼人烧毁的,不过都是些封了蜡的白纸而已。”

皇帝大喜过望“柳爱卿此言当真”

柳景淼道“臣不敢欺君,那些考卷,现就在宫内。”

柳景淼话音刚落,就听得“咯噔”一声脆响,众人惊了一跳,寻声望去,竟然是晋王掉了手中的玉圭。

皇帝不悦地看了他一眼,“连个玉圭都拿不稳么”

晋王连道“父皇恕罪”,而后俯身去拾玉圭,只见其面色惨白,额间冷汗淋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