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2 / 2)

加入书签

近一年来,婆母对此事的不满越来越明显,这几个月,更是到了日日请安都要提的地步,纳妾之事,恐怕她早就计划好了。

王恕意捡起掉在地上的荷包,捏在手心里,像是希望能它赐予自己信心和勇气。

夫君肯定不会同意的,她想,肯定不会

可是,他真的不会吗?面对两年无所出的境况,他真的不会听从婆母的话吗?

王恕意不敢确定。

清河见她面色苍白,目光空空,直勾勾的盯着手里的荷包不说话,一副丢了魂的样子,吓坏了,上前唤她:

“好姑娘,事情还没定呢,姑爷过几日就回了,您可别自己瞎想,弄坏了自己的身子!”

王恕意回过神,手握成拳,捏着荷包放在自己惊惧不已的心口,喃喃道:“是,一切等夫君回来,等他回来”

等他回来,又能如何呢?王恕意不自觉掉下泪来。

“少夫人,夫人请您去一趟,说是有话要吩咐。”孟氏房里的丫头喜鹊在外间传话。

王恕意忙用帕子擦干眼泪,哑着声音回她:“知道了,这就来。”

清河和小潭伺候她重新洗了脸,取出冷藏的冰块用毛巾裹上,放在眼睛上敷一会儿,等到眼睛不再红肿的那么厉害,方重新敷了一层简单的妆面,出门往孟氏所在的清心阁去了。

王恕意的公公户部尚书李元是个附庸风雅的人,又曾经在江南一带任职,进京后他命人将自家的府里的建筑全按江南的风格修建。

所以,在李府,亭榭廊栏、曲折回廊、池塘假山石随处可见。

穿过数不清的回廊,王恕意等一行人最终来到了孟氏的居所清心阁。

烈日炎炎,走来的路上已经起了薄汗,她用帕子在脸上细细的擦了,理了理妆容,方掀了帘子进去。

一进去,就看见孟氏一身素青色织锦罗裙,闭着眼睛歪在外间的贵妃榻上,一旁的小丫头正在跪着给她捶腿。

王恕意双手捏着手帕安静站着。

孟氏不喜人打扰她午睡,须得她自己醒来才行,若是梦中被人叫起,是定要发脾气的。

屋子里静极了,只听见小丫头捶腿的声音。

王恕意站的腿酸,忍不住用手轻轻揉着。

良久,孟氏终于醒了,睁眼看见王恕意在跟前站着,也不说话,只由着她伺候着漱口净面。

王恕意将脸帕交还给丫头,随后后退两步恭敬地站着。

孟氏年纪不大,今年才三十八岁,又因保养得仪,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小一些,只是若仔细看,仍能看到她眼角细细的皱纹。

她面色不悦,懒懒地问道:“怎么这么久才来?我如今是请不动你了不成?”

王恕意垂下眼睛,忙道:“儿媳因前些日子伤了膝盖,因此走路慢了些,并非有意来迟,还请婆母莫要怪罪。”

孟氏也知前些日子她这儿媳为儿子上山求佛的事,面色稍缓,指着一旁的梨花椅:“坐吧。”

王恕意松了一口气,听话坐下。

孟氏端起茶杯,用茶盖拨开里头的茶叶,喝了一口后放下:“叫你来,是有件事要告诉你。”

来了!

王恕意咬着嘴唇,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

“我有一个远方外甥女,叫周莲的,今年十七岁,生的花容月貌、温柔可人,只是如今亲事却还没有着落,我想着总得给她找个好人家才是。”

王孟氏用帕子擦了擦嘴角,将胳膊放在旁边的茶几上。

周莲?

王恕意脑海中浮现出一张充满稚气的脸。

她紧了紧喉咙,硬扯起一个笑来:“是了,周表妹我也见过的,生的确实好,不知婆母想给她找什么样的人家,儿媳也好帮着相看相看。”

孟氏斜眼看她,冷哼一声,也不跟她再打哑谜:

“不必了,我已为莲儿选好了人家,若选了个不知根知底的,总怕人欺负了她,索性就亲上加亲,许给咱们家,岂不是皆大欢喜?”

她又道:“我已着人准备着了,只等时儿回来就让她进门。儿媳妇,你说这桩亲事怎么样?”

王恕意已经说不出话来。

半晌,她从嗓子眼里挤出几个字:“还是等夫君回来”

孟氏笑了,眼角的皱纹浮现出来:“我给时儿寄去书信,他已回了,说是一切听从母亲安排。”

她点头笑道:“真是个让人省心的好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