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吴国公(1 / 2)

加入书签

第410章  吴国公

        随着这三位大人物都表了态,下边一大群的大臣都跪倒在地,“臣等附议。”

        皇帝看着下边跪了一大片的大臣,眼中已经完全绝望了,他哆哆嗦嗦的就要开口答应。

        可就在这个时候,现任户部尚书赵德恩站了出来。

        “臣反对。”

        贾瑞也听到了赵德恩的声音,他诧异的睁开了眼睛。

        要知道赵德恩也是太上皇这一系的人,算起来也算是贾瑞的盟友,贾瑞以为他就是不赞同也不会正面出来和自己刚,没想到第一个出来反对的却是他。

        皇帝看到赵德恩跪在那里,眼神中都是激动,同时也升起了浓浓的感动。

        这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在满朝文武臣服于贾瑞的淫威之下时,还有一个大臣出来为自己说话。

        要知道赵德恩以前也担任过右都御史,他和赵皖能同时执掌过御史台,可是同样差不多的官,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一个看样子已经投靠了贾瑞,另外一个再次危机时刻仍然坚定地站在皇家这一边。

        “爱卿有什么话快说。”

        赵德恩跪在那里,眼神放光,对着上边的皇帝说道:

        “吴国公不足以表贾大人之功,因加封贾大人为吴王。”

        他这一句话差点把皇帝给气死了。

        他还以为赵德恩是个忠臣,现在看来赵德恩这家伙也是个溜须拍马之徒。

        跪在前边的沈文策本来还吓了一跳,以为会出什么波折,现在一听赵德恩的话放下心来。

        不过他觉得现在封吴王还不是时候,可能会坏了贾大人的事,于是他站出来反驳道:

        “今封吴王未到时机,封吴国公恰如其分。”

        赵德恩其实出来只不过是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所以也没有和沈文策争什么,反而是恭敬的说道:

        “是下官鲁莽了,沈大人不要怪罪。”

        沈文策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都是为皇上办事,众大臣可以畅所欲言。”

        贾雨村这时候说道:“皇上请快做决定。”

        贾雨村这句话说的就有些咄咄逼人了。

        这哪里是和皇帝说话?分明是在命令自己的下属。

        坐在宝座上的皇帝脸色一阵的潮红,感觉到胸口一热,嗓子眼一甜,就有什么东西要吐出来。

        皇帝知道自己这是要吐血了。

        不过他硬忍着把这口血又给咽了下去了。

        现在自己可不能表现的有一点生病的迹象,否则的话就是给贾瑞这家伙把柄。

        贾瑞这个活曹操会抓住这个机会让自己病逝。

        为了江山,为了祖宗社稷,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多挺一段时间,为下一任皇帝争取一些机会。

        因此,皇帝忍着胸口的不适,说道:“既然众大臣都如此认为,那么朕也就从善如流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皇帝转过身来对贾瑞说道:“贾爱卿,你认为如何?”

        可是这时的贾瑞仍然站在那里,闭着眼睛默不作声,还是站在贾瑞附近的贺朝东,轻轻的拽了拽贾瑞的袖子,贾瑞这才如梦初醒。

        “哦,怎么了?”

        他好像这时才发现自己站在朝堂之上。

        于是贾瑞赶紧的,跪倒在地磕头说道:“臣无状,昨日办公太晚,所以没有睡好,在朝堂之上失礼,请皇上处罚。”

        皇帝无奈的看了贾瑞一下,然后挂着讨好的笑容说道:“贾爱卿,刚才众大臣推举你为吴国公,进丞相位,加九锡,你以为如何?”

        贾瑞这时候好像被震惊到了,他张着嘴过了半天,这才气愤的说道:

        “何人出此狂妄之言?这不是陷微臣于不义吗?”

        这时沈文策说道:“是下官向皇上进言。”

        贾瑞这个时候好像才认出沈文策,“老沈呀,平常看伱挺稳重的,你怎么能这样?”

        “贾大人,当今太上皇宾天,皇上病重无法理事,正需要张大人您力挽狂澜,作这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这个时候您怎么能够推脱?”

        贾瑞气愤的走了过去,对着沈文策说道:“胡说,我贾家历代忠良,为皇家抛头颅洒热血,我若行此事,如何去见列祖列宗?”

        贾瑞说完之后,转身就出了大殿。

        这个时候大殿上的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时贾雨村说话了。

        “天下大事,自有诸公论,贾大人就是不允,我等也不能由着贾大人的性子。”

        说完这句话之后,贾雨村对着上边的皇帝说道:“请陛下现在就下旨,封贾大人为吴国公、进丞相位、加九锡。”

        别的人一看这情况,干脆一起跪倒在那里,“请陛下下旨。”

        皇帝看着跪了一大片的满朝文武,最后只能苦涩的笑了一下,然后对着站在自己身旁的老李说道:

        “李总管,你为朕拟旨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