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八十五章(1 / 2)

加入书签

林珩入殿落座,婢女送上汤美和糕点。美中加了蜜,飘散出诱人的甜香。糕点[se]泽晶莹,入[kou]绵软,林珩连吃两块才放下筷子。

  他不着急开[kou],楚煜也未出声。

  国太夫人推开茶盏,示意不必再续,挥退殿内的侍婢。

  侍人躬身倒退,自始至终头不敢抬。婢女行礼后鱼贯出殿,行动间裙摆轻扬,现出上翘的履尖,很快又被裙角掩盖。

  侍婢退出殿外,守在殿门左右。

  伴随着一声轻响,门扉合拢,一缕清风拂过灯盘,绕过漆柱,垂挂的纱幔轻轻摇曳,悬下的丝绦互相碰撞,点缀其上的珍珠叮咚作响。

  殿门遮挡住阳光,殿内不复之前明亮。镶嵌在灯盘中的夜明珠浮现光辉,莹白温润,少许柔和了冷凝的气氛。

  “君侯,公子煜言晋越再定婚盟。”国太夫人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她侧头看向林珩,目光略显复杂。明知楚煜不会妄言,仍觉得事情有些荒唐。

  “确有其事。”林珩掠过面带浅笑的越国公子,视线迎向国太夫人,给出肯定回答。

  楚煜笑意更盛,抓住时机开[kou]:"姑大母,君侯亲[kou]所言,您总该采信。"

  国太夫人没有理会他,对林珩说道:  “盟约何时定,具体章程如何?”

  “我意在夏,铸鼎以铭。”林珩给出之前的想法。

  行人出发多[ri],不[ri]将抵达西境各国,送出邀诸侯会盟的国书。会盟之地定在丰城,林珩有意同时宣告此事,借会盟广告各国国君。

  听到这个时间,国太夫人恍然大悟。

  难怪楚煜会来找她,希望能尽快更换盟书。如她所料不错,越君的身体拖不了许久,公子煜需尽快归国,夏时定盟显然不利。

  “君侯,夏[ri]太久,望能[chun][ri]定盟。”看到国太夫人的神情,楚煜心知目的达成一半,适时向林珩开[kou],希望能将[ri]期提前。

  林珩皱了下眉。

  晋越婚盟不是一件小事,哪怕婚礼不会真正举行,各项章程不能省略。

  他身为晋国国君,楚煜是越侯嫡子,代表大国定下盟约,一应礼仪俱要成文,占卜祭祀后铸鼎予以记录,不能有丁点马虎,否则将为天下人诟病。

  &#

  34;不瞒君侯,煜不能在外久留。”见林珩沉思不语,楚煜收敛笑容,道出部分实情,  "楚乱将平,越国境不稳,公子项随时发兵,战败的楚国氏族亦会流窜扰边。一旦越地燃起烽火,被楚所趁,于晋同样不利。"

  楚煜明言楚国威胁,理由的确充分。

  林珩料定不仅于此,推及越侯的状况,顿时心中了然。

  婚盟一事不会更改,早一些定盟也是无妨。铸鼎时间仓促,可令百工坊多调拨人手。礼仪章程方面[jiao]由宗及礼官共商。

  “事出有因,早些定盟,君侯意下如何?”国太夫人出言。如楚煜所料,纵然摆明立场,一旦越国遭遇困境,楚煜求上门,她也不会置之不理。

  "既如此,那便定在[chun]。"林珩终于点头。

  从上京归国以来,他得国太夫人倾襄相助。难得国太夫人开一次[kou],未涉及到国本,他不介意如对方所愿。

  “[chun][ri]甚佳。”楚煜笑着出言,就此定下时间。

  "时间虽然仓促,礼仪仍需完备,不能有任何疏漏。"国太夫人说道。她忧心越侯,心知越国内忧外患,方才愿意助楚煜一臂之力。

  想起越侯抱恙的源头,她对梁氏深恶痛绝。尤其是给亲子下毒的越国太夫人,简直是不知好歹,死到临头执迷不悟。

  "大母所言甚是。"对于国太夫人的话,林珩很是赞同。国君和公子婚盟前所未有,晋、越国力不相伯仲,两国礼仪俱应周全。

  国太夫人同烈公成婚,从商议到定盟足足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换成他和楚煜,不到一个月就要完成全部仪式,的确有些仓促,很容易忙中出错,势必要谨慎小心。

  “令尹深谙礼仪,通晓典章,能代越礼官行事。”楚煜提出建议。林珩考虑的问题,他自然也能想到。

  “善。”林珩颔首。

  选在[chun][ri]定盟,时间捉襟见肘,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也要尽可能地[jing]益求[jing]。在这一点上,林珩和楚煜想法一致,不谋而合。

  国太夫人稳坐在屏风前,目睹林珩和楚煜敲定细节,能窥出两人的默契,也能听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机锋。

  一样的才华横溢聪明睿达,也是同样的冷心冷情,强硬霸道。

  这样的两个人注

  定不能为友。

  若是为敌,旗鼓相当之下,注定会生灵涂炭。幸好越侯神来一笔。

  国太夫人垂下眼帘,为一闪而过的念头惊愕。她端起甜汤饮下一[kou],认真理清思路,情绪逐渐变得平和。

  初觉此事荒唐,简直匪夷所思。今观两国势态,她不得不承认盟约利大于弊。

  在国太夫人陷入沉思时,林珩和楚煜商定大半章程,尚余细节需要补充。

  殿内有空白的竹简,两人未唤侍婢,各自铺开竹简提笔蘸墨,利落写下盟约内容,北荒之地列在首位。

  “五年为期。”林珩笔走龙蛇,道劲有力,锐意堪比刀锋。

  “越送出北荒之地,定此盟约,望君侯信守承诺。五年之后,或另结盟约或改章程,视情况再议。”楚煜挽袖研墨,墨[se]浓黑,指尖白皙,刺绣金纹的袖摆殷红炽烈,对比异常鲜明,几要刺痛人眼。

  林珩笔下不停,闻言应道:  “这是自然。”

  一卷竹简写满,他正要向桌旁伸手,忽有清香飘来,楚煜起身走到近前,展开空白的竹简摆到他的面前,

  “君侯,煜有一请。”楚煜微微俯身,一缕黑发滑过他的颈侧,发尾触碰桌面,隐藏在发间的金线闯入林珩视野,闪烁微弱的金辉。

  "公子请讲。"林珩有瞬间闪神,索[xing]暂时停笔,侧头看向楚煜。一人抬首,一人垂眸,距离近在咫尺,两人却似毫无觉察。亦或是有所觉,但不以为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