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今剑锋已利,正待把示君(1 / 2)

加入书签

第146章  今剑锋已利,正待把示君

        “好词,真是绝妙好词!”

        姬三娘赞不绝口。

        其实她对于陈晋的诗才文采未必没有怀疑,但看到这一篇后,所有的猜疑一扫而空。

        不管是新词,还是旧作,都是陈晋亲笔写出来的,这就足够了。

        此时清月也看到词了,欢喜得满脸堆上笑来,贴到陈晋身边:“陈公子,奴家敬你一杯,向你赔个不是。”

        陈晋笑笑:“清月姑娘太客气了。”

        褚秀才一脸兴奋,高声朗读起来:“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读到“对酒当歌”时,猛地想起书法里,好像也有这么一句,应该是化用了的。

        但这一曲《蝶恋花》,写得最好的还是最后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何等的深情款款?

        没想到公子,竟还是个多情种子。

        词写好了,姬三娘亲自吹干了墨,然后收起,笑吟吟地邀请陈晋再度入席。

        陈晋却告辞要走。

        不好强留,姬三娘便命人送来一盘银子:“陈公子,些许润笔,还请笑纳。”

        陈晋目光一扫,便知道对方给多了,但也不客气,示意褚秀才收下。

        褚秀才化身跟班,乐在其中。心里喜滋滋地想:年中刘半仙给自己算得那一卦真准,说自己会遇到贵人,然后脱身泥潭。

        现在不就遇上了吗?

        两人刚离开秋月楼不久,紫衣姑娘就出来了:“娘亲,陈公子呢?”

        姬三娘看着她,叹道:“紫衣,陈公子已经走了。”

        闻言,紫衣怅然若失,觉得自己这次真看走眼了,以至于错过了一首好词。

        姬三娘目光闪动:“这位陈公子让人捉摸不透,有此文才,上次却只写了首浅白的小诗,如果把这篇好词交上去,名次可能会更高。”

        见到紫衣出现,清月下意识生出戒备来,怕被她夺了新词去:“娘亲,这不是陈公子刚刚才作出来的吗?之前没写好吧。”

        “此词不像是新作,时令辞藻,皆可判断得出来。”

        “若是旧作,为何他冥思苦想许久?”

        姬三娘一摊手:“我哪知道?也许是故作姿态,也许是在挑选,看写出哪一首更合适。”

        不得不说,阅历丰富的人,看人真准。

        紫衣眼神一亮:“娘亲的意思,是说陈公子胸有成竹,写有多篇佳作?”

        姬三娘回答:“很有可能,他第一次写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起句便不俗,可惜不知何故,后面没写下去了。”

        紫衣的心思立刻活络起来。

        清月瞄她一眼:“紫衣妹妹,我看陈公子是很好说话的人,你若舍得面子去请他,说不定也能求得一篇新词。”

        言下之意,是说今天这首《蝶恋花》是她的了,别想来打主意。

        在秋月楼中,两女并列为头牌,但相互间自然也存在竞争。她们不同的人设,一个外媚,一个清泠。

        但说起来,却是架子端得高的紫衣更受欢迎些,大概是因为“得不到的最好”。

        男人嘛,就好这一口。

        对于她们之间的小心思,姬三娘都看在眼里,也不去戳破。勾栏女子,如果没了宫斗是非,那才见了鬼。

        其实姬三娘也希望紫衣出马,去请陈晋再写一首新词,不奢求水平比《蝶恋花》好,只要中上便足够了。

        到时候双女起飞,起码能挽回些秋月楼的颓势。

        不过姬三娘心里很明白:求人不能频繁,会招惹嫌恶的。今天一盘银子换得一首名作,已经是大赚特赚。

        ……

        “赚了……”

        走出秋月楼的大门,陈晋觉得开心。

        当然,他认为的赚,可不是银子,而是另一方面。

        《立言篇》需要传播,越多人传诵,反馈效果就越好。毫无疑问,勾栏风月是一个极好的渠道。

        古往今来,有不少才子的作品,都是与此有关。

        譬如这首《蝶恋花》的原作者,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其实陈晋早打这方面的主意了,不过以前籍籍无名,毛遂自荐的话,容易叫人看轻,没来由自讨没趣。

        这次在文魁大赛上名列优秀,这才打开局面,获得了进场的契机。正好秋月楼诚意满满,于是将其视作试点,看能激起多少水花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句真是用情至深,感人肺腑。公子的诗才文采,令小生甘拜下风,心悦神服。”

        褚秀才感叹地道。

        陈晋:“……”

        这家伙拍起马屁来也是习惯于掉书袋,一套一套的,听得人牙酸。

        但是嘛,好话没人不爱听的。

        “秀才,回去后,伱去帮我找老鼠祥来,我有事问他。”

        “好。”

        褚秀才答应得干脆,他虽然有功名在身,但秀才并不算什么。而今在书斋做事,陈晋便是他的东家。

        而且是那种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东家!

        工钱高,做事闲,吃得好,还时不时带去勾栏耍……

        这样的东家去哪里找?

        像书斋这样的店铺,其实有陈晋和小倩都完全可以应付的了,根本不需要再招人。

        这样的恩义,褚秀才心里很清楚,所以但凡能做的,便都会抢着去做。

        两刻钟后,书斋内。

        褚秀才气喘吁吁地赶回来:“公子,老鼠祥死了。”

        “死了?”

        陈晋一怔。

        褚秀才叹口气:“我打听过了,听人说在庙会当晚,老鼠祥到街上来,可能是想要浑水摸鱼,发点横财,没想到撞到内厂的蛛卫,被一刀砍掉了脑袋,死得很惨。”

        陈晋:“……”

        这老鼠祥倒算不上好人,但亦非大奸大恶之辈,没想到就死在了内厂的手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