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 70 章(2 / 2)

加入书签

        妇人当即哭了起来,她没办法。

        “我先去问问老板。”李河进了店,把外面的事跟姜云珠说了。

        “给他们拿点点心跟牛奶。”姜云珠也看到了门口的妇人,道。

        李河立刻答应着去了。他特意给妇人挑了一盘容易消化的藕丝糕。

        洁白香甜的藕丝糕,并两杯牛奶,妇人一见,就要给李河跪下,这种好东西,她想也不敢想。

        “是我们老板给你的,不是我。”李河让她起来。

        妇人又遥遥地给姜云珠磕了个头。

        “快吃吧!”李河道。

        妇人这才起来,接过藕丝糕跟牛奶,不敢自己吃,先喂给孩子。孩子喝到牛奶,使劲地往前伸着脖子,想喝更多。

        妇人怕他呛到,只敢给他慢慢喝。

        一直把一杯牛奶喝完,孩子的肚子都鼓了起来,那孩子还想喝。

        “别撑坏了肚子。”李河道。这种一看就是饿得狠了,万不可任由他一直吃。

        妇人赶紧把杯子拿走。

        还剩一盘藕丝糕,一杯牛奶,她把藕丝糕放进自己的破包袱里,留着给孩子吃。牛奶拿不走,她才喝了。

        李河想了想,从袖中摸出一串钱给她,“就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妇人千恩万谢,这才拿着钱走了。

        李河把杯子、盘子端回来,问姜云珠,“老板,最近街上逃荒来的人越来越多了,咱们要不要多买点粮食?”

        姜云珠也发现这个问题了,“都是长丰府逃难过来的吧?”

        李河点头,“若是往年,这时就该种地了,可我听说,长丰府至今一滴雨都没下……”

        这两年长丰府闹灾,等着开春下雨耕种,应该是很多百姓最后的希望吧。可是现在,眼看着这种希望没了,大家只能出来逃荒。

        而且,这样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到时……李河担忧起栖山居,所以才会问姜云珠要不要多买点粮食存着。

        姜云珠早在他来的时候就已经买了三批粮食,当时几乎花光了她所有银子,应该足够他们吃一段时间了。但她不想表现得太特殊,便道,“你去粮店看看?”

        “好。”李河麻利地出门。

        没一会儿,他就跑了回来,面色焦急,“老板,快点去买粮吧,粮价已经开始涨了。”

        刚才他去粮店,店里一部分在抱怨粮价,一部人在抢粮,听店老板说,今天就这些粮,卖完了就不卖了,明天可能还要涨价!

        涨得这么快?姜云珠诧异,然后她拿出十两银子,让李河去买粮。

        “老板,不多买一些吗?”李河问。

        十两银子的粮,普通人家是能吃很久了,可栖山居一天就能用掉一袋米,两袋子面,这些粮食似乎又不够了。

        “你先去吧。”姜云珠道。这十两,他还不一定能买到呢!平时看着粮店的粮很多,可是若大家都买,很快就得卖完。

        李河赶紧去了。过了半个时辰,他才愤愤回来,就像姜云珠猜的,他只买到六两银子的粮。

        “也够咱们吃一阵子了。”姜云珠却道。

        接下来几天,武陵县街上的灾民越来越多,起初大家还愿意帮助他们,可粮价物价一直涨,就有人说,就因为这些灾民,价格才一直涨,大家看着每次自己买米多花出去的那些银子,对这些灾民也不那么热心了。

        甚至有人抱怨,官府怎么不把这些流民赶出去。

        而这天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激化了两者的矛盾。

        几个灾民抢了一家小饭店,虽然捕快很快将几个灾民抓了起来,但百姓还是开始提防起那些灾民。

        灾民的日子越发难过。

        这天,胡捕头却登门了。

        “胡捕头,您来有什么事?”姜云珠亲自出来问。

        “也没什么大事,下午,知县老爷请你去县衙一趟。你别担心,不止请你一个人,武陵县这些富户、掌柜,知县都请了。”胡捕头笑道。

        “这,为了什么事?”姜云珠觉得奇怪。

        “我也不知道,等你们去了就知道了。告辞,我还得去别家通知呢。”胡捕头很快离开。

        下午,姜云珠去了县衙,只见这里人头攒动。知县邀请,谁敢不来。

        姜云珠自觉就是个小角色,便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等着。

        大概过了一刻钟,孟知县来了。

        众人给孟知县行礼。

        才一个月不见,孟知县似老了好几岁,眼里满是血丝,神情疲惫。

        他让众人起来,道,“我想让大家看一样东西。”说完,他领着众人往外走。

        众人都不知道他什么意思,但也只能跟上。

        一路走,有人认出,这似乎是出城的路。

        果然,很快,到了城门口。有人眼尖,发现城门口守城的士兵似乎比以前多了很多。

        等出了城门,所有人都愣在那里。

        入目全是灾民,有老有幼,全都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他们见到孟知县等人,挣扎着爬起来,求众位老爷给他们一条生路。

        “都看到了吧。”孟知县咬着牙道。县城里的灾民,其实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同情者有之,漠然者有之。

        很快,孟知县就说明了他今天让大家来的目的,他想在城外开粥棚施粥。只是要开仓赈灾,还要朝廷批准才行,可这些百姓都不是他武陵县的人,要赈灾也是长丰府赈灾,他根本没理由开仓。

        他便想让县里的众位富户、掌柜每人捐一点银子或者米粮,好周济这些百姓。

        原来是这样,有人愿意捐一点,有人却觉得孟知县多管闲事。

        “知县老爷,武陵矿不是一直缺人?”有人问孟知县,把这些人送到那里,不就行了。

        孟知县强忍着怒气,“武陵矿要的是精壮的青年,这些灾民,要是能活,谁想在这里等死。”

        没人说话了,开始捐款。

        有人捐一两,有人捐五两,最多的捐了二十两,可这些银子对于那些灾民来说,杯水车薪。

        孟知县心中不满,却也不敢表露出来,他这么做,也顶了很大的压力。再要强求,这些富户闹起来,他这知县都没法当了。

        “我捐二百两。”这时却有一人道。

        众人纷纷朝他看去,却是宝福楼的宋掌柜。

        “知县老爷,我身上没带那么多钱,可否容我回去取。”宋掌柜道。

        “当然。”孟知县对他态度温和。

        宋掌柜却看向人群后的姜云珠,笑道,“栖山居跟茶不凉日进斗金,不知道姜老板这次要捐多少?”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姜云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