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番外三(1 / 2)

加入书签

雍正十二年,  姜恒入宫十年。

        皇上于太液池畔送了她一场滚灯。

        其实姜恒也给皇上准备了一份礼物——她心里知道,这一年虽然是雍正十二年,但其实也是皇上的十周年。

        她有时候都会忘记自己是穿书过来的,  因为整个剧情实在脱缰而去面目全非。但她一直记得,  按宫中传言,皇上忽然不再去翊坤宫以及开始格外关注十爷的身体健康等改变,  比她到这里没早多少。

        细论起来,  大家是同一年的穿友。

        当然皇上不会知道。

        他大概一直把自己当成这个世界的本土人物。

        =

        且说雍正八年,  戴梓跟着皇上回到了京城。从此制造业迎来了他的命中注定的行业大神,各种机械也是从那一年开始蓬勃发展的。

        还没到雍正十二年,姜恒就已经见到了本土化星动仪——这还是姜恒忍痛把原版星动仪借出去的成果。

        借的时候真是不舍,甭管之后有再多东西,  这星动仪还是不一样的,属于她书桌上的常青树。

        要不是戴梓,她还真不舍得拿出去给人研究。

        好在戴梓果然不令人失望,很快给她送了回来,并且买一赠一,还多送回了一个国产版。

        见已经能国产这种联动型精巧机扩,  姜恒就将早想做的一样东西画了交给造办处——反正造办处做不出来,  自然会去外头寻戴梓大人。

        -

        皇上最初以为自己收到的是什么吃食。

        因姜恒是提着食屉过来的。

        其实只是巧了,这物件底座大小正好可以放在食屉里头。姜恒就装了亲手提到皇上跟前,  然后像抽蛋糕一样,将礼物抽出来。

        皇上站在桌前细看:“这是……缩小的永和宫?”

        只见桌上放了一个没有装屋顶的永和宫微缩模型,  从上方看上去,  能看到正殿、书房、寝殿,院落,甚至还有一扇能开合的大门,  通向门外。这些地点之间,都以细细的凹槽相连。

        很快,皇上就发现这不只有房样子。

        他听见‘咔哒咔哒’这样钟表内齿轮转动的声音,细看就发现了一个小人正在代表书房的那一间里慢慢移动着,根据凹槽的轨迹,正在小书桌和小书架之间做圆周运动。

        皇上低头,将截指肚那么小的人看的更清楚些,然后立时明白过来:“这是你。”

        -

        姜恒一直很喜欢魔法世界里韦斯莱一家人的钟表。上面的指针能够显示家庭成员的状态,比如在上班、回家路上、学校、甚至失踪和危险都能显示。[1]

        当然这种能够感知人的魔法物品,不属于这个世界,肯定做不出来。但姜恒受到星动仪和钟表的启发,就想做一个永和宫状态表出来。这个代表她的小人,正是按照一天十二个时辰来慢慢走动的。

        横竖她的生活很规律。

        哪个时辰起床,哪个时辰出门去像太后皇后请安,及至料理宫务,入寝,都有差不多的时刻,日复一日。

        皇上看了半晌,忍不住笑了。

        这小人只有不到自己一指高。

        这不是重点,皇上见过西洋音乐盒里的小人,虽然也是小小一个但惟妙惟肖,不像这个,头身比例都不对,是个头身,圆乎乎的小脑袋和脸,像是顶了一只包子。

        皇上忍不住伸手戳了戳,又对姜恒道:“造办处怎么将你做成这样?”

        其实这是姜恒自己想要的卡通q版的自己,此时皇上问起,就笑道:“宫里不是忌讳做偶人等物?尤其是越像越忌讳。此物虽不是木偶布人,但臣妾想着既然代表自身,倒是不好做的太像。”

        从她说到忌讳起,皇上已经在点头了:“这很是。”

        然后又左右踱了几步,全方位立体无死角细看了金子打的拇指姑娘,笑道:“这样也有趣。”

        皇上又试着伸手去推动小人,只听机扩响动,小人随着皇上的手指被推出了‘永和宫’书房,一路又被推到正殿院落。

        快到大门口的时候,两扇被漆成红色的大门,不,小门洞开,小人滑出了永和宫外。

        而门外就只有一圈凹槽,姜恒就看着‘自己’在门口转圈。

        皇上不由道:“若是有整个宫廷的图样……”

        姜恒忙替造办处告饶:“皇上可知,加一处机关就要多耗费几个月——臣妾的图纸送过去快两年了,也只好这样罢了。”不是她不想把儿女和后殿加上,而是一个小人的轨迹还罢了,多加两个,恐怕这礼物要晚十年才能送出去了。

        皇上也知这样精巧的机关制作很艰难,也便放弃了做整个皇宫地图的想法。

        又见拇指姑娘在永和宫门外开始兜圈,就问道:“朕挪动后,你这一日都在外头转圈?”

        姜恒就给皇上指了侧面的两根发条:一根是每晚拧十二圈,像上表一样给动力的;另一根则是复原的,若是将小人推离了原本路线,那就拧一下,小人就会按照时辰回到预设的位置上去。

        为了怕拧混了,姜恒还特意嘱咐了造办处,在日常发条头上嵌一了一枚米粒大小的绿宝石,而不太常用的复原发条上,则嵌了一枚晶红色的宝石。

        “皇上日理万机,便找个妥帖的宫人,每晚拧一遍发条就是了。”

        屋角处站着的苏公公,虽然没有抬头,但还是露出了‘舍我其谁’的小表情:皇上心里妥帖的宫人,那不就是我独一无二的苏培盛吗!不然这养心殿还有谁?还有谁!

        =

        苏公公并没有获得发条权。

        起码皇上在宫里的时候,他一点挨不上发条。

        养心殿书房最里头,有一间小暗间,倒不是藏什么机密东西的,而是皇上用来短暂小憩的——午歇或是累了想略微躺躺时,皇上觉得回后殿寝宫折腾一趟着实麻烦且浪费时间,索性就在书房后面开辟了一间暗室,偶然歇上个一刻半刻。

        屋子小小的,里面只有一张榻并一桌一椅,桌子上会简单摆一些应季的绿植,皇上用来放松眼睛。

        但自从这‘永和宫摆件’到了,植物们统统就到地上住去了。

        皇上还特意让造办处做了个大小合适的玻璃罩子,平常就将这‘永和宫’罩起来,只有拧发条和清扫的时候,才会把罩子拿下来。

        苏公公有点郁闷:他不但没有得到拧发条的重任,甚至连清扫的工作都没有得到!

        皇上令人做了一套小的毛掸子并细尘巾等物,隔差五自己拿着巴掌大小的鹅毛掸子轻轻掸一遍浮灰——其实因摘掉玻璃罩子的时候很少,根本没有什么浮灰,皇上这种清扫行为更像是一种放松的活动。

        到了冬天,皇上摸着金子打的小人发凉,也不管人家本来身上就自带金银雕琢出来的衣裳,还是让针工局做了些拇指尺寸的大毛斗篷。

        针工局:要不是万岁爷亲自吩咐,旁人要这种大小的衣裳,我们多少得上报慎刑司,查一查是不是有人私做人偶了……

        -

        皇上很喜欢这座‘永和宫’。

        人世多是不可兼得齐美之事。

        他心里很惦记永和宫,但他一日的时间就这么多,朝上一旦忙起来,连给太后请安的时间都要压缩成几日一回,何况去永和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