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成交(1 / 2)

加入书签

不仅仅是老者在哀叹,包括宋文镜与戴新国都感到一阵可惜。

虽然还没有经过二人的鉴定,还不能最终确认这么一件笔洗就是汝窑出品。可从笔洗器型、釉色,以及老者的表情、神态之中,宋文镜已经大概能肯定这很有可能是真品无疑。

很少有骗子会拿一件破损的器皿来招摇撞骗,那样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老先生,我能否先看看?”戴新国按奈不住好奇,最终还是打算先瞧上一瞧。

其实宋文镜也有此想法,只不过被戴新国抢先了而已。

老者伸了伸手,表示随意。

而戴新国也是轻轻的将破损的笔洗从锦盒之中拿了出来,并拿出了放大镜,开始仔细的揣摩。

戴新国在观察,而宋文镜也没有闲着,而是随意的问道:“老人家,还方便说说这件笔洗的来历?”

老者倒也没有隐瞒,随即就跟宋文镜介绍起来。

原来,老者姓赵,祖上曾经很是显赫,清代时期,出过一位榜眼、一位探花,曾经的先人最高做到了布政使。至于其他级别的官员,更是很多。可以说是显赫一时。

而到了民国时期,由于战争的因素,家道中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如此,家中还是藏了十几件不可多得的宝贝。这汝窑笔洗就是其中的一件。

随着时间推移,来到了六十年代,家中再次受到了冲击。

那些宝贝有的不翼而飞,有的直接遭到了打砸。这件汝窑笔洗,就是被不懂行的人,随手丢在了地上而导致的破损。

也幸好是遇到了不懂行之人,要不然就连这么一件宝贝,赵老先生都有可能保不住。

如今赵老先生年纪也大了,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连孙子都准备今年结婚。而老先生也别无余财,就想着干脆将这件笔洗出售,拿出钱财来帮助一下家庭。

原本他是打算在古玩市场多转转,打探一下如今的行情。可正巧看到了宋文镜对付骗子,而这一切都让他看在眼里。于是才有了这次的上门。

听完赵老先生的介绍,宋文镜也不禁有些唏嘘。对于那个年代所发生的事情,他也不好作出什么评价。可实实在在的确实对文物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很多珍贵的文物,甚至被付之一炬,让人心痛。

此时的戴新国也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放大镜,对着宋文镜微微的点了点头,表示他看过了,没有问题。

而为了保险起见,宋文镜决定还是自己再亲自瞧上一眼。

此件汝窑笔洗,高约3.5厘米、足径约8.5厘米、口径约13厘米。

笔洗敞口、洗心坦平,圈足外撇,裹足支烧,足底有三个支钉痕。由于汝窑制品采用玛瑙作为釉色的原料,故而对产生一种特殊的色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也就形成了釉面色泽晶莹润、釉如凝脂的特点。

而这也是让汝窑成为五大名窑之首最重要的一个特色。

汝窑瓷器的基本釉为淡淡的天青色,釉层并不是很厚,甚至是可以说比较薄。而且随着造型的变动,也会呈现出各种深浅浓淡的层次变化。

釉面为开裂的纹片,错落有致、排列有序且透明、无色,如同冰裂一般,世人将它称之为"蟹爪纹"。

唯一让人掐手顿足的是,笔洗的盘面一处被摔裂了一块长约3厘米、宽约1.5厘米的豁口。此时,那块碎片正静静地躺在锦盒之中,如同有一种无声的哀鸣。

宋文镜放下了此件笔洗,摇摇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